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

    北大附中遠程教育網(wǎng)

    新學網(wǎng) > 語文 > 人教課標本八年級上冊 > 中國石拱橋 >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雄偉、殘損、古樸、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絕倫”等詞語,掌握讀音和詞義。

    ⑵了解中國橋梁建設的偉大成就,把握石拱橋的特征。

    2、能力目標:

    ⑴了解說明對象,把握對象特征,整體感知文意,培養(yǎng)初步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⑵把握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對事物的思考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⑶揣摩語言,把握說明文語言準確、周密的特點。

    3、德育目標:

    了解我國橋梁建設所取得的光輝成就,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和對聰明勤勞的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把握石拱橋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說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

    【教學難點】

    以趙州橋、盧溝橋為重點說明中國石拱橋,理解作者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教學方法】

    1、學生自讀和教師點撥相結合:

    讓學生自讀自思,輔之以教師的點撥引導,化枯燥為生動,變死寂為靈動,提高說明文的課堂教學效率。

    2、討論法:

    討論法是民主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的反映,有利于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評論與爭辯的能力。通過討論,使學生在學習中相互合作,敢于質疑,不斷提高思維能力,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智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文字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引導學生辨析文體,把握說明文的文體特征;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了解說明對象,明確其特征;局部探究,趙州橋、盧溝橋是如何體現(xiàn)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橋是經(jīng)過放大的一條板凳──橋梁專家茅以升這樣風趣地解釋“橋”,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由茅以升創(chuàng)作的《中國石拱橋》,了解石拱橋歷史悠久、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的特點,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設計二:

    橋是大地上最真實、最親切的形象,它總是那樣的平凡又像是沒人關心似的,從溪流的這一邊跨搭到那一邊,經(jīng)受千人踩踏,暴洪沖刷,堅貞的挺立是它不變的形象。以上是文人騷客筆下的橋。而橋梁專家茅以升筆下的橋又該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中國石拱橋》。

    設計三: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我們的祖先有不少杰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石拱橋的建設成就就令世人贊嘆不已。今天。我們學習《中國石拱橋》,看看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茅以升是怎樣向讀者介紹“中國石拱橋”的。

    二、辨析文體,引導學生把握說明文的文體特征

    1、教師分發(fā)文字資料,資料內容如下:

    荷情萬種

    拙政園,擷山川之靈秀,為世人所鐘情,不愧為蘇州園林之冠。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為世人所敬仰,不愧為花中之君子。

    你能想像在拙政園賞荷是多么高雅美妙的事嗎?所以,當我聽說拙政園要舉辦首屆荷花藝術節(jié)的消息時,就迫不及待地想去一飽眼福了。

    立秋過后,天還是一樣的炎熱。走在路上,我還猜度著荷花是否經(jīng)得起驕陽的虐待,可踏進園門,才隱約聽說荷花還沒有到盛放的時節(jié)。

    我略帶失望地走在小石子鋪成的曲徑上,走向了那有名的荷風四面亭。

    “蘇州好,拙政好園林。四面荷風三面水,紅裳翠蓋滿池心。炎夏愜幽尋!

    這是周瘦鵑在吟唱。

    我站在亭邊,愣愣地看著四周大片大片的荷葉。層層疊疊的綠,綠得耀眼,綠得灑脫,從四面八方把我包圍融合,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要化成一抹綠。我感受到一種清爽直逼我的肺腑,仿佛要洗去心靈的陳年的灰塵。

    這是荷風!我已經(jīng)感受到了!

    可荷花呢?我為何找不到它的影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這是周敦頤在吟唱。

    我印象中的荷花應該是玲瓏剔透的,花瓣像用淡色的紅玉雕刻而成,裊裊佇立在碧波中,纖長而高傲。它不熱烈如牡丹,也不憂傷如秋菊,它只是冷靜地思索著、展望著。

    如今,面對這么多游人的期待,荷花為何千呼萬喚不出來?難道這就是它的傲氣?

    它是君子啊,它不會去迎合別人的喜好,它只能按照自己的原則辦事。

    荷花美得超然,但不孤芳自賞,它總有開放的時間。它的美不是妖媚,不容任何侵犯。它始終牢記自己的使命:不是被人欣賞,而是奉獻果實。它愿放棄美麗而一心醞釀果實──用它的根用它的心。

    我忽然間領悟到許多,心情豁然開朗。沒賞到風姿綽約的荷花固然十分遺憾,但我的心里早已是荷情萬種。

    荷花

    盛夏,當你漫步在荷花池畔的時候,很自然地會想到宋朝詩人楊萬里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你看,那碧波蕩漾的水面上,亭亭玉立的荷花,散發(fā)出陣陣幽香,沁人肺腑;那托浮在水面上的荷葉,青翠欲滴,那滾動在荷葉上的水珠,猶如翠玉盤中的珍珠,明凈柔潤。一陣微風拂過,會使你有一種暑氣全消之感。再吟誦周敦頤《愛蓮說》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佳句,就更覺心曠神怡了。

    荷花全身是寶,用途很廣,既是食品,又是藥物,至于供人觀賞,那只不過是一種“副產物”罷了。它的地下莖——鮮藕,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各種維生素及礦物鹽等,營養(yǎng)價值很高,是一種很好的水生蔬菜;它既可生食,又可熟食,還可加工成藕粉、蜜餞和糖藕片等,既有營養(yǎng),又易消化,是婦幼老弱的良好補品。蓮子,鮮可生食,也可做湯菜、甜食或蜜餞;干蓮子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達62 %,蛋白質的含量高達16.5%,鈣、磷、鐵質及維生素B1、B2和胡蘿卜素的含量也相當豐富。荷梗、荷花、蓮蕊、蓮須中還含有各種生物堿,荷葉還是很好的包裝材料。

    如果說到荷花的藥用價值,那就更大了。荷花的各部分都可入藥。蓮須,有固腎的功能;蓮子,有收斂鎮(zhèn)靜之用;蓮蕊,有清心、利尿、降壓降煩之效;花托、花瓣,有活血祛痰之妙;花蒂(葉中央近葉柄部分)能清暑利尿……

    荷花在我國的長江、珠江流域栽植較多,黃河流域也有分布。就品種而言,荷花約可分為三大類,四十余種。其中花藕和花香藕等品種是以向人們提供鮮藕著稱;湘蓮和向日葵蓮等品種,則是以向人們提供蓮子而聞名;而花中君子和水花魁等品種,則是專供人們觀賞的。

    蓮藕,雖然一生都在水中,但對水的深度卻有一定要求。一般生長初期,以三至五寸為宜,生長后期,一般可控制在一尺左右。在蓮藕的枝葉長出水面以后,一旦風折葉柄,水就會從莖管灌入,使整株蓮藕爛掉。因此,蓮藕的生長發(fā)育還與風力大小有關。

    2、要求學生粗讀兩篇文章,并感知它們的區(qū)別。

    學生談閱讀的感受,只要能談到一兩點就行。

    明確:

    兩文同樣寫荷花。但《荷情萬種》是一篇記敘文,兼有抒情、議論。記敘自己去拙政園賞荷的經(jīng)過,對荷的描寫和體驗極有層次,先寫荷風,續(xù)寫荷的精神,并巧妙引用古文增添色彩。

    《荷花》分別介紹了荷花的觀賞價值、食用價值、藥用價值及荷花的分布狀況、品種,最后介紹了荷花的生長與水深、風力有關。觀賞價值突出其形體美、情態(tài)美。食用價值突出強調鮮藕、蓮子,略寫了荷梗、荷花、蓮蕊、蓮須。藥用價值突出荷花的各個部分,這是我們讀者所不了解的。全文語言平實,知識性強,是一篇說明文。

    3、教師簡介說明文的文體特征。

    說明文是客觀地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人以知識:或說明事物的狀態(tài)、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說明事物特點和闡明事理是說明文的兩種類型。

    三、朗讀課文,初步把握文意

    1、多媒體顯示趙州橋、盧溝橋圖片,聲屏顯示配樂朗讀。

    2、教師提示需要積累的詞語。

    多媒體顯示:

    四、了解說明對象,把握對象特征

    1、教師指出說明文是給人以知識的,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介紹從文章中所獲得的知識。

    ⑴學生默讀課文,自行查找、概括。

    ⑵小組討論,要求人人發(fā)言,積極參與。

    ⑶全班交流。

    明確:

    本文是一篇介紹石拱橋知識的說明文。文章先概括介紹一般石拱橋的特點:橋洞成弧形;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xiàn)得比較早;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然后以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橋作為典型例子,來說明中國石拱橋取得的光輝成就。最后又分三點解釋了我國石拱橋取得如此輝煌成就的原因,綜述解放后我國橋梁事業(yè)的新發(fā)展。

    2、局部探究:

    ⑴請以趙州橋為例,用自己的話說說它是如何體現(xiàn)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

    Ⅰ學生齊讀第四、五段。

    Ⅱ小組討論交流。

    明確:

    中國石拱橋具有一般石拱橋的特點,即“不僅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此外,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分布廣泛,形式多樣,有不少驚人的杰作。

    趙州橋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現(xiàn)在的最古的石橋”“這座橋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一千三百多年了”表明其歷史悠久;“非常雄偉”“形狀像一張弓”“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結構勻稱”“古樸美觀”表明其形式優(yōu)美;“保持原來的雄姿”“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表明其結構堅固;“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橋”“世界上最長的石拱”,唐朝張嘉貞稱贊其“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張騖贊其“初月出云,長虹飲澗”,表明其成就突出,堪稱杰作。

    教師總結:趙州橋作為中國石拱橋的代表性橋梁,它從四方面體現(xiàn)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即歷史悠久、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成就突出。

    ⑵請同學獨立分析第六、七、八段,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多媒體顯示:

    代表橋

    歷史悠久形式優(yōu)美結構堅固

    成就突出趙洲橋最古、距今1300年年形狀像弓,拱上加拱結構勻稱、古樸美觀

    保持雄姿世界上最長,已使用1000多年,愛人先贊譽

    盧溝橋

    請四位同學依次填寫。

    明確:

    “修建于1189年到1192年間”,距今830多年,表明其歷史悠久;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相聯(lián)而成”“橋面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石柱,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tài)的獅子”“‘盧溝曉月’很早就成為北京的勝景之一”表明其形式優(yōu)美;河堤沖毀橋無恙表明其結構堅固;13世紀就聞名于世,受馬可·波羅的盛贊表明其成就突出。

    3、教師總結: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如何與其他事物區(qū)別開來?就在于這個事物的特征。要讓別人認識、了解這個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來介紹。趙州橋、盧溝橋作為中國石拱橋的代表性的橋梁,都體現(xiàn)了中國石拱橋的特征。

    五、延伸拓展

    要求學生閱讀課本P98引自《辭!穼ΡR溝橋介紹的文字,然后與課文相比,多了哪些內容?是否因此覺得課文里對盧溝橋的說明不夠全面?

    學生明確:《辭海》還提到的內容有:碑亭內有“盧溝曉月”漢白玉碑;橋東附近宛平城內建有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和紀念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旁另建有新橋等內容。

    課文里介紹盧溝橋,著重介紹了它身上體現(xiàn)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地方,如果像《辭!纺菢用婷婢愕,勢必會模糊了文章的寫作目的。

    教師總結:寫說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來寫,不能面面俱到。

    六、布置作業(yè)

    1、請理清關于趙州橋、盧溝橋的文字的說明順序。

    2、根據(jù)課文內容和插圖,畫出趙州橋的示意圖,標上相應的數(shù)據(jù)。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理解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揣摩語言,體會說明文語言準確、周密的特點;延伸拓展,便于能力的形成與提高。

    〖教學步驟〗

    一、檢查作業(yè)

    請同學展示趙州橋的示意圖,小組評議,選出最好的,進行全班交流。

    二、理解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多媒體顯示:

    說明要有順序,這是使說明內容條理化的必要條件。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說明的時間順序和記敘的時間順序相似?臻g順序,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邏輯順序,常以推理過程來表現(xiàn)。采用什么順序,主要取決于作者所說明對象的特點。說明事物的發(fā)展變化,時間順序容易表示清楚。寫建筑物的結構,離開空間順序難讓讀者看明白。說明事理用邏輯順序,正便于體現(xiàn)事理的內部聯(lián)系。

    1、學生閱讀上文,初步了解有關說明順序的知識。

    2、要求學生朗讀課文有關趙州橋、盧溝橋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說明順序。

    學生明確:作者分別介紹趙州橋、盧溝橋,說明的順序基本相同。

    以趙州橋為例說明。介紹趙州橋時,先簡單交代趙州橋的地理位置、修建時間及解放后對它進行的修整。接著用具體數(shù)字說明趙州橋的長度、寬度,引用唐朝張嘉貞的話贊美趙州橋設計施工的精巧,然后分四點對趙州橋在設計和施工上的獨創(chuàng)性及藝術價值進行具體說明。第一點是說大拱弧度大,便于車馬上下。第二、三兩點是從橋拱設計的獨創(chuàng)性方面進行說明,即“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這樣的設計使橋梁堅固耐用。第四點說橋梁與周圍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

    教師總結:課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時間、結構特征的順序來分別介紹這兩座橋的。

    三、揣摩語言,體會說明文語言準確、周密的特點

    多媒體顯示:

    1、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話里說,雨后彩虹是“人間天上的”,通過彩虹就能上天。我國的詩人愛把拱橋比作虹……

    (加粗的詞“石拱橋”“橋”“拱橋”能否替換?為什么?)

    2、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xiàn)得比較早。(“比較”一詞,去掉行嗎?)

    3、這種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

    (“不但”“而且”能否刪去?“結構堅固”“形式優(yōu)美”能否調整順序?)

    4、《水經(jīng)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加粗的詞能否去掉?)

    5、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幾乎”去掉行嗎?)

    6、(趙州橋)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最長的石橋。

    7、⑴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

    ⑵盧溝橋寬約8米(兩句對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朗讀句子,思考、體會,同桌之間交流。

    明確:

    1、不能互換。因為課文是介紹“中國石拱橋”的,所以第一句緊扣題目,使用“石拱橋”的概念。遠古時候,人們只能以神話的形式認識世界,說“雨后彩虹是‘人間天上的橋’”,這里只能用“橋”,才能跟“神話”相照應。至于“把拱橋比作虹”則緊扣“拱橋”橋洞呈弧形的特點。

    2、“比較早”程度較輕,這樣表達比較穩(wěn)妥。

    3、“不但”“而且”不能刪去,如果刪去后,它們之間的關系就變成了并列關系。先說外觀,再說功能,符合人們的認識邏輯。并且對于橋來說,其實用價值遠遠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調整順序。

    4、“大約”“可能”都表示不確定,只是推測的情況!坝杏涊d的”使發(fā)言的根據(jù)增加可靠性。

    5、“幾乎”強調了石拱橋分布范圍廣,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jīng)]有石拱橋的可能。

    6、“當時”是從時間上限定,“可算”是從程度上限定。這樣才更符合實際情況。

    7、兩句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一座50多米長的趙州橋,能精確到0、01米,這是多么準確的說明!凹s”表示盧溝橋的橋寬不是剛好8米,這表現(xiàn)了作者實事求是的寫作態(tài)度。

    教師總結:說明文的語言有準確、嚴密的特點,綜觀以上例句,可以發(fā)現(xiàn)本文:使用數(shù)字準確;沒辦法用準確數(shù)字的,就用表示估計的數(shù)字;對暫時還無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測的語言來表達;恰當?shù)厥褂孟拗菩缘脑~語,使表達的意思趨于準確。因此,我們學習說明文語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準確”二字。

    學生找語言準確、嚴密的例子在班上交流。

    四、課堂小結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目的是讓讀者了解中國石拱橋的有關知識。學習本文,須了解說明對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說明順序,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揣摩語言,把握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既接受科學知識的熏陶,又學到寫作說明文的技巧。

    五、課堂練習

    1、教師分發(fā)文字資料,內容如下:

    竹子

    竹子這個家族非常龐大。在我國就有250個成員,常見的有毛竹、苦竹、方竹、鳳尾竹等十多種。正像菱角不都是兩個角的,還有三個角、四個角、無角的一樣,竹子家族中的每一個成員,不論在形狀和“脾氣”上都有一定的差別。

    其中最重要的是毛竹。它的軀干又圓又粗,魁梧而高大,可謂這個家族中的“大丈夫”,它生性喜酸,專愛生長在肥沃酸性土壤中。毛竹具有堅韌、富有彈性等優(yōu)點。因而對人類的貢獻也最大,現(xiàn)在家庭中的許多竹制家具都是用它做成的。它還可以供建筑之用,甚至可用來代替鋼筋,用于尺寸不大的混凝土構件中。

    ⑴本文的說明對象是。

    ⑵文中,能概括毛竹軀干特點的四個詞是、、、。

    ⑶文中提到菱角,是為了說明。

    ⑷簡要分析文中加粗字“在我國”三個字的表達作用。

    2、學生仔細閱讀文章,并思考題目。

    3、選四位同學交流,其余同學評價。

    明確:

    ⑴說明對象是竹子。

    ⑵能概括毛竹軀干特點的四個詞是圓、粗、魁梧、高大。

    ⑶提到菱角是為了說明竹子家族中的每一個成員,不論在形狀和“脾氣”上都有一定的差別。

    ⑷“在我國”三個字準確地指出“竹子有250個成員”的范圍,使句意更準確;去掉后,會使人誤認為全世界只有250個品種,與客觀事實不符。

    六、布置作業(yè)

    1、介紹當?shù)刈钣写硇缘慕ㄖ,要求抓住主要特征,按照一定的順序說明。

    2、閱讀課本P98陳壽儒的《夜宿盧溝》,思考以下問題:

    ⑴《夜宿盧溝》主要寫的是什么?

    ⑵它與課文里對盧溝橋的介紹相比,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參考答案:

    ⑴《夜宿盧溝》主要寫的是觀賞盧溝曉月時的情景。

    ⑵作者描寫的重點是月光和橋下的流水,最后才烘云托月般落到盧溝橋本身,有了前面的渲染,盧溝橋給讀者留下美麗動人的印象。這與課文里基本上是平實的介紹大不相同。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一、寫作活動設計

    1、你走過的一些橋,也許只是“步石”橋、獨木橋,也可能是高大堅固的鋼筋混凝土橋,可能已經(jīng)有些年頭,也可能新修建不久。不管怎樣,它們都各有作用,在構造及建筑材料上各有特色,請仔細觀察它們,并了解、搜集有關它們的修建情況等資料,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介紹性文字。

    提示:要求寫成說明性的文章,不要在有關橋的故事、對橋的感情的抒發(fā)上多費筆墨,語言應簡明、準確。

    2、面對四通八達的立交橋,司機、行人都感到無所適從,試就家鄉(xiāng)城市里某座立交橋寫一篇“司機指南”式的短文,400字左右。

    3、請以“我家鄉(xiāng)的××橋”為題,寫兩篇不同體裁的文章:一篇寫成記敘文,一篇寫成說明文。

    (提示:本單元從學習記敘文轉到學習說明文。“把握區(qū)別,注意關聯(lián)”是本課的教學任務之一。這一道:“同題異體”的作文題就是本著這一目的設計的。寫記敘文,要根據(jù)記敘的要素,以“××橋”為線索,展開對與“××橋”有關的人和事的敘述,重點是記敘與橋有關的事情。寫說明文,應抓住“××橋”的特征,介紹其“位置”“修建年月”“構造”“結構特征”等,也可以簡單介紹與橋有關的人或事件。語言要求簡潔、準確、嚴密)

    二、實踐活動設計

    1、設想未來的橋是什么樣子的,畫出來,先分組交流,然后每組推選一位代表面向全班匯報。

    提示:對未來橋的設想是建立在對目前的橋存在哪些不足與缺陷的認識基礎上的,所以可以先討論現(xiàn)在的各種類型、各種用途的橋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然后再暢想未來的橋是什么樣子。

    2、課外搜集古今中外著名的橋的資料,然后從不同角度(如結構、功能、建筑材料等)對它們進行分類,并選擇一些有特色的橋給它們建立小檔案。

    三、開放性探究

    1、比較閱讀下面的文段,按要求答題:

    [甲]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間。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lián)成一個整體。由于各拱相聯(lián),所以這種橋叫做聯(lián)拱石橋。永定河發(fā)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橋面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石柱。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tài)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

    [乙]我看到一條橫江索橋。橋很高,橋索由麻繩、竹篾編成?缟先,橋身就猛烈擺動,越猶豫擺動就越大。在這樣高的地方偷看橋下會神志慌亂,但這是索橋,到處漏空,由不得你不看。一看之下,先是驚嚇,后是驚嘆,腳下的江流,從那遙遠的地方奔來,一派義無返顧的決絕勢頭,挾著寒風,吐著白沫,凌厲銳進。我站得這么高還感受到了它的砭膚冷氣,估計它是從雪山趕來的吧。但是再從橋的另一邊看,它化作許多亮閃閃的河渠,改惡從善。人對自然力的馴服,干得多么爽利。如果人類干什么事都這么爽利,地球早已是另一副模樣。

    ⑴甲、乙兩文都是寫橋,但文體不同,甲文是,乙文是;兩文側重點也不同,甲文重點是,乙文重點是。

    ⑵甲、乙兩文都寫到水的猛烈,但目的不同,甲文是為了,而乙文是為了;兩文寫水的語言風格也不同,甲文語言,乙文語言。

    ⑶從表達方式上看,甲、乙兩文都運用

    、,但是甲文主要運用的是,乙文還運用了

    ⑷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方法是。這段話所運用的說明方法是,其作用是用來展示盧溝橋的。

    2、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萬人大禮堂,里面寬76米,深60米,中部高33米,體積達86000立方米,像一座大廈。但是由于設計師們處理得巧妙,走進大禮堂的人放眼一望,從屋頂?shù)降孛,上下渾然一體,并不感到怎樣空曠。屋頂是穹窿形的,天花板上縱橫密排著近500個燈孔。燈光齊明的時候,就像滿天星斗。頂部的中心掛著紅寶石般的五星燈,燈的周圍是70條瑰麗的光芒線和40瓣鎦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著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在它的外圍,有三環(huán)層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燈槽,同周圍裝貼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觀。

    大禮堂呈橢圓形,有兩層挑臺像兩彎新月,圍拱著主席臺,使大禮堂成為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的整體。兩層挑臺連地面共3層坐席,有9600多個席位。禮堂的主席臺像個小會場,能容納300多人。

    ⑴這個文段說明的重點是,它按照的結構方式來寫,大禮堂在建筑上最突出的特征是

    ⑵文中的“從屋頂?shù)降孛妗蹦芊窀某伞皬牡孛娴轿蓓敗,為什么?/p>

    ⑶文中畫線部分采用的兩種說明方法是。

    ⑷從表達方式看,這段文字以說明為主,兼用了

    〖參考答案〗

    1、比較閱讀下面的文段,按要求答題:

    ⑴說明文散文(記敘文)說明橋的特征從對橋的描寫生發(fā)出對自然對人生的慨嘆

    ⑵說明盧溝橋的結構堅固抒發(fā)作者的思想感情客觀、平實富有激

    ⑶說明記敘描寫說明議論

    ⑷擬人、排比摹狀貌工藝精美

    2、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⑴禮堂的規(guī)模和燈飾先總后分規(guī)模大、設計巧

    ⑵不能改,如改,則與本選段的說明順序不相符。

    ⑶列數(shù)字、打比方

    ⑷描寫

    【備課資料】

    一、課文解讀

    1、談談《中國石拱橋》中的描寫

    《中國石拱橋》是一篇說明文。它主要向讀者介紹中國石拱橋的形式、結構、成就和發(fā)展等方面的知識。在表達方式上,它以說明為主,適當穿插少量的描寫。如文章概括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特征,接著花費大量的筆墨列舉了趙州橋和盧溝橋兩座橋(一座是獨拱石橋中的佳作,一座是聯(lián)拱石橋中的典范),具體生動地介紹了我國石拱橋有著悠久的歷史、優(yōu)美的造型、堅固的結構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在描繪獨拱石橋的形態(tài)和盧溝橋兩旁石欄石柱上石獅子神態(tài)時,只寥寥幾筆。這些描寫是以說明文為依托,服務于文章中心,體現(xiàn)了說明文文體的特點。

    文中的描寫狀物采用的是引用、擬人的方式進行的。如:在形象說明趙州橋優(yōu)美造型的時候,引用唐朝張NFEAF的話“初月出云,長虹飲澗”;在摹寫盧溝橋石柱上獅子時,“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運用擬人的手法表現(xiàn)了它們的不同姿態(tài)。這些引用、擬人的描寫方法增添了文章的文采,使說明語言生動形象。

    2、《中國石拱橋》的說明方法

    橋梁專家茅以升的《中國石拱橋》一文,成功地運用多種說明方法,為讀者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⑴打比方。如“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橋洞不是普通的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橋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

    ⑵舉例子。作者為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列舉了趙州橋和盧溝橋兩個例子。趙州橋是獨拱石橋的代表,盧溝橋是聯(lián)拱石橋的代表,且兩座橋都世界聞名,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⑶分類別。如趙州橋:“這座橋的特點是:

    ①全橋只有一個大拱……

    ②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

    ③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④全橋結構勻稱……”分類說明,條理清楚,使讀者對趙州橋的結構特點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⑷引用。如引用《水經(jīng)注》里的“旅人橋”,說明我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引用唐朝張嘉貞的話“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說明趙州橋設計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張騖的贊語“初月出云,長虹飲澗”,說明趙州橋形式優(yōu)美,等等。這些引用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⑸列數(shù)字。有概數(shù)、確數(shù)之分,給人以準確鮮明的印象。

    ⑹摹狀貌。如“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庇媚詈团疟鹊氖址,描繪石刻獅子的“千態(tài)萬狀”,說明了盧溝橋的優(yōu)美裝飾,突出了橋的形式美。

    ⑺作比較。如“永定河發(fā)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從沒出過事……”以盧溝橋與兩岸河堤相比較,充分說明了盧溝橋十分堅固。

    3、談談《中國石拱橋》(張壽康)

    《中國石拱橋》是一篇復雜的說明文。這篇文章主要是舉例說明石拱橋的特點,說明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結構,另外對石拱橋還有些歷史性的說明和描敘。我這篇示例性的文字,想就“為什么要寫《中國石拱橋》?這篇文章的材料來源,《中國石拱橋》是怎樣寫的”這三個問題說一說。

    1979年暮春,我正留意說明文的特點、寫法等問題,重讀了《中國石拱橋》,查閱了1962年3月4日發(fā)表在《人民日報》的初稿。為了進一步了解《中國石拱橋》的寫作意圖和寫作過程,我兩次拜訪了茅以升先生,向茅老請教,交談了有關寫作《中國石拱橋》的問題,我也向茅老談了我對茅老寫《中國石拱橋》的一些理解。茅老表示希望我寫成文章。后來因瑣務自牽,文章一直沒有寫。今年春天見到茅老時,我也難于提起這件事,F(xiàn)在想來,同茅老的幾次談話,對我極有教益,對寫這篇示例是十分具有啟發(fā)性的。

    茅老是著名的橋梁專家,對祖國的橋梁事業(yè)做出了重大貢獻。他熱愛橋梁的建設事業(yè),又極重視科學普及工作。由于有這樣的獻身祖國科學事業(yè)的精神,數(shù)十年來一直勤奮學習,研究橋梁科學。他對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極有研究,正在編寫《中國橋梁史》,認為“在當時的世界上,我國的科學技術是領先的;在科學技術的競賽場上,我國是得過錦標的!被谶@種思想,茅老寫了《橋話》,寫了《中國石拱橋》。上述的思想也正是《中國石拱橋》這篇說明文的中心“說明我國的石拱橋具有光輝的科學成就,表現(xiàn)并歌頌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想來源。這就是茅老為什么要寫《中國石拱橋》的用意?梢妼懞靡黄恼,總要熱愛所寫的事物,對所說明的事物有深厚、真摯的感情。讀文章和寫文章都不能忽略這種似乎在文章之外的思想感情,因為這是寫好一篇文章的基本的一點。

    茅老是具有求實精神的。他閱讀有關橋梁史的浩繁的書籍,進行調查研究,忠于史實;他還親自考察過趙州橋、福建的洛陽橋等許多座石拱橋。他還十分愛好文學,有很高的文學素養(yǎng),認為“文學中有科學,科學中有文學”。因此,他積累了大量的古代詩文和歷史典藉中記載和描繪橋梁的語句。就在石拱橋的研究中,他不僅研究了《中國石拱橋》中所寫的橋,還研究了蘇州的寶帶橋、吳江縣的垂虹橋、江西省南城縣的萬年橋、北京頤和園的玉帶橋和十七孔橋等許多座石拱橋。茅老雖寫的只是《中國石拱橋》一篇文章,但是他掌握的豐富的研究資料和對橋梁的深堪的研究,都是寫《中國石拱橋》的材料基礎?梢妼懸黄f明文是不容易的,要下功夫去調查、研究所寫的事物,要有求實精神,要進行深入的考察,這樣才能保證說明文的科學性,才能給人以正確的知識。這是我要談的第二點。

    第三點談這篇文章是怎樣寫的。這要從兩個方面來說。首先是有了大量的準確的資料,采取怎樣的寫法才能把石拱橋說清楚。我覺得《中國石拱橋》的整體布局是一種總分結構,也就是由一般到個別、由總括到分述的結構。

    開頭一段是極好的“入話”,留在下面說。下面“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xiàn)得比較早。這種橋不但形式優(yōu)美,而且結構堅固,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發(fā)揮作用”這一段,說明了世界橋梁史上所有的石拱橋的一般特點。這是總的方面。入后即說到個別: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再往下說,又以中國的石拱橋為總的方面,以傳統(tǒng)的石拱橋和解放后新建的石拱橋為分的方面(兩方面)進行說明。這是寫《中國石拱橋》的總的思路。

    在總分的整體結構中,包含了幾個結構的構件。舉例說,寫中國傳統(tǒng)的石拱橋的時候,又是一個總分結構(構件)。即以傳統(tǒng)的中國石拱橋為“總”,“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附近的盧溝橋”,這一句就又把文章一分為二,話分兩頭,并列地去說明趙州橋和盧溝橋。這種寫法使文章言之有序,條理井然。又如,在說明趙州橋的時候,文章用了“時間延續(xù)”的結構樣式(構件)(“趙州橋橫跨洨河上,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古代石拱橋……恢復了青春”一段)和“空間排列”的結構樣式(“趙州橋非常雄偉”,以下由長、寬談橋的設計,到“人不知其所以為”)。至于說明趙州橋的“四個特點”的部分則是屬于“事理說明”的并列結構樣式了。我們說這篇文章是“復雜的說明文”,這也表現(xiàn)了復雜的一面。我覺得這種說明和分析,對閱讀和寫作說明文有好處,這也正是現(xiàn)代文章學要研究的重要問題。以上說的是一個方面,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其次,是怎樣把說明文寫得生動些。這就要靠積累的材料和文學修養(yǎng)了。開頭一段“入話”,是用了描敘的語言表達方式的,如“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用了比喻,以下又引了我國詩人愛把拱橋比作虹的形象詞語。古人常把橋比成“虹”“龍”,比如唐杜牧的《阿房宮賦》里就有“長橋臥波,未云何龍”的句子。文章在以下的幾部分里,有時插入對橋的歷史性評價,有時引用古人詩文的描繪語句。如引唐張嘉貞和馬可·波羅的話就是評價,而引用《水經(jīng)注》中記的旅人橋和唐朝張騖的“初月出云,長虹飲澗”,就是形象描繪。這些引用,不僅使文章有橫有縱,豐富多彩,而且增加了說明文字的知識性和生動性。至于文章中對石刻獅子的直接描寫,就更富有形象性了。茅老寫科普文字十分認真,“當他寫科普通文章時,每次脫稿都要經(jīng)過多次的修改,句斟字酌,深怕寫得不夠通俗,不夠生動。有時為了把一個復雜的思想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表現(xiàn)出來,他常常深夜在床上翻來復去地思索,直到找到了一個比較滿意的表達方式,才允許自己入睡!蔽覀儚摹吨袊皹颉愤@篇里也完全能體會出茅老在詞、句、章法方面的精巧的表達。我們閱讀這篇文章是不能忽略這一點的。

    最后想談談,這篇文章在編入語文課本時,刪掉了不少材料和語句,如果跟《人民日報》初發(fā)表時的原文對照一下,我覺得有些東西可以作為閱讀這篇文章時的參考材料。現(xiàn)在用補注的方式寫在下面:

    ⑴原文第一段是:“石拱橋是以石拱為骨干而修成的橋。拱是彎曲的梁,梁是跨河越谷的橋身,橋身雖是彎曲的,但它上面的結構形成平坦的橋面,面上鋪路就可走人行車。石拱就是用石頭塊拼砌成的拱,石拱橋就是全用石塊造成的橋。”這一段判斷、說明十分準確,讓人對石拱橋有一種整體的認識。

    ⑵“《水經(jīng)注》中‘谷水’條提到一座旅人橋,說:‘橋去洛陽宮六七里,悉用大石,下圓以通水,可受大舫過也。’這座橋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記載最早的石拱橋。但在洛陽發(fā)掘出的一座周末的‘韓君墓’,墓門上就留有石拱,可見在旅人橋前,可能有更早的石拱橋!

    ⑶“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他的游記中提到盧溝橋時說:‘在這條河上,有一座很好看的石橋,在世界上也許是獨一無二的!

    ──選自《文章叢談》,知識出版社1982年版

    二、時文超市

    我是橋

    吳小紅

    不管走到哪里,橋總是給我太多的感觸。我愛望著那些石頭的、木質的、水泥的、鋼鐵的橋身,俯瞰著湯湯流水對橋墩的沖刷,撫摸著橋被風霜剝蝕的痕跡,印入我腦海中的總是它那蒼老的面容。歲歲年年佇立不動的橋啊,跨越著高山峽谷,連接著江河天塹,把許許多多知名或不知名的、平凡或不平凡的人送向遠方,而自己卻面對一方不變的天地,任憑自然的風雨和歲月的滄桑消磨著青春。我明白,橋之所以讓我感動,是因為它和教師有太多相似的地方。

    教師的事業(yè)不是鮮花,甚至不是綠葉。鮮花是令人艷羨的,綠葉是令人敬仰的,它們的事業(yè)充滿著詩意與輝煌。金秋時節(jié)驕傲地懸掛在枝頭的果實,就是對鮮花綠葉最好的饋贈。教師的事業(yè)是橋的事業(yè),請看:在學生滿堂的教室里,教師是知識之橋;在循循善誘的教誨中,教師是心靈之橋;在風云變幻的人生舞臺上,教師是靈魂之橋。就像橋只是前進途中的一個部分一樣,教師只是文明傳遞中的一個過程;就像到達目的地的人也許會忘了橋的存在一樣,許多輝煌成果中教師的勞動可能被忽略;像許多教師本可以成為科學家、思想家、藝術家一樣,橋本身也許可以成為令人嘆為觀止的大廈,成為令人仰止的豐碑,成為美麗如畫的園林,但它什么也不是,只是一座橋,永遠固守著同一片藍天,扎根于同一片黃土,遙望著迷人的遠方,不斷重復著自己的故事。啊,橋啊,橋也有心嗎?

    是的,我知道,風雨中不堪重負的時候,橋在呻吟;滾滾人流涌過橋身的時候,橋在吶喊;當人們擁抱遠方燦爛云霞的時候,橋在期待;當人們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的時候,橋有寂寞;當人們在遠方享受陽光的時候,橋有失落;當人們懷抱鮮花徜徉的時候,橋有歡樂;當人們經(jīng)過橋去尋找新的風景的時候,橋有驕傲……是的,我知道,在學生與知識之間,教師是橋;在現(xiàn)在與未來之間,教師是橋;在現(xiàn)實與夢想之間,教師是橋;在物質與精神之間,教師是橋。是的,我知道,學生知識的飛躍,需要教師的橋;祖國事業(yè)的飛躍,需要教師的橋;人類文明的飛躍,需要教師的橋。那么,就讓我們做一座橋吧,植根于祖國的土壤,肩負著人民的重托,承擔著學生的希望,默默地奉獻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心血。當學生成為遠方豐碑的時候,當祖國成為世界豐碑的時候,當文明成為人類豐碑的時候,你、我、他,我們將成為一道絢麗的風景!

    提示: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抒發(fā)一個教師甘為人梯、甘為人橋的奉獻精神,語言形象生動,意蘊豐厚,特別是排比句的運用達到一種爐火純青的境界,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可把本文與《中國石拱橋》進行比較,引導學生把握說明文的文體特征與語言特征,為這兩個單元的說明文學習打下基礎。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