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武原中學 朱益群
【教學目標】
1、開闊文化視野,積累有關戰(zhàn)爭的歷史知識和文學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資料信息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提高對戰(zhàn)爭的認識,培養(yǎng)熱愛和平的情感和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
1、學會利用圖書館和互聯(lián)網(wǎng)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通過活動,提高對戰(zhàn)爭的認識。
【課前準備】
1、推薦學生觀看戰(zhàn)爭影片《南京大屠殺》、《最長的一天》、《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
2、向學生介紹幾本關于戰(zhàn)爭的書籍,提供有關網(wǎng)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確定選題
本次活動共分為四個專題:
“硝煙彌漫的歲月”(中國近現(xiàn)代戰(zhàn)爭)
“動蕩不安的地區(qū)沖突”(伊拉克地區(qū)熱點問題)
“文學與戰(zhàn)爭”
“尋找家鄉(xiāng)的戰(zhàn)爭印跡”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任選其中一項作為自己的研究專題。同一專題的同學組成一個活動小組,以3~5人為宜,自主選出自己的組長。在組長的帶領組織下,制定本小組的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要切實可行,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
二、明確活動的評價方法
(評價方法由教師、學生一起制定。)
三、搜集、整理資料
組長起到組織與協(xié)調(diào)的作用,各小組認真展開活動。
活動中,每個人既要展開獨立的研究,又要與本組其他組員及時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形成本小組的研究成果(活動時間大致為兩周)。
活動中,學生要將搜集到的資料及活動過程記錄及時存檔,以備老師、同學評價時使用。
四、小組活動
搜集資料的活動大多放在課外進行。
第二課時
〖明確要求〗
各小組選出參賽選手,展示本組的活動成果。
成果鼓勵豐富多彩,可以講故事、編劇本,也可以展示搜集的資料、圖片,還可以制作課件或編輯手抄報等等,只要有利于展示自己的成果即可。
選出一名主持人、三名評委(也可聘請歷史老師做評委),進行知識、能力競賽。
〖競賽活動〗
一、講述故事
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黃繼光堵槍眼;
劉胡蘭寧死不屈;
狼牙山五壯士,面對敵人,毫不畏懼,英勇獻身;
新四軍北撤澉浦之戰(zhàn);
老英雄呼延灼勇敵金兵。
二、知識搶答
每小組派一名參賽選手,分輪進行。
(各小題,均由主持人事先從其他學生上交的材料中選擇準備。)
第一輪:必答題。
參賽選手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作答,答對1題得10分,超時或答錯均不得分。
第二輪:搶答題。
當主持人讀完題宣布“開始”時,第一位舉手的優(yōu)先答題。第一位選手答不正確或答不完整,其他兩位選手可進行補充,答對得10分,超時或答錯不得分,題目作為觀眾題。
第三輪:風險題。
設置10分、20分、30分等分值不同的題目,讓選手選題回答,若答對即得相應的分數(shù),若答錯則扣掉相應的分數(shù)。
如:
1、根據(jù)英雄人物,說出作品的名稱及作者;
2、出示一首軍歌,說出歌曲的詞曲作者及時代背景;
3、給出一段歷史資料,說明是哪一次戰(zhàn)役;
4、給出影視片名,說出本次戰(zhàn)役的名稱及交戰(zhàn)雙方。
三、文化展示
1、背誦詩詞:
每背出一首10分,越多越好。
如:《從軍行》(王昌齡)、《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七律·長征》《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毛澤東)、《假使我們不去打仗》(田間)
2、說出成語:
每說出一個3分,越多越好。
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草木皆兵、馬革裹尸、烏合之眾、四面楚歌、揭竿而起、打草驚蛇、用兵如神、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勝敗乃兵家常事
四、口語交際
談對戰(zhàn)爭的認識及感想。
1、五十年后,如果再發(fā)生戰(zhàn)爭,將會出現(xiàn)怎樣的情景?出現(xiàn)哪些新式武器?
2、你認為將來的世界是否會有永久的和平?怎樣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和平?
【學生評價】
活動過程中,評委對選手回答的問題可進行簡要評析。
活動結束時,評選出競賽各獎項(如“優(yōu)勝獎”“風尚獎”“口才獎”等)。
【活動小結】
本次活動,大家搜集了許多關于戰(zhàn)爭的歷史、文學知識,對戰(zhàn)爭有了更深理解,提高了對戰(zhàn)爭的認識,培養(yǎng)了熱愛和平的情感和社會責任感;顒又校餍〗M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團隊精神得到增強。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 返回綜合性學習·口語交際 世界何時鑄劍為犁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