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qū)明德小學 陳 虹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課文中的第7課。它是一篇極富情趣的韻文,讀起來朗朗上口。同時配有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蔚藍色的夜空點綴著閃爍的星星,“我”坐在彎彎的月亮上挑燈遙望。圖文結合,層次清晰,語言生動優(yōu)美。結合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的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最主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喜愛之情,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扎實語言文字的訓練。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9個生字,會寫“見、白、田、電”4個生字,認識“舟、門”2個偏旁。
2、看懂圖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積累語言,通過多種途徑主動識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1、貼一貼,唱一唱,激發(fā)興趣;
2、讀一讀,說一說,趣中求實;
3、想一想,畫一畫,趣中求新。
一、 貼一貼,唱一唱,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為激發(fā)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課前準備的藍天圖,讓學生邊唱《小星星》,邊貼星星。教師導言:“晴朗的夜空,星星在藍天一閃一閃,多美呀!還缺什么?”通過說話,弄清星星與月亮的關系。讓學生說說月亮是什么樣,引導積累詞語:一輪圓月、彎彎的月亮。貼上月亮,說說彎彎的月亮像什么?展開說話!斑@么沒的夜空,老師要用一首歌謠來贊美它!”引出課文。
(通過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動手貼一貼,說一說,充分調動他們的想象力,激發(fā)參與學習的熱情;通過聽歌謠,看畫面再次感受美,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欲望。)
二、 讀一讀,說一說,趣中求實
我們在教學中要扎實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就要讓學生說好話、讀好文!這篇課文短小精悍,學生在朗讀的同時也在接受美的熏陶。
1、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⑴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⑵檢查生字讀音情況
①用彩色筆標出“彎、船、看、閃、藍”,讓學生發(fā)現(xiàn)它們音節(jié)的異同。
②認讀生字,讀準字音。
③區(qū)別“只、坐”的音節(jié),讀準“星”字。
④游戲——摘星星
把生字寫在星星背面,讓學生摘星星,帶全班學生認讀生字,再用生字組詞、說句子(認識“舟、門”這兩個偏旁)
2、 學習課文:
⑴學習第1、2句
指名讀,評議;自瀆,想象畫面。想一想:“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小船”什么樣?(理解“兩頭尖”)
⑵學習第3句
教師引導學生去想象:讓我們一起飛向藍天,坐到月亮上。看,藍藍的天上有許許多多星星一閃一閃,在向我們眨眼。彎彎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讓我們飛吧,飛上藍天,坐到月亮上,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什么?學生展開想象自由說。
引導讀一讀第三句。
說話訓練:模仿第三句,說一說“我坐在月亮上,看見……”
指導朗讀。
(在富有童趣的情景中,讀讀練練:誦讀中感悟語言美,說話時想象意境美,從不同角度展開說話:東方明珠、長城、流星、外星人等一一閃現(xiàn)在眼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三、想一想,畫一畫,趣中求新
讀與背并非語文教學的終止,學生要學會遷移、運用。學生在說一說、讀一讀時融入了情境,如何將學生此時的激再次升華呢?我設計了一個遷移結尾:
1、組織學生表演唱《小小的船》。
2、夜空多美呀!你想把它畫下來嗎?先說說你想畫什么。同桌交流。
3、指導畫一畫。
(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讀到的、說到的畫下來,又一次展開了想象的翅膀,把許多有創(chuàng)意的東西畫下來:飛船、太空小轎車、織女星等,把語言美融入畫面,每幅畫就是一首奇妙無比的詩歌,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進行美的創(chuàng)新。)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