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蛇口區(qū)育才二小 王高勇
【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并從書面語言中獲取相關信息。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創(chuàng)造性地感受、探究。
【設計特色】
在閱讀中感悟,在對話中探究。
【教學流程】
一、板書課題,質疑激趣
師: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這個中國孩子是誰?
生:這個孩子為什么要發(fā)出呼聲?
生:他發(fā)出的呼聲是什么?
生:他向誰發(fā)出呼聲?
師:同學們真會動腦筋,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想弄明白這些問題嗎?(想)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認真聽朗讀錄音,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課文主要講了一個叫雷利的中國孩子,他的爸爸在執(zhí)行聯合國維和行動中壯烈犧牲。他非常痛苦,就向加利呼吁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
生:我覺得那個中國孩子是通過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向整個國際社會呼吁: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
師:你們聽出了孩子為什么要呼吁嗎?
生:因為他的爸爸犧牲了。
生:因為他的爸爸在維和行動中犧牲了,他不希望別的孩子的爸爸也犧牲,所以他發(fā)出呼吁。
師:你們真會聽話!是啊這個孩子他失去了親愛的爸爸,他的心情會怎樣呢?
生:傷心。
生:痛苦。
生:悲傷。
師: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我們全家沉浸在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中。)文中的哪些語句表明了我非常悲痛呢?請找出來畫上標記,并大聲朗讀這些語句。
生認真做標記,部分學生大聲朗讀所找出的語句。
三、品讀語句,深刻感悟
師:我發(fā)現有些同學在讀語句的時候,表情顯得很憂傷。能談談你的感想嗎?
(能)
生:這個孩子的爸爸跟他約定凱旋的那天,一定送他一頂藍盔,可是現在卻不能了。孩子該多失望!
生:這個小孩的爸爸不能再回來和家人團聚,別人家過節(jié)很熱鬧,而這個小孩卻只能和媽媽相依為命。
生:我覺得“我們如約捧著鮮花……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這幾句最讓我感動。
師:是!當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在公園游玩嬉戲時,當我們在爸爸媽媽身邊撒嬌時,雷利,這個可憐的孩子卻永遠的失去了他最親愛的爸爸,往后,他只能在夢中看到爸爸的笑臉,只能在夢中感受爸爸的愛了。你們說,他痛苦嗎?(痛苦)讓我們懷著痛苦的心情再次讀課文吧。
生齊讀2、3段。
四、感受戰(zhàn)爭,呼吁和平
師:是什么讓這個小孩失去了他親愛的爸爸?
生:戰(zhàn)爭!
師:你身邊還有戰(zhàn)爭嗎?
生:有!
師:請舉例說明。
生:美國去年侵占伊拉克。伊拉克死了很多人,美國只死了幾百人。(師:可是后來)有很多伊拉克人用自己的身體做炸彈,炸死了很多美國人。
生: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炸倒了美國的世貿大廈,死了很多人。
生:去年,俄羅斯的恐怖分子闖進一所學校抓了很多學生,還殺了很多學生。有的學生還沒有我大。好可憐!
師:是!戰(zhàn)爭使多少家庭妻離子散,使多少婦女、兒童流離失所,使多少老人無依無靠。戰(zhàn)爭是殘酷的、恐怖的,它是一個魔鬼。!今天我們雖然生活在和平環(huán)境中,可是(生: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qū)還彌漫著戰(zhàn)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師:我們應該怎樣呢?用文中的話來說,讀。
生:我們一定要像……保衛(wèi)和平。
師:因為憎惡戰(zhàn)爭,小雷利發(fā)出了怎樣的呼吁?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讀。
指名讀最后一段。
生齊讀最后一段。
五、布置作業(yè)
用你飽蘸感情的筆墨給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寫封信,或者給雷利寫封信。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