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夏鎮(zhèn)第二中學 劉厚臣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了解作品的藝術特點。
3、培養(yǎng)初步閱讀和欣賞戲劇文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辭手法、象征手法,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2、理解文章語言所包含的深意。
【教學方法】
1、聽──讀──賞──讀:
讓學生在回環(huán)往復的讀書中,體悟、理解。
2、課堂討論:
培養(yǎng)學生閱讀欣賞能力,形成朗讀、思維、說話多維交流。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民俗導入
每年農歷端午,我們都會劃龍舟、吃粽子,同學們知道為什么會有這一風俗習慣嗎?為了紀念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郭沫若的戲劇作品《屈原》,走進這位偉大詩人的內心世界。屈原正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呼喚風、雨、電,那他期盼的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郭沫若的《雷電頌》。
二、簡介
1、偉人掠影:
屈原(約前339~約前285)名平,戰(zhàn)國時楚人。出身貴族,曾做左徒、三閭大夫,懷王時,主張聯(lián)齊抗秦,選用賢能,但受貴族排擠不見用,遭靳尚等人毀謗,被放逐于北,于是作《離騷》表明忠貞之心;頃襄王時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讒言而流放至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其忌日成為后人紀念他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重要作品有《離騷》、《九章》、《天問》等,對后世文學影響極大。
郭沫若,現(xiàn)代著名作家,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
2、寫作背景及意圖:
《屈原》寫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戰(zhàn)爭的相持階段,半壁河山淪于敵手,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悍然發(fā)動“皖南事變”。他從抗戰(zhàn)的現(xiàn)實斗爭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聲和時代的責任,又從往昔的歷史回顧中汲取著斗爭的力量與澎湃的詩情。
郭沫若面對這樣的政治現(xiàn)實義憤填膺,創(chuàng)作了歷史劇《屈原》,以批判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tǒng)治,展示了現(xiàn)實世界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愛國與賣國的尖銳斗爭。起到了“借古諷今,古為今用”的作用。
《屈原》在當年國民黨統(tǒng)治的中心──重慶上演,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尤其是“雷電頌”一幕中的獨白,激起過許多愛國者的共鳴。
三、整體感知
1、課堂范讀:
播放《雷電頌》的朗誦帶。要求學生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語段所使用的語氣、語調、語速。
2、你覺得本文在氣勢上有何特點?
明確:激澎湃,氣勢雄渾。
3、模仿朗讀:
根據(jù)剛剛所聽到的錄音,仔細揣摩語氣、語調、語速,自由朗讀全文。
4、結合課文背景,根據(jù)你的理解,談談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思想感情。
明確:課文的內容可分為兩個大的方面。
第一層:(從“風!你咆哮吧!”到“把這包含著一切罪惡的黑暗燒毀了吧!”)詩人呼喚與歌頌風雷電這些偉大的自然力,表達了對黑暗的憤激和對光明的禮贊與向往。
第二層:(從“把你這東皇太一燒毀了吧!”到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來抨擊昏庸腐朽的當權者。
四、品味探究
1、討論:
《雷電頌》既然是屈原的內心獨白,那么我們就能夠從這些話中讀出屈原的內心世界。請找出你最感興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讀給大家聽,并說說這里寫出了屈原怎樣的內心情感。
注:要求其他同學對發(fā)言同學的朗讀及分析分別給予評價,教師可加以點撥,如:
⑴“風,你咆哮吧!咆哮吧!盡力地咆哮吧!”
這幾句對風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對風的急切的渴盼!風即是改變黑暗的變革力量,對風以及后面的雷、電的呼喚實際也就是對變革現(xiàn)實的偉大力量的呼喚。朗讀時應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⑵“發(fā)泄出無邊無際的怒火,把這黑暗的宇宙,陰慘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電,你這宇宙中的劍,也正是,我心中的劍。你劈吧,劈吧,劈吧!把這比鐵還堅固的黑暗,劈開,劈開,劈開!”
一連串的反復,“爆炸了吧!爆炸了吧!”、“劈吧,劈吧,劈吧!”、“劈開,劈開,劈開!”一個比一個強烈、一個比一個堅決,我們朗讀時語氣應不斷加快、加重,以表達屈原想要沖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斷的決心。
⑶“火,你在天邊,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這熊熊地燃燒著的生命,我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難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嗎?”
這幾句是屈原對光明的狂熱的呼喊,表達了詩人對光明未來的熱烈向往與追求。朗讀時應把握那如火一般熾熱的感情及雷霆萬鈞的氣勢。
⑷“把你這東皇太一燒毀了吧!把你這云中君燒毀了吧!你們這些土偶木梗,你們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們只是產生黑暗的父親和母親!”
“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 深刻地指出了產生社會黑暗的根源,“土偶木!睂嶋H上就是指的世間昏庸腐朽、無德無能、欺民惑眾的當權者和官僚統(tǒng)治集團。表現(xiàn)了作者鞭撻一切污穢、橫掃一切邪惡的頑強戰(zhàn)斗精神,體現(xiàn)了他與黑暗勢力決斗到底的浩然正氣。
2、概括:
通過前邊的朗讀及對屈原內心情感的分析,你認為屈原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愛國愛民,忠貞不屈,有著浩然正氣和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的人。
3、在前面的朗讀中,我們還發(fā)現(xiàn),課文中作者將很多事物都賦予了其它的含義。歸納一下,作者究竟賦予了這些事物以什么特別的含義?這又是一種什么手法?
明確:風雷電:象征變革現(xiàn)實的偉大力量。
洞庭湖、東海、長江:象征人民群眾。
無形的長劍:指堅定的信念。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無德無能、欺民惑眾的官僚統(tǒng)治集團。
象征手法。
4、討論:
《雷電頌》這段獨白激澎湃,氣勢雄渾,作者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點拔:從句式,修辭等角度,找出具體句子體會。
明確:
A、運用擬人兼呼告,最直接最有力地表達了愛憎;
B、運用排比與反復,使句式整齊,鏗鏘有力;
C、多用短句,表達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語氣。
5、配樂朗讀:
全體學生配樂朗讀,再次體會屈原憂國憂民、英勇無畏的偉大精神。
五、拓展練習
本文與以前學過的郭沫若詩《天上的街市》相比,《雷電頌》的抒情方式有什么特點?
分析比較: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與本文的不同。
《天上的街市》是借景抒情,通過意象,隱隱流露出淡淡的憂傷,清幽、典雅、含蓄,節(jié)奏徐緩,音調和諧,想象貼切新穎,有著古典詩詞的意境和韻味,如一首小夜曲,流過人們的心田,給人美的享受!袄纂婍灐笔恰拔耆柙黾拥阶钌疃,徹底蹂躪詩人自尊的靈魂,,噴薄而出的詩!彼粌H是刻畫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筆.是屈原斗爭精神最突出的體現(xiàn),而且它使全劇主題思想鮮明地突現(xiàn)出來。這篇散文詩,想像瑰麗奇特,把屈原和風雷電融為一體,達到物我同化的境地,顯示了追求光明,毀滅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成為光明與正義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愛國者的形象。所以感情噴薄而出,不可阻擋。
六、總結
這是一篇悲壯、慷慨、激昂的抒情獨白。屈原召喚著風暴雷電等雄偉的自然力量,他與風暴雷電已完全融為一體!讓我們用自己最激越的感情,朗讀課文,走進屈原豐富的內心世界,感受這雷與電的洗禮。正義和光明的化身。痛恨黑暗,向往光明,蔑視鬼神,鞭撻一切污穢,誓與丑惡奸佞們戰(zhàn)斗到底。對風雷電的呼喚和歌頌,表現(xiàn)了他橫掃一切邪惡的頑強戰(zhàn)斗精神。雖桎梏加身,但不屈不撓,浩然正氣凜然不可侵犯,充分表現(xiàn)了忠于祖國,熱愛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屈原是正義和光明的化身,是戰(zhàn)斗不屈的戰(zhàn)士的形象。
七、布置作業(yè)
1、閱讀歷史劇《屈原》,全貌性感受作品的思想內容,寫出內容,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
2、舉辦班級朗誦會。同學們自行選取《雷電頌》中的片段進行朗誦,優(yōu)勝者給予獎勵。另:有興趣的同學還可結合《屈原》的劇情,進行話劇表演。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