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小學 王玉玲
【教學內(nèi)容】
《毛主席在花山》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級語文第九冊第7單元第28(需1課時)。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記敘了毛澤東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的幾件事,表現(xiàn)了毛澤東熱愛群眾、關心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懷。
【學情分析】
采用多種讀書方式及分組學習討論的形式體會毛主席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本文寫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幾件事。
2、理解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4、通過理解課文,了解毛主席關心群眾生活,處處為群眾利益著想的思想作風,從而受到熱愛領袖的教育。
5、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到毛主席平易近人和真切關懷人民的美好品質(zhì)。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毛主席處處為群眾著想的思想作風。
2、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
【教學理念】
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加強朗讀指導,深入體會毛主席關心群眾,處處為群眾著想的優(yōu)良作風。自學質(zhì)疑,圍繞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進行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提問:“花山”是什么地方?毛主席什么時候去過花山?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要讓學生說出課文主要講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幾件事,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摹?/p>
(結合學生的發(fā)言,教師板書:請群眾回來碾米,給群眾沏茶喝,幫母女倆推碾子。)
2、讀一讀自己所畫的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
(結合學生發(fā)言,教師讓學生畫出毛主席對警衛(wèi)員說的一段話和課文結尾的那一句話,留待以后深入理解;其余語句可引導學生自己去體會理解。)
3、檢查朗讀情況。
(讓學生針對自己的情況,自由挑選課文中的某一部分來讀,從而展示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三、進一步自學,深入理解課文
1、提出自學要求:
認真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為了學懂這篇課文,我們應該弄懂哪些問題?先自己思考,再和組內(nèi)同學討論,記下討論結果。
2、學生按要求自學、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3、對學生的問題歸納整理:
師生共同歸納出:
⑴毛主席為什么要請群眾回來碾米?還給群眾沏茶喝?
⑵毛主席說服警衛(wèi)員的那段話怎么理解?
⑶怎樣理解課文結尾的那一句話?
⑷這篇課文表現(xiàn)了毛主席怎樣的優(yōu)良作風?
4、師生共同解決以上問題:
教師在征求學生意見的基礎上提議先理解第⑷個問題。
⑴小組合作學習。
⑵全班交流:
(從毛主席讓警衛(wèi)員請群眾回來碾米和給群眾沏茶、替母女倆推碾子這三件事上可以看出來,他不愿為自己一個人的工作而耽誤全村群眾吃飯,還給群眾沏茶喝,幫他們推碾子,充分表現(xiàn)出毛主席關心群眾,把自己視為群眾中的普通一員的好作風。)
(從毛主席教育警衛(wèi)員的那一段中也可以看出來。這段話講了三層意思:一是革命需要老百姓的支持,二是革命也正是為了全國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衛(wèi)員不要把他擺在特殊位置上,這也說明毛主席充分認識到人民群眾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更愿意和群眾打成一片。)
⑶指導朗讀:
理解最后一句話: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說說老人為什么會說出這樣的話。
(通過這一個問題,把其他幾個問題都有機地串連起來,從而達到理解課文重點、難點的目的。)
四、體會文章寫法
1、選取典型事例來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
2、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內(nèi)容寫得簡略?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
(可引導學生想一想作者為什么沒有樣寫毛主席夜以繼日地為全中國的解放事業(yè)而操勞這件事。通過對比,使學生明確:與中心關系密切的材料詳寫,反之,簡寫。)
五、課外延伸
讓學生拿出自己搜集的小故事,講給大家聽,可也談談自己的感受。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寫一篇讀后感。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