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廣場路小學 鄧夏秋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毛巾”2個字。
2、從詞語的排列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從而體會自選商場購物的方便。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拼音復習導入
1、今天來了幾個老朋友,還記得他們嗎?
分別出示──
聲母:zh ch sh
前鼻韻母:an en in
音節(jié):shāng chǎng
指名學生讀,齊讀。
(本課生字中,翹舌音和鼻韻母拼讀的讀音比較多。從拼音入手,既是對拼音學習的復習鞏固,也是為本課生字讀音上的難點掃除障礙。)
2、出示生字:商場,認讀。說說在哪見過“場”。
3、看圖說說圖上畫的是哪里?出示課題:自選商場。開火車讀。
4、洋洋和媽媽在自選商場買了不少的東西,你們想知道他們都買了些什么嗎?打開書讀一讀圖下的詞語,就知道了。
二、認讀生字詞
1、自由拼讀詞語。
2、同桌互讀。
3、指名讀。正音:奶(第三聲)斤(前鼻音)尺(翹舌音)作(平舌音)。
(這幾個字音既是教師預設(shè)的難點,也是教學過程中學生實際存在的困難。在教學生字時,正音環(huán)節(jié)既需要教師做充分地預設(shè),也要求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的實際困難作出準確地判斷。)
4、齊讀。
5、圖文結(jié)合認讀生字詞語。
6、去掉圖片認讀詞語。
(生字認讀的一條規(guī)則就是多次復現(xiàn)生字。如何帶領(lǐng)學生將文本讀得始終興趣盎然而又有教高的效率呢?在這里教師將圖和詞語進行結(jié)合。詞的圖畫被作為一種完整的東西來感知,詞能夠讀出來,而這種讀,并不是進行音的分析和綜合練習的結(jié)果,而是自覺地再現(xiàn)與兒童生活經(jīng)驗相關(guān)的視覺形象相符合的聲音的結(jié)果。科學已經(jīng)證明過:不強迫記住的東西,反而比較容易記;被感知的形象的情感色彩在識記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就這樣在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形式中,學生讀得開心,記得也清晰。)
三、書寫指導
1、小朋友讀得既正確又流利,再來看看大家寫的好不好。
2、出示“毛巾”。認讀。
3、生在書本上對“毛”的筆順進行描紅。指名書空,并說說該怎樣寫好這個字。(豎彎勾是放筆,寫在豎中線上。)師范寫,生練寫,反饋,再練寫一個。觀察書中“巾”的筆順,指名書空。并說說關(guān)鍵筆(懸針豎,要寫在豎中線上)。師范寫,生練寫。同桌交換欣賞,并在寫的好的字下畫個★。
(放手讓學生先描紅,是讓其先體驗,這比單純讓他們觀察有更為真切的感受,所以學生在反饋的時候往往更能“一針見血”地指出要筆來。另這也是對學生的一種信任。而同桌交換欣賞這一小細節(jié),則是讓學生在互評的過程中再次觀察也是對他人真誠地稱贊。)
四、游戲:擺一擺
1、指名將商品擺放在貨架上,并說說擺放的理由。
(創(chuàng)設(shè)情境為學生的思維過程提供了一次展示的平臺,在學生動手擺貨架上的商品時,他們是必然有過一次積極思考的過程的。動手擺過之后,再讓學生說說理由,則是思維抽象外顯的又一個高度,但因有了之前的鋪墊,則有了水到渠成之感,學生娓娓道來絲毫不顯突兀。)
2、師總結(jié):將商品歸類擺放方便了顧客的選購,既合理又科學。
五、學習句子
1、自選商場里還會有什么呢?指名學生說。
2、這么多的商品恐怕三天三夜都說不完,難怪洋洋一出門就對媽媽說──
出示:自選商場里的東西真多。
指名讀,男女分讀,齊讀。
六、復習鞏固
1、我會讀。
我在商場里,買了毛巾和尺子。
冬冬用筆在作業(yè)本上畫了一頭奶牛。
(較之單個生字而言,有具體語境的生字要容易認讀,所以教師就想法設(shè)法將在本課上學習的生字編成一些句子,來讓學生認讀,是對生字的復現(xiàn),也是對生字的運用與語言的積累。這樣的復習比單純地出示生字和詞語讓學生認讀要有效。)
2、游戲:喇叭花開。
讀準一個生字,喇叭花就開一朵。
(游戲始終是低段學生所喜聞樂見的,“玩中學,學中玩”,亦是低段識字教學顛撲不破的原則。)
3、學習偏旁:女字旁和竹字頭。并引導發(fā)現(xiàn)偏旁與字義的聯(lián)系。
(中國漢字中形聲字占90%,逐步滲透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規(guī)律也是漢字學習的規(guī)律。教師應該抓住其特點向?qū)W生進行展示的,同時在展示的過程中應努力激發(fā)學生對中國漢字的喜愛,并驚嘆于前人造字的智慧,只有心中有愛,才能促使他們對所學習的內(nèi)容更有激。)
4、課堂練習:完成課堂作業(yè)本第3題,讀一讀,連一連。校對。
【課后反思】
探索識字教學規(guī)律,培養(yǎng)獨立識字能力
1、從漢字的構(gòu)成規(guī)律來探尋識字教學的規(guī)律:
漢字的形體千變?nèi)f化,字字都有差異,但是漢字作為音形義的結(jié)合體,又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的。中國古代就有六種造字法,即象形、會意、指事、形聲、轉(zhuǎn)注、假借。在現(xiàn)代漢語中,形聲字占有90%以上,其余的基本上屬于象形、會意、指事三大類。教學實踐表明,教師根據(jù)漢字的構(gòu)字特點,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能大大地提高學生積極、主動識字的愿望和能力。
形聲字都是由聲旁和形旁兩部分組成,而且這些字的聲旁都是相對固定的,只是根據(jù)字意的不同來匹配形旁。在本課中,教師就抓住“奶和筆”這兩個形聲字,在教學偏旁的時候,又問學生,你還認識哪些“女字旁”和“竹字頭”的字,從而讓學生感受帶這一類偏旁的字有著相近的意思,這其實也就是在向?qū)W生滲透形聲字的特點,引導學生逐步建立這一類的概念,為以后的識字教學做有利的鋪墊,積累識字的方法。
2、根據(jù)識字與認識事物相結(jié)合的規(guī)律,體現(xiàn)生活化識字:
由于小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從具體形象開始的,因此,識字教學一定要加強直觀性,充分利用實物、標本、插圖、模型、投影、動作演示等手段,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識字過程中認識事物,又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識字。
根據(jù)本課教材的特點,在認讀詞語的環(huán)節(jié),教師以圖文結(jié)合的方式引導學生識記生字,不僅增強了學生朗讀的興趣,也提高了識字的有效性。
3、根據(jù)“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字、詞、句的整合規(guī)律,體現(xiàn)語境化識字:
在教學中,有層次、有梯度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與認識事物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在識字的同時,發(fā)展語言,提高認識能力,這樣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到的字詞是活的,帶著感情記憶的東西是牢固的。
在復習鞏固階段,教師將本課的生字編成句子,讓學生在一個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使“死”的單個生字變得生機盎然,學生愛讀,也能記得更好。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