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姜堰市東橋中心小學 陳蘭華
【教材分析】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兒童詩,講的是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表達了小朋友贊美老師、熱愛老師的一片真情。這首詩充滿童真、童心、童味,想象豐富、美好,是教育學生尊師、敬師、愛師的好教材。
【設計理念】
閱讀是讀者與作者的對話,是一種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對話,是一種高尚的精神生活。領悟詩歌的魅力,可以通過有感情的誦讀,在讀中理解詩歌蘊含的情感,在讀中領悟詩歌蘊含的思想,在讀中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因此,本設計重視調動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和積極性,重視讀的層次性和鑒賞性,重視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對課文的誦讀領悟,體會老師工作的辛苦,激發(fā)尊師愛師的感情。
3、在欣賞詩歌中,培養(yǎng)語感,提高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在讀詩中鑒賞,在鑒賞中讀詩。
【教學難點】
體會老師工作的辛苦。
【課前準備】
《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樂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人,啟動情感
1、教師模仿兒童語氣導入:
靜靜的深夜,群星在閃耀,老師的房間徹夜明亮。每當我輕輕走過您的窗前,明亮的燈光照耀我心房。
(教師模仿兒童語氣導入,以學習伙伴的形式出現,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盡快地進入學習情境。)
2、看著辛勤工作的老師,有一群可愛的孩子為老師栽下了一株紫丁香。讓我們一塊兒欣賞詩歌《一株紫丁香》。
二、詩文鑒賞,讀中悟情
1、教師再次模仿兒童語氣:踮起腳尖兒,走進安靜的小院,讓我們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在老師窗前栽紫丁香為的是什么呢?請大家自由輕聲讀課文,畫出相應的句子,并分四人小組討論討論。
(采用充滿童真、童心、童味的文中詩句引導學生學習,為學生鑒賞詩文奠定了情感基礎,為朗讀詩文提供了一個范例。)
2、組內交流,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合作完成口頭填空:
“我們栽下一株紫丁香,為的是讓綠色的枝葉夜夜;讓沙沙的綠葉兒聲幫您;讓滿樹盛開的小花感謝您;讓花香飄進您的夢里!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朗讀重在引導學生大致讀懂文本、了解文本,培養(yǎng)學生自讀自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差異,掌握的程度有深淺,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恰當地運用了選擇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策略,充分發(fā)揮小組學習的作用,讓每一位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進行訓練,體現了學生不同的革新能力。)
3、這些都是孩子們美好的心愿,他們多想把這些心愿送給老師啊!請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他們的心愿。
4、小組互表心愿,互相評議,比比誰讀得好,選出朗讀能手。
(此次賽讀沒有固定的評判標準,為的是讓學生把“心愿”通過感情朗讀表達出來,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張揚學生個性化的朗讀。朗讀的要求有所提高,賽讀的形式調動著學生讀書的積極性。這樣的安排,自由度大,能兼顧到不同程度的學生,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學習自主性,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5、全班交流,各組推選一名學生,選擇其中一小節(jié)讀給大家聽;ピu互議,以讀代評,讀評結合,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教師隨機點撥、指導:
⑴第一節(jié):
請學生做踮起腳尖的動作,用輕輕的語氣讀,體會不打擾老師工作,給老師送一份驚喜的情感。
⑵第二節(jié):
讀出親切的語氣、美好的祝愿。
⑶第三節(jié):
抓住“沙沙”“唱歌”“消除”等詞語,讀出輕柔、親切的語氣。
⑷第四節(jié):
抓住“盛開”“感謝”“掛牽”等詞語,讀出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⑸引導學生理解“掛牽”:
教師先敘說老師平時掛牽學生或家長掛牽孩子的事例,再讓學生舉例說,從而理解“掛牽”的意思,體悟老師對學生的關心、關愛。
⑹小結:
老師的一點一滴灑向學生都是愛,滋潤著同學們的心田。你能用朗讀表達出對老師的感激和贊美嗎?
(利用互評互讀的形式使學生讀出對老師的尊敬、感激之情,實現讀中賞文、品文讀詩的整合和讀后評價的激勵,把知識、技能與情感態(tài)度融合在一起,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⑺第五節(jié):
教師導語引導讀文:辛勤的園丁培養(yǎng)新一代。今夜燈光仍在亮,嘔心瀝血的您在改作業(yè),高大的身影印在您窗前。此時此刻,你想對老師說些什么?用怎樣的語氣去勸老師休息?
(充滿深情、如詩般的導語,啟發(fā)了學生的想象,撥動了學生的心弦,進一步為學生鑒賞文本服務。)
6、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伙伴,配上動作朗讀全詩。
(此環(huán)節(jié)是對學生鑒賞詩歌的檢測。學生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自由選擇傾訴的對象,用語言和動作抒發(fā)對老師的愛戴和贊美之情。)
7、配樂《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指名上講臺朗讀全詩。
8、師生一起總結:
窗前的紫丁香消除了老師的寂寞和疲倦,捎去了同學們對老師的感謝和關懷,寄托了同學們對老師的關心、熱愛和尊敬。
三、自主作業(yè),拓展感悟
讓學生從以下幾項作業(yè)中,有選擇地完成自己感興趣的兩項作業(yè):
1、課內作業(yè)(必做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外作業(yè)(選做題):
⑴讀有關贊美老師、熱愛老師的詩歌。
⑵寫一段贊美老師、感謝老師的話。
⑶把本首詩編成歌曲唱一唱。
(設計有彈性的作業(yè),按剩余時間的多少選擇合適的環(huán)節(jié)教學,讓各個層次的學生自主選擇,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頂”,充分體現了教師對課堂教學的調控水平。)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