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春之歌:
1931年夏,抗婚出逃、投親不遇的女學生林道靜,絕望中投海自盡,為北京大學學生余永澤所救,并為之安置教席。后林道靜因宣講九一八事變觸犯禁令,被迫離校。不久即與余永澤結婚。婚后林道靜為生活不能自立而苦惱,旋又察覺余永澤為人勢利刻薄,以追名逐利為人生目的,夫妻漸生裂痕。不久,林道靜結識學生領袖、共產黨員盧嘉川,并在他的幫助下閱讀革命書籍,參加革命活動,引起余永澤的不滿和嫉恨。一天,盧嘉川遭到追捕至林家暫避,被余永澤逐出家門,即遭捕遇害。為此,林道靜與余永澤決裂,出走投身革命。某日,林道靜突遭綁架,特務胡夢安繼又假意釋放,以作釣餌。幸得好友王曉燕等相助,喬裝男子逃離險境。后在農村一小學任教,與盧嘉川的好友、學運領袖江華接上關系,并在江華的領導下,發(fā)動農民進行麥收斗爭,引起敵人注意。返回北平后,林道靜參加學生運動,因叛徒戴瑜出賣,被捕入獄。在獄中,林道靜受到女共產黨員林紅的教育和影響,革命信念更加堅定,出獄后加入共產黨,并以成熟的革命者姿態(tài)參與領導了“一二·九”學生運動。
2、花季雨季:
“十六歲是花季、十七歲是雨季;竞陀昙臼侨松凶蠲篮、最活潑、最燦爛的時光……”電視連續(xù)劇《花季·雨季》中的一群中學生,正是這樣的年齡。該劇中高一(2)班的同學,大部分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他們跟隨父母來到深圳,目睹了深圳通過父母的艱苦奮斗從一個小漁村變?yōu)楝F代化大都市的全過程。他們是這座城市的同齡人。當這座城市十六歲的時候,他們也剛剛十六歲。
自尊豁達的謝欣然;敏感脆弱的林曉旭;寬厚熱心的王笑天;敢哭敢笑的劉夏;自我封閉的陳明;活潑好動的余發(fā);大大咧咧的柳清……他們有著各自鮮明的個性,在班主任江南老師的引導下,他們渡過了花季、走出了雨季,經受一次又一次的生活考驗,不斷成熟,邁向他們人生的新中國。
《花季·雨季》通過這群正值多思年華,充滿朝氣和活力,生活在這塊充滿神奇魅力熱土上的對未來無限憧憬的特區(qū)新一代,描繪了一幅斑斕多彩的當代校園生活畫卷,再現了他們面臨巨大競爭的同時,還身受“深圳戶口”、父母離異、代溝、早戀和出國熱等種種困擾的真情實感,洋溢著明麗清新的青春氣息和昂揚奮進的時代精神,是一首九十年代的青春之歌。、
3、青春的童話:
漂亮、文靜的莫南在十八歲那一年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醫(yī)生斷言,她只能活到25歲,并告誡她的父親,莫南從此不能情緒波動,更不能結婚、生孩子。莫南同父異母的妹妹莫北同樣漂亮且大方,性格卻與她的姐姐迥然不同。
莫南在父親面前是個乖乖女,很有才氣,以高考女狀元的身份考上了名牌大學。而健康、活潑的莫北卻和新生代的許多少男少女一樣喜歡追求時尚,是個能歌善舞的追星族。因為沒有考上重點中學,令當大學教授的父母很是失望。
父親干預了上大學后大女兒的第一次戀愛,卻沒有阻止住她的第二次戀愛,被保送上研究生的莫南與美院畢業(yè)的高才生、年輕的畫家吳家駒在答應父親的約法三章后終于建立了他們的愛巢。但他們的婚姻在妹妹的眼里被視為是一種對愛的扼殺。最終性格脆弱的莫南經受不住打擊,自殺未成后憤然離家出走。
她在地鐵里碰到了莫北的同學虎子,一個極具天賦的吉它手。妹妹的關愛以及高中生們那充滿青春的活力深深地感染了莫南,使她找回了過早失去的那種屬于自己的青春感覺。莫北和虎子利用假期組織了一支演出隊,并大獲成功。莫北決心為姐姐籌集巨額資金做心臟移植手術。莫北健康的心臟成功地移植到莫南的身上。從此,莫南開始了新的生活。她發(fā)誓,余生只為妹妹活著。莫南完全改變了人生態(tài)度。她帶著妹妹充滿活力的心態(tài)、前衛(wèi)的個性以及自身深厚的文化素質和充滿青春的信念戰(zhàn)勝了她的競爭對手,成就了夢寐以求的輝煌事業(yè)。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