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義烏市后宅中學 王偉革
【教學目標】
1、能用較快速度默讀課文,并抓住主要信息,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概括課文要點。
2、培養(yǎng)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激發(fā)求知欲。
3、豐富科學知識,提高閱讀現(xiàn)代科技文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體味擬人手法的表達效果及本文傳神的語言。
【課前準備】
1、查閱資料,了解法布爾的故事和法布爾的《昆蟲記》(節(jié)選本)進行課外閱讀,并做讀書筆記,培養(yǎng)獻身科學的決心,學習法布爾的探索精神和觀察方法。
2、搜集有關蟈蟈的文字材料和圖片。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出示兩則謎語,介紹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來制謎和猜謎。
二、檢查預習
1、介紹作家、作品:
亨利·法布爾(1823~1915)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著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著。
《昆蟲記》是法布爾以畢生的時間與精力,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為生活以及繁衍種族所進行的斗爭,然后以其觀察所得記入詳細確切的筆記,最后編寫成書。
法布爾以生花妙筆寫成《昆蟲記》,譽滿全球,這部巨著在法國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上都有它的地位,這部巨著所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斗爭所表現(xiàn)的妙不可言的、驚人的靈性。
《昆蟲記》十大冊,每冊包含若干章,每章詳細、深刻地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蟬、甲蟲、蟋蟀等等。
2、讀一讀、寫一寫:
(shòu)(háo)(xiāo)
擾亂哀鳴狩獵哀號喧囂沉寂
(mì)(cuàn)(jié lüè)(kù)
靜謐篡奪劫掠酷愛弱肉強食
(gōu)(yīn yǎ)(fēn)(zhōng)(wō jù)(zhuó)
篝火喑啞氣氛螽斯萵苣啄
(qián)(shǔn)(huì)(kuī)(tú)(tuò)
鉗子吮取喙盔甲屠夫唾液
三、整體感知
快速跳讀課文,思考:
綠色蟈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綠色蟈蟈有哪些習性?作者主要寫了哪個方面的習性?
外表特征“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yōu)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
習性寫了蟈蟈的叫聲和食性。叫聲特點“竊竊私語、像是滑輪的響聲、尖銳、短促、清脆、有時非常柔和。食性特點:喜歡吃肉食和甜食,屬雜食類昆蟲。
四、研讀品讀
1、你最喜歡文章中哪個段落?為什么?你最喜歡哪個詞語或句子?為什么?
如:“竊竊私語”、“津津有味”、“酷愛甜食”、“毫不猶豫地都接受”這些擬人的寫法,給人以親切自然的形象生動的感受。
“蟈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們之間從不爭吵”這擬人化的描寫,它親切自然,充滿了作者對蟈蟈的喜愛之情。
2、作者不斷變換對綠色蟈蟈的稱呼,找出這些稱呼,說說作者在什么情況下用什么稱呼,這樣寫有什么效果。
夜間捕蟬的蟈蟈──夜間狂熱的狩獵者
入夜鳴唱的蟈蟈──夜晚的藝術家、歌手
入籠喂養(yǎng)的蟈蟈──“我”籠里的囚犯
飽餐蟬肉的蟈蟈──蟬的屠夫
作者不斷變換稱呼,使行文更生動,描寫更形象,給人更深刻的印象。
五、問題探究
作者在介紹蟈蟈的特點時,用了些什么方法?你覺得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借鑒?
蟈蟈──蟬(叫聲)
對比蟈蟈──鷹(捕食)突出特征
蟈蟈──螳螂(食性)
“竊竊私語”、“津津有味”
擬人“身材優(yōu)美、苗條勻稱”形象生動
“酷愛甜食”、“寬容”、“妒忌”
六、拓展延伸
請根據(jù)蟈蟈外形、色彩、聲音、食性等方面的特點合作編寫一個以“蟈蟈”為謎底的謎語。
七、布置作業(yè)
研討與練習二。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