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平市桂平鎮(zhèn)城西小學 李麗
一、復習導入
1、復述課題《長城》,全體齊讀課文。
(回顧第一節(jié)課學習內(nèi)容。)
2、學生自由匯報第一課時自己學會了哪些生字和新詞。
3、看一看,說一說:
本課有幾幅圖畫和幾段文字?主要畫了什么,寫了什么?
(學生只能從大概意思上談一談,不會說得太清楚,那是因為他們還缺少細致品讀本文的訓練過程,這時教師要因勢利導,讓學生來仔細觀察圖畫的區(qū)別之處和仔細閱讀課文內(nèi)容。揭開新課學習活動的開始。)
4、導語:
《長城》一課的圖文是怎樣結(jié)合的,我們還要通過仔細觀察和閱讀來深入研究。
二、讀文品悟
1、整體感知圖文意境:
⑴觀察兩幅圖內(nèi)容的異同之處,談談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是什么?
(學生對長城的照片、圖畫并不陌生,如果獨立觀察有困難,還可以隨時組織學生同桌合作研究,說出兩張照片是從不同的距離和角度拍下來的,第一幅是遠望長城,第二幅是走上城墻近看長城。給人的感受也不相同。遠望長城,氣勢雄偉,跨越崇山峻嶺。走上長城,看清了長城的建筑結(jié)構(gòu),既寬敞又結(jié)實,設(shè)計得科學合理。引導看圖,使學生的知識占有量增加,同時也增強了他們要讀文的興趣,繼而引領(lǐng)學生深入課文,品讀語言之妙用,便順理成章了。)
⑵再來細讀課文,看一看文章是怎樣描寫這兩幅照片內(nèi)容的。
(圖文對照,運用看圖學文,學生會迅速走進課文,走進情境,尋到行文思路,即: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的觀察與描寫。)
⑶小結(jié):
這種有順序的觀察與描寫,不僅使人感到清晰可見,而且又能使文章詳略得當?纯次闹性攲懥诉h景還是近景?
(近景)
為什么這樣寫?
(近景中向我們詳細介紹了城墻上的結(jié)構(gòu)怎樣,古代勞動人民為什么要這樣設(shè)計建造長城。)
2、閱讀感悟重點語句:
⑴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體會:
遠看長城是什么感覺?用文中字詞來表示:
①“像一條長龍”,用恰當?shù)谋扔魇址,“崇山峻嶺”和“蜿蜒盤旋”更突出了長城尤如一條長龍的樣子。
(引導學生看第一幅圖,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形容看到的長城什么樣。)
②“從……到……,有……里”。用這樣的填空形式,強調(diào)出此處數(shù)據(jù)的使用恰當,詢問兩關(guān)在中國地圖上的大約位置是哪里?(使用教具地圖)師指導學生了解長城的大致走向。
背誦:
全段共兩句話,第一句說長城的樣子像什么?第二句說長城的具體位置從哪里到哪里?
(學生看第一幅圖,背誦第一自然段。)
⑵自讀第二自然段:
體會:
這里描寫了哪段長城?近看長城什么樣子?
(八達嶺長城,高大堅固)
為什么說它是高大堅固的?
(引導學生觀察第二幅圖體會“巨大的條石”、“城磚”等建筑材料的堅固和結(jié)構(gòu)設(shè)計的合理堅固。師生試畫長城簡圖。)
板書:
城墻頂上──鋪著平整,像馬路。城墻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
城臺──每隔三百多米。
過渡:遠看長城的雄偉,近看長城的堅固,使每個登上長城的人都會產(chǎn)生一種感慨,你知道是怎樣的嗎?讀一讀下文你就明白了。
⑶有感情地朗讀后兩段:
說一說你對哪句話還不夠理解。
(學生用朗讀去體會作者當時產(chǎn)生的感慨,要比教師用講解闡述的看法更易于學生接受,而且學生一定會對“智慧”、“結(jié)晶”一類的詞感到奇怪,尤其“前不見頭,后不見尾”這類說法,他們也不敢只留于表面來理解長城的長。這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談談自己的不同見解。)
⑷提出問題:
為什么說“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討論并用已知的有關(guān)長城資料和本課圖文來證明。
三、總結(jié)延伸
讀了《長城》一文,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此時你有什么感想?
(引導學生從本節(jié)課掌握的知識點和情感體驗上總結(jié)。)
四、課后鞏固
1、繼續(xù)朗讀和背誦課文。
2、從不同角度畫長城。
3、搜集與長城有關(guān)的信息講給同學聽。
【板書設(shè)計】
長城(世界歷史奇跡)遠看像長龍,從……到……“雄偉”
墻頂:鋪著、平整、像馬路
近看墻邊:垛子、瞭望口、射口“堅固”
城臺:(每隔三百多米)
聯(lián)想: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力量
【教后反思】
新課標提出要轉(zhuǎn)變教師角色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關(guān)注學生學習的情感體驗,變讓我學為我要學。因此,我在教學設(shè)計中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努力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1、復習引入的方式有所改變:
以往開課后教師直接采用提問式分別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的生字、詞語和理清文章脈絡(luò)。而今我采用學生齊讀課文,整體回顧,再自由匯報的方式,既檢驗了上一節(jié)課所學所悟,又發(fā)揮了學生主動復習的情趣,給予學生更多的展現(xiàn)機會,更有利于新課教學的開展。
2、教學思路遵循人的思維習慣,從整體感受到局部探究,最后再回到整體感悟的高度,使知識形成體系,情感產(chǎn)生共鳴,思想得到升華。
3、依據(jù)教材為例,合理安排學習方式:
如本文的四段內(nèi)容各具特點,學習方法也各不相同。第一段描寫長城遠景,文字簡短、凝煉,適宜背誦。第二段描寫長城近景,介紹詳盡,方位明確,最能突出長城設(shè)計和建造的精良,適宜研讀、繪圖。第三段抒發(fā)了作者登長城的感慨,適于讀中體會。第四段內(nèi)容是對長城存在的意義進行高度概括和贊嘆,最適于發(fā)揮學生的拓展思維,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因此,采用了討論學習的方式。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