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荊州市監(jiān)利縣玉沙中學 趙慧敏
《屈原》是郭沫若歷史劇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代表作。這是一部既壯且美的歷史悲劇,取材于戰(zhàn)國時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斗爭事跡!肚匪茉炝藗ゴ蟮膼蹏娙撕徒艹龅恼渭仪墓廨x形象。作者的意圖不在于再現(xiàn)歷史上屈原的精神品質,而是“把這時代的憤怒復活在屈原時代去”,是“借了屈原的時代象征我們當前的時代”。啟示人們認識國民黨反動派堅持反動立場,破壞國共兩黨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對內鎮(zhèn)壓愛國力量,對外向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妥協(xié)的真面目。
第五幕是全劇高潮,也是最精彩之處,“雷電頌”是全劇思想、精神、藝術上高度升華的集中體現(xiàn),開篇屈原即借風雷電抒發(fā)滿腔激憤。屈原悲壯沉雄的呼喚;呼喚著風咆哮起來,將沉睡人們震醒,將比鐵還沉重的黑暗震破,將死的吹活起來。呼喚那轟隆隆的雷聲“我要看那滾滾的波濤,我要聽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沒有陰謀、沒有污穢、沒有自私自利的沒有人的小島上去呀!”他呼喚電:“你這宇宙中的劍,也正是,我心中的劍!北匍_比鐵還堅固的黑暗,咆哮的風,轟隆隆的雷,最犀利的劍(電),似一股從雪域高山里噴涌而出的山洪,似一支裹著秦漢雄風的神兵勇將,似萬馬奔騰、排山倒海、勢不可擋,把屈原那吞吐天地地悲憤之情與暴風雨般的堅毅性格形象再現(xiàn)出來。這是用生命的血肉凝鑄成的詩,是與風雷同化的詩,也是作者他那貯滿溶巖的心胸里爆發(fā)出來的無窮的電光石火,“把這包含著一切罪惡的黑暗燒毀吧!”“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懷里的東西毀滅,毀滅,毀滅呀!”“我要把你們燒毀!燒毀!燒毀!”如果說前幾幕是從不同側面顯示了屈原這些精神品質的話,那么,這第五幕便是以憤怒與毀滅為核心,是屈原層層淤積的悲憤情感的總爆,也是屈原那不屈不撓的偉大精神的象征。屈原將自己的一腔冤屈與憤恨同猛烈咆哮的風雷電融為一體,發(fā)出震天動地的呼喊:“你們風,你們雷,你們電,你們在這黑暗中咆哮著的、閃耀著的一切的一切……發(fā)泄出無邊無際的怒火,把這黑暗的宇宙,陰慘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這些凝聚著屈原亦即作者的生命血肉的詩的語言,憎恨黑暗、景仰光明、毀壞偶像、思念人民的偉大精神,震撼著廣大讀者和觀眾的心靈,體現(xiàn)了屈原這個藝術形象的鮮明個性——熱情奔放,剛直堅毅,具風雷電般的沖擊精神。雷電獨白是一首反抗腐敗,歌頌正直的頌歌,同時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與思想傾向,如周恩來指出的:“《雷電頌》是郭老代表國統(tǒng)區(qū)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控訴!”
郭沫若從歷史事件中提煉并設置悲劇沖突使本文具有一種壯嚴、崇高、壯烈、雄渾的悲劇美,屈原在精神上保持強大的生命力,給人留下雖弱猶強,雖敗猶勝,雖死猶生的強烈印象,作品給人的美學感受是悲壯而非悲慘、是奮發(fā)而非消沉。屈原的道德理想是殺身成仁、舍生取義,而又以死或不能善終所結束,在他身上集中地體現(xiàn)了精神美、性格美、道義美和情操美,但他的斗志和精神卻并未毀滅,而是永放光芒,因而作品中也就顯示正義的力量不可戰(zhàn)勝,給人以召喚,給人以鼓舞,給人以力量,給人以信念,以人以希望,使人一個個四肢生風、七竅咳火、五臟六腑的豪情滾滾。
《雷電傾》的精神同主人公屈原詩人氣質和剛正不阿、疾惡如仇的性格十分合拍。由于作者滿懷激情,言語中似有一種強大的推動力,使文章具有一種“流動”感,即讀起來感情激蕩,思緒連續(xù),不容停留,一瀉千里,一發(fā)不可收拾!独纂婍灐酚质窃娕c劇相融合的優(yōu)秀的散文詩,讀時給人的審美感受是非常強烈的,你會不平,你會激動,你會亢奮,你會敬佩,你會贊嘆!我們幾乎處處都聽得到作者的心跳,感受得到作者的吶喊,字里行間洋溢的都是情,情的強烈使得我們被感染、感動。很自然地與他們融化在一起,劇本運用多種修辭方法,增強語句的氣勢和感情色彩,以火一般的激情直接感染讀者,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快速躍動的節(jié)奏,熾熱灼人的氛圍,令人窒息,又令人在窒息中掙脫。作者的感情借屈原的形象表現(xiàn)得酣暢淋漓。
這是一幕風咆哮雷轟隆犀利的激越畫面。
這是一篇悲壯意慷慨言激昂的抒情獨白。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