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曾為我國第二大內(nèi)陸湖,200萬年前,羅布泊水域面積達2萬平方千米。在我國古代歷史典籍記載中,羅布泊最大水域達5000多平方千米,曾被誤認為是黃河的源頭。本世紀以來,羅布泊水域兩度盈虧,并最終于1972年徹底干涸、最后干涸的面積為450多平方千米。羅布泊湖水的盈虧與消逝一直是國際地理學界關注的熱點。
羅布泊又名“羅布淖爾”,蒙古語意為“多水匯入之湖”,它曾是塔里木盆地眾多河流的匯集之地,1921年以后,湖水主要由橫穿盆地的塔里木河補給。
新疆水利學專家何文勤教授說:“從本世紀30年代至90年代,塔里木河上游主要匯入河流的水量呈上升趨勢,若無人類活動的影響,羅布泊只會隨自然氣候波動,湖面僅有擴大和縮小的變化,而不致于干涸!
何教授綜合分析了近30年太陽黑子的活動資料及塔里木河的實際水文觀測資料,他的結論是,塔里木盆地的氣候近期沒有變旱,塔里木河水的總流量也沒有減少。
他認為,造成羅布泊干涸的主要原因在于:塔里木河上游地區(qū)生產(chǎn)發(fā)展,人口增加,引用部分河水,中游地區(qū)河道不穩(wěn)定,造成大量河水浪費,加上人為砍挖流域野生植物,破壞天然植被,造成下游水量減少,湖水補給匱乏。
何教授的觀點與著名科學家夏訓誠的觀點一致,夏說:“根據(jù)對羅布泊地區(qū)大范圍實地考察,以及對我國2000多年的大量歷史文獻和這一地區(qū)出土的文物、干尸的分析,我們認為,羅布泊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的惡化,并非氣候變干所引起,而是人類經(jīng)濟活動影響水資源在地區(qū)間重新分配的結果!
他介紹說,歷史上羅布泊曾屢經(jīng)滄桑變故,2000年前的漢代,羅布泊“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湖邊的樓蘭王國“水大波深必訊”,居民們把防御洪水作為大事:至公元4世紀,樓蘭王國到了用法令限制用水的窘迫境地;300年前,羅布泊“東西長八九十里,南北寬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區(qū)區(qū)一小湖;本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羅布泊面積又達到了2000多平方千米。
夏先生說:“1972年,羅布泊湖水完全干涸,許多植物相繼衰竭枯死,飛禽走獸或死或逃,這里成了一片荒涼而干燥的土地!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