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簡說】
本課是象形字歸類識字。12個字按人體器官、動物、天體和物象、植物分成四類。每個字用圖文結(jié)合的方法展示漢字演變的大致過程,以便學生理解字義,認識字形,初步了解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課后練習“我會連”又舉出了四個字例,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漢字義形結(jié)合的特點。本課學寫的三個生字中出現(xiàn)了“豎、撇、捺”三種新筆畫。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十、木、禾”3個字。認識3種筆畫“豎、撇、捺”和1個偏旁“角字頭”。
2、培養(yǎng)觀察能力,激發(fā)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
3、感悟漢字的形象性,感受學習漢字的興趣。
4、發(fā)展語言,培養(yǎng)自信心,表達自己的意見。
【教學重點】
是識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澳俊焙汀澳尽弊忠粝嗤菀谆煜,注意區(qū)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方法】
師生對話課內(nèi)處結(jié)合。
【教學設(shè)計及設(shè)計意圖】
一、復習
1、復習:
在識字王國里,小朋友認識的字“朋友”可不少啦!還叫得出這幾位老朋友的名字嗎?出示12個學過的字卡,學生開火車認讀。
魚飛雨風土云馬牛山水大田
2、導入新課:
現(xiàn)在,識字王國里幾位十分有趣的新朋友,正焦急地等著跟小朋友們見面呢!趕快打開課本46頁。
設(shè)計意圖:復習學過的字,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成就感。
二、識字
1、觀察圖畫,反三,融會貫通:
⑴學生自由觀察、各抒己見:這些新朋友有趣嗎?為什么?
(學生對象形字的特點只需意會即可。)
⑵了解學情:
在這些新朋友中,有沒有你已經(jīng)認識的?你是怎么認識的?(如:在前面的課文中讀過;在電視上、書報上、廣告上、路牌上見過)
⑶小結(jié):
小朋友們既懂得觀察,又會自己識字,真了不起!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把這些字記記得更牢,有信心嗎?
設(shè)計意圖:一部分學生在入學前有了一定識字基礎(chǔ),充分發(fā)揮這些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保護他們識字的積極性,展現(xiàn)學生自我價值。
2、舉一:(揭示課題,教學“目”。)
⑴書寫課題:
學生試讀,教師范讀、帶讀。
⑵圖、文對照,認記“目”字:
出示生字卡片和實物圖片,學生看圖說說:圖上畫著什么?(指導學生說完整話,并學習用數(shù)量詞“一只”)
借助拼音認讀“目”,并知道“目”即眼睛。
比一比:圖畫、圖畫右下角的古象形字和圖下的現(xiàn)代字:“目”有什么相像的地方?(教師隨學生的發(fā)言,相機作簡筆畫輔助教學,形象直觀地展示象形字的演化)
識記生字:學生交流各自識記生字的方法。
⑶師生共同小結(jié)學習“目”的方法:
看圖讀字──比形認字──識記生字。
設(shè)計意圖:教師先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一個生字,滲透了學習生字的方法,激發(fā)興趣,為其余生字的教學埋下伏筆。
3、反三:(自學其余生字)
⑴同桌合作,自學其余的11個生字。教師巡視,點撥指導。
⑵匯報交流,相互啟發(fā):
①指名當小老師上臺教全班同學學習這個字。(學生說話時,引導他們學習用“一張、一只、一輪、一團、一個、一棵”等數(shù)量詞。)
②臺上臺下、師生之間互相補充交流。(小老師沒有教的字,教師重點指導)
設(shè)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主觀察、合作交流,大膽實踐,探索新知。激發(fā)興趣,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學習方法識記其它幾個生字,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4、融會貫通:(反復認讀生字)
認讀生字:
⑴領(lǐng)讀(學生已經(jīng)認識的字可讓學生領(lǐng)讀,不認識或讀不準的可由教師領(lǐng)讀)。
⑵自由練讀,小組讀,指名讀,加拼音讀,去拼音讀。
⑶競賽讀?凑l認得快記得多;你已經(jīng)認識了多少。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多讀,不僅認識這些字,而且要讀準每一個字。
三、鞏固(鞏固發(fā)展,開放創(chuàng)新)
1、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字,認一認,讀一讀,說一說。(可以選參考下面各種方法。)
⑴給這個字找一個朋友。(如“耳朵”、“山羊”、“毛竹”等。)
⑵說一兩句關(guān)于這個字的話。(如“熊貓愛吃竹子”。)
⑶猜字謎、編字謎。(如:有時掛在天邊,有時落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月;東邊升,西邊落。看時圓,寫時方。──日)
教師出謎面,學生猜謎底,或者學生編,學生猜。
⑷加一加、變一變。如:“口”加一筆變成什么字?(中、日)加兩筆呢?(目、田、白、右)
⑸選自己喜歡的字說說是怎樣記住的?如“禾”字的一撇是禾苗上面穗,下面“禾”是禾苗的“桿”。
⑹編順口溜(引導學生編順口溜記住容易忽略的筆畫)。如“兔”──兔子長著短尾巴,豎彎鉤上有一點。
2、按照不同的類別分分類?凑l分的好,誰就是愛幫助別人的好孩子。
⑴學生分類。
⑵校對答案。
⑶講明方法。(引導學生它們分別是人體器官、動物、天體和物象、植物。)
3、課后練習,鞏固方法:
⑴翻開書48頁,用筆連一連。
⑵答案對照。
設(shè)計意圖:在鞏固生字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積累語言,豐富自身的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四、書寫
1、認識新筆畫“豎”、“撇”、“捺”:
請把筆和本準備好,在學寫這三個字之前,讓我們先認識3種筆畫。
第一種:“豎”豎有兩種,一種是帶針尖的豎(板書),一種是不帶針尖的豎(板書),第二種筆畫撇,從右上到右下,起筆重,越來越輕,收筆時比較快(板書),第三種筆畫捺,從左上到右下,起筆輕,越往下越重,收筆時更重,稍稍頓一下輕輕收起。
(可以讓學生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掌上練寫,感受用力的輕重變化。)
2、筆順規(guī)則:
現(xiàn)在我們又認識了三重筆畫,加上上一節(jié)認識的“一”,一共是四種,如果四種筆畫到一起,我們應該先寫誰,后寫誰?現(xiàn)在老師說兩條筆順規(guī)則,看誰聽得準,記的牢!跋葯M后豎,先撇后捺”
3、書寫“十”:
⑴分析筆畫:“十”有幾個筆畫?
⑵強調(diào)筆順規(guī)則:先橫后豎。
⑶學生觀察課本上的范字。
⑷教師范寫,并提醒學生:注意兩筆的交接處,橫筆左右兩邊較均等,豎筆的上部短、下部長!笆弊郑怯梢粰M一豎組成的,橫在橫線上,豎在橫中線上,豎在豎中線上,是帶針尖的豎。
⑸書空。
⑹學生描一個、寫一個。
⑺評議;繼續(xù)練寫。
4、書寫“木”、“禾”:
⑴學生觀察田字格里的范字,然后說說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⑵教師范寫這兩個字:
“木”字一橫寫在上半格里,豎寫在豎中線上,一撇一捺起筆在一橫一豎的相交處,收筆要比豎高一些,豎不是帶針尖的。
“禾”,一撇寫在上半格里,是橫撇,要短而平,下面與“木”字寫法相同。
⑶書空。
⑷學生分別描一個、寫一個。
⑸評議。
⑹練寫:
(在學生書寫的時候要注意學生的書寫姿勢。)
設(shè)計意圖:寫字指導到位。采用了講解、書空、范寫具體指導了學生寫好每一個字,特別注意了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如何起筆收筆及筆順規(guī)則等。為學生寫好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五、作業(yè)
布置作業(yè):
1、找一找,在哪些地方還可以見到我們這節(jié)課認識的“新朋友”?
2、找找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模仿本課自制卡片。(卡片內(nèi)容包括字和實物圖片或簡筆畫。)
設(shè)計意圖:課內(nèi)與課外的結(jié)合,讓學生動手做一做,強調(diào)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