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火任
時代偉人毛澤東在他漫長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響一曲豪歌。他留給后人的一卷雄偉詩詞,流光溢彩,瑰麗壯美,發(fā)黃鐘大呂之強音,吐山川日月之精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深處激起強烈的共鳴和回響。面對中華詩史上這一奇宏景象,學者們踩著歷史前進的腳步,追尋時代激越的回聲,數(shù)十年來孜孜不倦地研讀毛澤東詩詞,或探幽發(fā)微、究其堂奧,或宏觀思索、尋繹新知,不斷地進行評說,形諸著述。毛澤東詩詞的確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
令人高興的是,在本世紀行將過去、新世紀即將來臨之際,圍繞毛澤東詩詞這個話題的思考和研究,又有不少新的開拓和突進,出現(xiàn)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大大拓寬了人們的視野和思路,提高了人們鑒賞和領悟毛澤東詩詞博大精深的思想內(nèi)涵和美學意蘊的審視能力,將毛澤東詩詞研究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
自50年代后期始,注釋、詮解和賞析毛澤東詩詞的書籍特別是文章層出不窮,不可勝數(shù)。這對于幫助人們準確、深入地理解毛澤東的每首詩詞是非常必要和大有裨益的。隨著時代的前進,這種詮解和賞析的學術水準也在不斷提高。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初版、1996年增訂再版的臧克家先生主編的《毛澤東詩詞鑒賞》和長春出版社1994年初版、1995年重印的公木先生撰著的《毛澤東詩詞鑒賞》,是標志這方面研究水平的重要成果。前書約請全國50多位作者對56首毛澤東詩詞分別進行了各具特色的思想藝術分析,大都寫得情真意摯,在考證事實、布列背景、開掘每首詩詞的意蘊和神韻上深下功夫,極力言人之所未言,闡發(fā)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后書集公木先生長期精研毛澤東詩詞的心血和智慧,既對57首詩詞逐篇進行深入淺出的論析,又從宏觀上探索毛澤東詩詞及中國舊體詩與新詩創(chuàng)作的內(nèi)在規(guī)律。
詩歌界和學術界普遍認為,毛澤東詩詞是一部中國現(xiàn)當代革命和建設的宏偉壯麗的史詩。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進一步認識到,毛澤東詩詞所具有的史詩性質,不僅體現(xiàn)在詩人生動地描繪了他領導中國人民走過的曲折而漫長的革命和建設的征途,也體現(xiàn)在他抒寫出作為偉大共產(chǎn)主義者的心靈軌跡和壯美情懷,因此,這部革命史詩畫卷,也是詩人的感情史和心靈史。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馬連禮主編的《毛澤東詩詞史詩論》,創(chuàng)造性地將毛澤東詩詞作為“史詩”進行專題研究,既有“史”的宏闊梳理,又有“詩”的精深剖析,把“史”和“詩”熔為一爐,讓人們強烈感受到,毛澤東以遒勁的史筆使中華詩詞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放射出新時代的耀眼光輝,并在歷史形象的升華和譜錄史實的火炬之上點燃一炬洞照萬物的哲理之光。而新近由東方出版社出版的蕭永義著《毛澤東詩詞史話》和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的陳東林著《毛澤東詩史》,同樣也都從“史”的角度展示毛澤東詩詞的深奧與輝煌,所不同的是,“詩史”著力于描述毛澤東每首詩詞其所以產(chǎn)生的那段動人的歷史故事,而“史話”則著力捕捉詩人在詩海遨游的激動之中思想和感情跳蕩的浪花,兩書的著眼點都在于探尋詩人的感情史和心靈史,都在于詩中見史,史中見詩。
將毛澤東詩詞置于中國詩歌發(fā)展歷史長河中進行宏觀考察和專題研討,探究其豐富深邃的歷史、時代、美學和哲理內(nèi)涵,及其在中國詩歌發(fā)展進程中的獨特價值和意義,這是呈現(xiàn)在毛澤東詩詞研究領域的一個新的勢頭。1992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劉漢民著《毛澤東詩詞十美》、1994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馬連禮主編的《毛澤東詩詞美學論》和1994年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張育仁著《鯤鵬之夢──毛澤東詩化哲學評傳》等專著,都是較為突出的新成果!笆馈焙汀懊缹W論”在開掘毛澤東詩詞美學意蘊方面都頗具新意,前者從十個方面相當深入地闡發(fā)了毛澤東詩詞的思想藝術價值和美學風格,后者對毛澤東詩詞的美學特征既有總體描述又有分類論析,各得其妙。這兩本論著對學術界將毛澤東詩詞融會貫通后進行理論升華而構成獨立體系的“毛澤東詩詞美學”專著的問世具有著可貴的開拓性意義。“鯤鵬之夢”把毛澤東詩詞提升到“詩化哲學”的高度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研討,論者竭力去觸摸詩人超凡崇高的內(nèi)心世界,去尋溯詩人人格意志發(fā)生、發(fā)展而至結局為主線的民族文化心理積淀的歷史淵源,去探究那些深藏在詩人詩詞中的更堅實、沉重而動人的東西,并如同追蹤偉人的足跡所深切體驗的那樣,去盡情領略毛澤東這座傲然雄踞在中國文明大景觀中的大山的神采,去充分感受那生命的激情和分量。當然,書中有個別論述也有可商榷之處。
1994年12月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在京成立,1996年9月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選編的《毛澤東詩詞集》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這都為毛澤東詩詞研究的深化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人們會高興地看到,更多的有著更高學術水平的毛澤東詩詞研究著作定將不斷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摘自《毛澤東百周年紀念》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