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第六十八中學 王立輝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文言詞語,增強文言語感。
⑵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知人論事,便于理解作者豐富而細威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
重視誦讀,在朗讀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學生的自學及品位古文語言能力。
3、情感目標:
感受北方宜人的早春景色,讓學生關注身邊的一草一木,感受大自然給自已的恩賜。
【教學重點】
熟讀課文,理解文意。
體會本文白描,擬人,比喻的寫作手法及寫作技巧。
體會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在翻譯過程中注意翻譯技巧。
學習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點生動傳神地進行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門,我國的南方,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前面我們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覽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與范仲淹相伴,登臨岳陽西北的岳陽樓;在歐陽修的指引下,觀賞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今天,我們將“揮師北上”,看看北京東直門的滿井一帶以有什么好看的景致,看一看作者袁宏道是如何描寫我們北方獨特的早春景色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1、介紹作者。
2、介紹寫作背景。
3、教師明確:本文是一則游記。并介紹游記的具體知識。
(1、2由學生根據(jù)預習向其他學生介紹,如有遺漏之處教師補充,重點的地方教師再次強調(diào)。如作者的相關知識,教師可采取提問的方式。)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找三個學生讀,每人一段,讀完后其他學生找毛病并糾正錯誤讀音。最后教師明確并選擇重點字及其讀音板書。
2、教師領讀。注意:節(jié)奏停頓:讀音:語調(diào)的輕重緩急:作者的感情。
3、學生自己讀。(限制時間,大約4~5分鐘)(要求:讀熟)
四、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注釋及工具書,翻譯文句。整體感知文意
(限制時間。約7~8分鐘,因為課下提前布置了預習作業(yè)──翻譯全文)
活動方式:小組之間討論交流,解決疑難問題,教師巡視,酌情指導并注意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在討論完后,教師有針對性的逐段明確。特別強調(diào)的是翻譯技巧。
如: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出于匣”=“于匣出”
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于山石草木之間瀟然”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拔粗病保健拔粗病
(“之”指代上文的“郊田之外未始無春”)
廿二日天稍和,(吾或我)偕數(shù)友出東直……
柔梢披(于)風
五、理清行文思路,整體感知文意
活動方式:
要求概括出每段寫的是什么。
小組討論后自由發(fā)言。
教師適時引導并板書。
六、品讀課文,體會作者寫景妙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學生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將之在腦海中呈現(xiàn)出一副畫面,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體會文章意境。
活動方式:
一兩分鐘思考后,選兩三個學生自由發(fā)言,其他學生補充,之后教師稍加點撥。
2、同學們認為作者寫咱們北方特有的早春景色寫的怎么樣?那你認為作者寫的好在那里?
活動方式: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從修辭及白描角度給予適當提示。
學生從文中找出相應句子。
白描方面教師從以前學過的知識引(同時也復習了舊的知識)。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其表達效果。
3、自讀課文,體會這篇篇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想感情?
活動方式:
討論后自由發(fā)言。
(大部分學生會回答:表達的是作者熱愛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這時教師要注意聯(lián)系作者的寫作背景從作者在官場感到孤獨以及對城市,官場的厭棄方面加以引導。要求學生找出相映語句并加以說明。
教師引導學生品味“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焙汀胺虿荒芤杂螇櫴,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
最后教師明確。并點明文章中心。
七、要求學生談自已學完本課后的收獲,之后教師對本課的重點知識加以提示并強調(diào)
如:
重點字及讀音。
幾個特殊翻譯技巧。
白描、比喻、擬人等修辭格的運用。
本文的感情。
八、作業(yè)布置
【板書】
城中“余寒猶厲”(欲揚先抑,反襯,對比)
總:滿井全景(一望空闊)
滿井游記郊田有春
分:水、山、柳、麥、人、鳥、魚
寄情山水,抒寫性靈(自嘲,自傲)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