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霞
越來越重視生命個體的今天,我們都在對學(xué)生大談生命教育。是的,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我們沒有理由漠視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更不能肆意踐踏生命!
在教學(xué)《魚我所欲也》一文時,我遇到了一個難題:因為這一課中孟子提出了“舍生取義”的觀點,如何引導(dǎo)學(xué)生看待這個問題呢?
這要放到《告子上》全文來看。本文節(jié)選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內(nèi)容是闡明“性善說”,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種子,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這種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氨拘摹辈豢尚∫,因為它們分別是仁義禮智這幾種道德的萌芽形態(tài):“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義之端也!比藨(yīng)該推求“本心”,順著“本心”的方向發(fā)展,并將它發(fā)揚光大,從而成為道德上完善的人。因此,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本文講的是每個人都有“本心”,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人都應(yīng)該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即使在生死關(guān)頭,人也能經(jīng)受住考驗;而如果喪失了“本心”,人就會做出有損于人格的事來。
孟子在本篇中對舍生取義精神的頌揚,對“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的批判,對后世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歷史上許多仁人志士把“舍生取義”奉為行為的準(zhǔn)則,把“富貴不能淫”奉為道德的規(guī)范,在民族存亡和革命成敗的危難之際,能夠?qū)幩啦磺⑸嵘×x。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過零丁洋》詩中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爆F(xiàn)代無產(chǎn)階級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義詩》中說:“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边@都是與“舍生取義”的精神一脈相承的。
今天我們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名利面前,需要弘揚舍生取義的精神,需要保持自己的本心,不做有損人格的事;但也應(yīng)該教育孩子,人的生命是寶貴的,人生有比生死名節(jié)更重要的事情,當(dāng)遇到突發(fā)事件時,要學(xué)會保護自己。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典范:韓信年輕時面對地痞流氓的欺負,他完全可以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yán),和對方拼命,但他卻忍受胯下之辱,發(fā)奮圖強,幫助劉邦成就霸業(yè),成為漢初一代名將。司馬遷含冤下獄,遭受了常人難以接受的奇恥大辱:宮刑。當(dāng)時他也完全可以選擇死亡,以維護自己的尊嚴(yán)。可是,他寧可受辱也絕不輕生。因為他有一件比死更大的事必須完成,那就是歷史托付給一個史官的大業(yè):編撰《史記》。
二千多年過去了,沒有人指責(zé)韓信、司馬遷是膽小鬼,貪生怕死;相反,后人卻對他們充滿了敬意!
古人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生命還在,希望就還在!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