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時
一、繼續(xù)分析外貌描寫,突出魯迅的形象。
1.先在文中找出描寫魯迅先生外貌的句子,然后朗讀一遍。
2.試列表比較每次外貌描寫的異同。
文中先后六次寫到了魯迅先生的外貌。
①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國人,穿一件牙黃的長衫,嘴里咬著一枝煙嘴,跟著那火光的一亮一亮,騰起一陣一陣煙霧。
②他面孔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fā)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狠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③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遞給我,小袖管緊包在腕子上。
④黃里帶白的臉,瘦得教人擔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發(fā);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胡須;左手里捏著一枝黃色煙嘴,安煙的一頭已經(jīng)熏黑了。
⑤我又仔細看他的臉——瘦!
⑥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這些外貌描寫由遠及近,從粗到細,由整體到部分,使人物形象隨著“我”的觀察和感受,逐漸豐滿清晰起來。
第①次是在遠處,在暗中,“我”無意中“望了一下”,因而形象“模糊”,只是粗線條從整體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齡、衣著和抽煙的神態(tài)。第②次是在近處,是“我”有意識地進行觀察,刻畫比較具體細致,重點描寫了人物面容和精神,形神兼?zhèn)涞乇憩F(xiàn)了人物的形象、氣質(zhì)。
第③次更近了,作者面對面地“驚異”地望著魯迅,不僅觀察更細致,而且把前兩次沒有觀察到的細微特點補寫出來。如第一次只看出長衫的顏色,這次連質(zhì)料是“羽紗”的也分辨出來了;第一次只看見煙嘴上的火花和煙霧,這次連煙嘴是黃色的、一頭已經(jīng)“熏黑”也看清了。這次還把人物的頭部和全身結(jié)合起來寫,使形象更完整清晰。
另外第④⑤6 次只突出了他身體的某一部分特征,就像一個個的特寫鏡頭。這六次外貌描寫,都抓住了魯迅“瘦”的特點。
想一想:這些外貌描寫有什么作用?
明確:突出了魯迅先生把整個生命獻給革命事業(yè)的崇高品質(zhì)和頑強意志,表達出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無限敬仰之情。
二、仔細品味語言,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
仔細閱讀下列語句,結(jié)合上下文,體會加點詞語的含義和感情色彩。
1……看一下那書脊,赫然印著“魯迅譯”三個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證似的,立刻從書架上抽下一本。
“赫然”是很鮮明、明顯之意,作者眼前有為之一亮的感覺,表明了對魯迅的敬仰和見到魯迅譯著的興奮心情。因為書是魯迅譯的,而魯迅當時是有名的作家,又是革命、光明的象征,所以說像“得到了保證似的”。也表明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無比信任。
2.我摩挲著那本書舍不得丟開,不說買,也不說不買。
“摩挲”就是反復(fù)撫摸,反復(fù)摸而“舍不得”,寫出作者渴望得到而又難以得到的那種矛盾心情。
3.正是他!站在前進行列展前面的我們的同志,朋友,父親和師傅!憎惡黑暗如憎惡魔鬼,把一生的時光完全交給了我們,越老越頑強的戰(zhàn)士!
同志,表示志同道合;朋友,表示親密無間;父親,表示崇敬熱愛;師傅表示仿效學(xué)習。不同的稱謂,表達出作者不同的感情。“戰(zhàn)士”則熱烈地歌頌了魯迅為革命而獻身的頑強斗志。
4.……他的手多瘦。∥冶亲永锒溉灰魂囁,像要哭出來。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書塞進帆布袋,背起便走出書店的門。
加點的詞句既寫出了作者為魯迅的崇高品質(zhì)和自我犧牲精神所感動的心情,也表達出對魯迅由衷的感謝和崇敬。
二、齊該第三部分并分析
提問:“一面”雖然短暫,但給了“我”巨大的效汗和力量,這表現(xiàn)在哪里?(用波浪線畫創(chuàng),并期讀出來。)。
明確:“歷盡……受盡……咬緊……吊著……”
三、總結(jié)本課內(nèi)容。
文章不惜筆墨敘述了作者與魯迅先生一次特殊的會面,詳細描寫了會面的經(jīng)過,并從不同角度對魯迅先生的外貌進行了描寫,突出了魯迅先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己的頑強斗志和革命精神,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布置作業(yè)。
l.完成課后練習題四。
2.練筆:從不同角度描寫一個人物的外貌,以體現(xiàn)他(她)的特點,突出人物性格。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