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機場路中學 陳金兵
【教學設想】
作為一篇文言文,教學的基本點可落實為文言字詞句的教學,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礎上掌握基本的文言語言現(xiàn)象。(設計A)同時,二狼所追求的誘惑與不當?shù)美ㄍ婪虻氖9牵、二狼掠奪式的生存方式、狼的失敗歸因和對人的啟示(設計B)、屠夫(人)的智慧、面對圍攻時屠夫的心理發(fā)展過程、文章的隱喻主題等,都可作為本文的教學設計原點。
【教學設計A】
〖教學目標〗
1、能翻譯全文。
2、能在一定時限內(nèi)背誦。
3、能結合原文形成對屠夫和狼的正確看法。
〖課前準備〗
1、閱讀《聊齋志異》中關于狼的三則故事中的另兩則。
2、結合有關介紹及注釋翻譯本文。
〖教學步驟〗
導入:狼在人們心目中素來兇猛,人人畏而遠之。但當兩匹狼與一個人對峙時,這“與狼共舞”的滋味恐怕難以言說。還是進入故事中,與這名倒霉的屠夫來一回生死歷險吧。
一、熟讀全文,領略文意
1、熟讀全文,做到通順、流暢。結合注釋和課前翻譯,進一步熟悉文句,明確故事大意。對于疑難字詞(尤其是有關動詞),小組討論解決或請教老師。教師注重釋疑重點字詞句。
2、用白話文歸納故事,用200字左右的文字寫出來,并在組內(nèi)進行復述。
二、說說屠夫和狼
說一說,評一評:故事中的屠夫和狼各是什么樣的形象?你作出判斷的依據(jù)是什么?
三、課內(nèi)限時背誦比賽
可分小節(jié)進行,在組內(nèi)開展限時背誦比賽。
四、擴展閱讀
閱讀《狼三則》中的另兩則,完成:
1、翻譯全文,關注重點字詞句。
2、比較三則短文中屠夫和狼的形象。
【教學設計B】
狼敗何處
──狼心三戒
〖教學目標〗
1、能翻譯全文。
2、能從狼的角度進行歸因分析,獲得啟發(fā)。
〖教學步驟〗
反復誦讀蒲松齡的《狼》,我們常常敬佩于屠夫急能應變的心理素質(zhì)和高超的智慧,但我們有無冷靜分析過狼失敗的原因,從狼之野心中獲得些許戒勉?
一、自由誦讀,疏通文意
在朗讀的基礎上,結合注釋,落實翻譯,掌握重點字詞。
二、探源敗因,獲得戒勉
文中二狼最終敗于屠夫的刀下,你認為原因在哪些方面呢?請緊密結合原文內(nèi)容進行思考歸納,寫出原因,在原文中找出依據(jù)來說明,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
〖參考原因〗
1、覓食無道:
狼偏離了正常的覓食之道,對孤身夜歸的屠夫“綴行甚遠”,有悖于約定的生存潛規(guī)則。
2、貪得無厭:
對屠夫不斷“投以骨”的妥協(xié)作法,二狼卻“仍從”,不止,“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目標直指屠夫本人,實屬貪婪至極。
3、自以為是:
狼自以為屬于兇殘狡詐之類,竟然對屠夫施行麻痹、合圍等伎倆,哪知屠夫技高一籌,狼聰明反被聰明誤,丟失了性命。
三、狼心三戒,戒于人心
下列選擇其一:
1、二狼至死也許還不明白自己的死因。假如一狼知道了自己的死因,那它又會作何感想呢?請你代替它說說心中的實話吧。
2、文章中暴露出的狼心狼性,實在是值得深思。回觀身邊之事,又何嘗不存在這些“狼心狼性”?請聯(lián)系現(xiàn)實事例,談談、寫寫你的想法。
【資料平臺】
1、蒲松齡《狼三則》之一、三。
2、《牧豎》。
3、王曄《狼的陷阱》。
4、畢淑敏《母狼的智慧》。
5、賈平凹《懷念狼》。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