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
1、本課教學可用兩課時。
2、本課教學,可引導學生背誦及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如有條件,可充分利用朗讀教學錄音磁帶進行范讀,還可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效果。
3、本課詞語、生字可通過預習解決,有些常用詞可作練習。特殊語法現(xiàn)象如“斗折蛇行”(名詞作狀語)“凄神寒骨”(使動)不必涉及,只要明白句子大意即可。
4、本文描寫景物特征異常鮮明,除正面描繪外還多處照應,教師應予注意。如為突出“石”潭的特征,作者正面進行了描寫:“全石以為底……為、為巖。”還通過“如鳴佩環(huán)”“水尤清冽”“其岸勢犬牙差互”等在前后加以照應。小石潭的環(huán)境幽靜、優(yōu)美顯示出自然的原始風貌,作者也在多處照應以突出這一特征。講清這一問題對指導寫作有一定意義。
5、本文按游覽順序來寫,條理清楚。教師可利用這一特點,運用不同形式引導同學把握課文內(nèi)容。下面提綱可供參考:
⑴發(fā)現(xiàn)小潭(聞聲→見形)→⑵潭中景物(水→石→樹→魚)→⑶小潭源流(溪身→岸勢)→⑷潭中氣氛(氣氛→感受)
6、文章先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對此,我們應講明,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diào),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快畢竟是暫時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境便會流露出來。
7、板書示例: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