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林
一、導(dǎo)航臺
課文主要內(nèi)容及全文思路導(dǎo)讀
在第2課中,我知道了世界上還有"無字詞典",今天又要來認識"石頭書"了。
這是一篇科普課文,通過川川和磊磊這兩位孩子與位勘探隊員叔叔的交談,向同學(xué)們介紹了許多有關(guān)巖石的知識,也表現(xiàn)了那兩位孩子熱愛科學(xué),探求知識的強烈愿望。
全文共14個自然段,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5自然段,寫勘探隊員告訴川川和磊磊,山上石頭一層一層的,就像一冊厚厚的書。
第二部分,6-11自然段,寫勘控隊員向川川和磊磊介紹石頭書上有字:雨痕、波痕、礦粉……;有畫:樹葉、貝殼、小魚……;化石能告訴我們很久以前發(fā)生的一些事。
第三部分:12-14自然段,寫石頭書的用處可大了,它會告訴我們,哪座山下埋著煤炭,哪塊地下藏著礦石……
這石頭一層一層的,就像一冊厚厚的書。
石頭書上有字、有畫……
石頭書的用處可大了。
二、精品屋
課文精彩片斷欣賞
精彩片斷(一)點評
"有哇,你們來看:這是兩點留
下的腳印,叫雨痕;這是波浪留下雨有腳嗎?
的足跡,叫波痕;還有那些小不點 波有足嗎?
兒,黃的,黑的,紅的,閃光的, 這是大自然在上面留下透明的……叫礦物。這些都是石頭的痕跡。
書上的字。"
【欣賞】
既然把那一層一層的石頭看成是一冊厚厚的石頭書,那書里一定有字,這可不是我們平常說的"字",而是只有勘探隊員才能解讀的"字",--雨痕、波痕、礦物。
精彩片斷(二) 點評
"它告訴我們,在很久很久以指"石頭書"上的字和畫。
前,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
草,還有很多昆蟲。后來,這里變 這些變化是很緩慢的,
成了大海。又過了很多很多年,地 幾十萬年前,幾百萬年前,
殼慢慢上升,這里又變成了高山, 甚至幾億年前。
就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山。"
【欣賞】
勘探隊員是根據(jù)雨點留下的腳印,根據(jù)石頭書上的樹葉判斷"這是曾是一片密林。"根據(jù)波痕、貝殼、小魚判斷"后來,這里變成了大海。"現(xiàn)在又變成了高山。通過化石,我們可以了解各個地質(zhì)時期。
三、金手指
表達方法提示:給文章選個好題目
不看內(nèi)容,光看題目就足夠吸引人了。怎么會有石頭書呢?石頭書里有些什么呢?所以給文章取一個好題目對文章來說無疑是錦上添花。
同學(xué)們看看下面幾個文章題目:
竊讀記
沙灘上的童話
九十九枚鎳印
鄉(xiāng)村素描
一只想飛的貓
丁冬!丁冬!丁令冬!
不知道和小問號
教室里的太陽
人是誰的孩子
天氣陛下
這些題目有趣吧!同學(xué)們可以找找學(xué)過的課文中,哪些題目有意思的。
四、益智園
創(chuàng)新與實踐:
1、閱讀程度適中的科普作品,如《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
2、將自己收集的資料匯編成小報,也可以搞個圖片展,和同學(xué)們交流。
附:
課后練習(xí)提示:
4、這些石頭也許能告訴我們一段歷史,也許能告放我們生物演變的過程,也許還能揭示宇宙的秘密,所以,石頭書里的學(xué)問可多了。
這里"讀"字應(yīng)理解為"了解、探究"。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