【教材分析】
在作品對以人物為對象的描寫中,有杰出人物也有普通人物。七年級下冊教科書中曾安排了一個描寫杰出人物的單元,讓學生領略了世界杰出人物的風采。然而對于人們來說,普通人是大多數,因而更有代表性和現(xiàn)實意義。為了對人世間億萬普通人民有更深刻的認識,安排一個寫普通人的單元很有必要,而本單元選取的五篇敘事性作品,寫的都是普通人。此外,在這一單元的前邊,安排的是有關戰(zhàn)爭題材的作品,顯得非常沉重,顯示了人類社會中殘酷的一面。而這個單元則有必要高歌人間真愛,表現(xiàn)人類社會中溫情的一面,使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受到熏陶和啟示。
《阿長與〈山海經〉》是魯迅的作品最適合中學生閱讀的作品之一。文中追憶了一個作者童年的保姆,雖然是個粗人,但她質樸、善良、熱心,對幼年魯迅有著濃厚的感情和愛,魯迅充滿深情地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婦女的真摯懷念。
《背影》則表達了千古不變的父子情。作者抓住父親的“背影”這一特定事物,著力刻畫,字里行間洋溢著至情,極為感人。
《臺階》則以一個農民的兒子為敘述者,講述了父親為蓋新房而拼命苦干的一生,作品交織著對農民貧困現(xiàn)狀的憐憫和對其勤勞向上、堅忍不拔品質的崇敬。
《老王》是一篇有一定知名度的散文,它內容單純,線索簡明。作者對弱者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同時含蓄地提出了關懷不幸者的社會問題。
《信客》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曾在臺灣獲獎。文章著力刻畫了一個任勞任怨、誠信無私、寬厚善良的信客形象。
【單元總體目標】
1、讓學生感受到形形色色的愛,陶冶自己美的情操。
2、熟悉讀課文,從中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的功能和特點。
3、揣摩記敘文語言的特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理清記敘文的篇章結構特點,如記敘的順序和線索。
【重點、難點解析】
【單元教學建議】
一、關于作者
本單元所選五篇課文均是名家作品,在正式教學前有必要對作者進行介紹,介紹內容不僅包括作者生平、成就,對他們的文章風格也應稍作分析,這樣更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
二、關于內容
1、引導學生體會描寫在記敘文中所起作用。敘述是寫事情的前后經過,描寫是對事物作具體的刻畫和描繪。引導學生了解敘述和描寫兩種表達方式的不同和功能,要注意體會描寫的作用,揣摩描寫的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描寫能力。
2、把握內容應從理清全文脈絡入手:
本單元的選文都比較長,要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從理清全文脈絡入手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這一點在學生初讀課文時完成效果較佳。
3、引導學生初步感受語言風格:
語言特點是作者文化品位、文字功底、語言習慣、個性氣質的表現(xiàn),又由作品題材、描寫對象所決定。引導學生感受文章的語言風格,了解寫什么人、什么事要用什么樣的語言,讓其明白使用語言要在樸素自然的基礎上,融入典雅的書面語,這才能不斷提高自己對語言的駕馭能力。
【單元課時建議】
建議總課時11課時:《阿長和山海經》3課時,《背影》2課時,《臺階》1課時,《老王》1課時,《信客》1課時,口語交際1課時,寫作2課時。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