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杭垓鎮(zhèn)姚村中心小學 陸雪婭
【教學目標】
本篇課文共有三個教學目標:
1、理解詩的意思,了解秋天紅葉的特點,體會詩人熱愛秋天、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人豐富的想象,感受詩歌美的意境。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大部分學生會背誦。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美的意境。
【教學難點】
體會詩美的意境,獲得審美的愉悅。
【教學過程】
一、入境賞景,體驗激趣
1、談話:
同學們,一年四季,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生思考,后交流。
2、師引:(肯定學生所說)因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們看到了一個奇妙、美麗的大自然。下面我們一起來觀賞一組圖片,然后談談你的感想。
(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師:秋天,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季節(ji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描寫秋天的古詩《山行》。
二、自主合作,讀詩明意
1、簡介作者。
2、自由朗讀,讀到瑯瑯上口為止。
3、請生朗讀,互相評價。
4、四人小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釋及詞語手冊,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詩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或寫下來。
5、小組匯報交流,重點如下:
⑴山行:在山上行走。
(誰在山上行走?)
⑵寒山:深秋時節(jié)的山林。
(秋天早晚比較涼,所以稱之為寒山,實指秋天的山。)
⑶斜:兩種發(fā)音──可根據(jù)詩的意思畫一畫。
⑷白云生處與白云深處的區(qū)別:
深:濃厚,濃郁。
生:生出,存在。
(指有白云繚繞的地方,也說明那地方比較高。)
⑸坐:因為。
⑹霜葉:經(jīng)霜打過的楓葉。
⑺紅于:比……更紅──與“紅如”區(qū)別。
6、(肯定學生的理解)同學們學會了很好的合作,那請你根據(jù)你們已經(jīng)所理解的內(nèi)容,來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吧!
(可以只理解一句,也可以是幾句;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找人合作。)
7、交流。
三、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1、同學們真不錯,了解的整首詩的意思,現(xiàn)在知道詩人想寫什么了嗎?那再來用心讀讀好嗎?
2、評價:
你覺得詩中哪些詞語寫得特別好?讀讀,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3、想象漫游(配音樂):
此時,你也隨杜牧來到了山腳下,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簾?有何感想?
4、現(xiàn)在,能用你自己的話說說你對詩的理解嗎?
5、朗讀:
此時是在充分理解詩的意思的基礎上,讓生朗讀,可以強化對詩的印象,也能逐步體會大自然的美景。
師:多美的秋天,多美的楓樹林,多美的詩?能美美地再讀一遍嗎?試試——提出要求:注意節(jié)奏感。
(師范讀──個別讀──小組讀──扮角色讀──齊讀)
好詩不厭百回讀。這里的讀是在進一步感受美的意境的基礎上用不同方式讀的,照顧到了各個層面的學生,也提高了對美的感受,提高了學生朗讀能力,為后面背誦也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四、課外拓展,意境延伸
1、杜牧用他那美妙的詩,表達了他對秋天傍晚楓樹林的無限愛意。詩人白居易讀了這首詩以后,也被感染了,也寫了一首描寫紅葉的詩,讓我們一起讀讀。
2、師幫助學生理解:
這樣增加了課堂信息量的輸入,可以擴大生的知識面,讓思維的火花得以綻放。
3、兩位詩人都借助秋天的楓葉把秋天描繪地如火、如花,那么霜葉為什么會紅于二月花呢?看資料,你就會明白了。
4、美的東西,我們都希望把它記在心里。
5、練習:
下面有兩個練習,你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一題作為作業(yè)。
⑴畫一幅秋色圖。
⑵根據(jù)古詩,擴寫一篇描寫秋天的文章。
這是對學生掌握知識如何的一個檢查,可以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在課后有針對性的幫助。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