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課題 | 《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 |||
2. 課型 | 新授(第二課時) | 3. 輔助工具 | (1)教具:生字卡片 (2)多媒體:ppt課件 | |
4. 教學目標 | (1)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教學總目標和本學段課程目標 教學總目標: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本冊教材沒有安排識字,要求會寫120個字。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yōu)美。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 2.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3.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jié),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4.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jié)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 5.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 (三)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2.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jù)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3.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4.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 (四)口語交際: 1.能根據(jù)交流的對象和場合,做簡單的發(fā)言。 2.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五)綜合性學習: 1.策劃簡單的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2.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 單元目標 一是感悟人類的生存與自然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密切關系,懂得人類應該珍惜資源,保護環(huán)境。(情感) 二是引導學生注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能運用“聯(lián)系實際,深入思考”的讀書方法,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讀課文時能聯(lián)系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是本單元,也是本冊的學習重點。 (能力) 三是鼓勵學生積極行動起來,為地球家園美好的明天,盡一份自己的力量。(行為) (2)本節(jié)課的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圣潔、回蕩、滋潤、眷戀、閃閃發(fā)光”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部分。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來發(fā)現(xiàn)問題,生成問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會。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思考與討論中,體驗文本的情感。 情感目標 1、揣摩優(yōu)美的句子,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2、體會人與大自然休戚相關、不可分離的密切關系,懂得應該保護環(huán)境、愛護家園。 | |||
5.教學內容 | (1)教材簡析和教學重、難點 教材簡析: 在西雅圖的土地上,流傳著印第安人酋長西雅圖著名演說。他飽含深情的話語——“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直回響在西雅圖的上空,也回響在世界人民的心中。文章以飽含深情的語言,向我們表達了印第安人對這片土地的留戀和眷顧,表達了人們對土地的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感悟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感受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情感,懂得應該保護環(huán)境,愛護家園。 教學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語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在讀中受到感情的熏陶,增強環(huán)保意識。 (2)根據(jù)學生實際需要補充的內容 因為現(xiàn)在的孩子都生活在幸福的環(huán)境中,不能深刻感受文本,尤其是印第安人對他們生活的土地的熱愛和眷戀,因此我穿插讓學生回憶自己生活中有沒有輕言放棄的事情,從而體會感受放棄時的心情,加深對情感的體驗,增強對文本的了解。 (3)課堂練習設計 讓學生寫出學了課文的感受,增強環(huán)保意識。 | |||
6. 學情分析 | (1)學生年齡特點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1人,其中女生24人,男生27人。每個孩子都活潑可愛,他們純潔善良,好奇心強,求知欲強。剛踏入六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增長,平均年齡在11歲左右,理解能力強,重點是對學生加強句子的感悟和理解。 (2)學生已有知識經(jīng)驗分析 作為高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也積累了一定的閱讀經(jīng)驗,讀懂文章的內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能否讀懂文章的內涵,就需要教師的指引與點撥了。本文情感強烈,適合讀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師應設計好讀的層次,讓學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明理。本班學生的朗讀能力好,借助本篇富有感情的文章我要讓學生充分地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在讀中訓練語感,在讀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讀中滲透感情的熏陶。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并注重學生的評價,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3)學生差異分析 有一部分學生基礎知識欠缺,理解能力較差,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有難度。針對此種情況,我采用小組學習的方式,這樣借用優(yōu)等生的智慧啟發(fā)和引領后進生學習。對他們采取同步建構、異步達標的教學策略,并給予他們個性化指導幫助,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習情況,以心理分析為切入點,走進學生的心靈。另外,文章運用了比喻、排比、反復等手法使文章增色不少,應讓學生對作者的表達手法有所領悟。另外樹立大語文教學觀,將課內與課外知識有機結合,豐富對文本的理解。 | |||
7. 教學方法 | 情境教學法: 利用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品讀、感悟、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 閱讀指導法: 在教學中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 合作探究法: 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培養(yǎng)合作意識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能力。 | |||
8.教與學 | 教師的教學過程 | 學生的學習過程 | ||
一、復習字詞,加深鞏固。(生字卡 片) 圣潔、駿馬、雄鷹、潺潺、回蕩、滋潤、善待、松脂、寶貴、滋養(yǎng)、嬰兒、眷戀、閃閃發(fā)光 師:孩子們真了不起,記住了這么多的詞語,掃除了學習課文的攔路虎。 二、回顧課文,感知“神圣”。 1、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去印第安人曾居住的地方,感受了這片神圣的土地,請大家拿起書,用我們優(yōu)美的朗讀把1——3自然段讀一讀吧! 2、大家想不想去看看這片神圣的土地呢?讓我們穿過時空隧道,來到19世紀50年代,共同來欣賞這片土地的神圣與壯美吧!(課件:在迷霧森林的音樂中播放圖片) 師評:哇!大家太厲害了,剛才既欣賞了印第安人居住土地的美麗,也把前三段牢牢地背了下來,老師為你們驕傲。 過渡:這一幅幅圖片再次將這片土地上美麗的一切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這所有的一切在印第安人眼中都是那樣新鮮純潔,沒有污染,沒有破壞,猶如一位神圣不可侵犯的老人。那么怎樣才能保存這份神圣、留住這片圣潔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后面的內容。 三、研讀課文,理解“神圣” 1、自由讀四——八自然段,從文章中找出西雅圖向白人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呢?學生交流,教師板書:善待河水、善待空氣、善待動物。 2、研讀“善待河水”。 (1)西雅圖認為應該怎樣善待河水呢?請找出文中的句子。 課件出示:河水是我們的兄弟,也是你們的兄弟。你們應該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樣,善待我們的河水。 ①學生談自己的理解,從這個句子感悟到什么?如:河水很重要等。②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談談河水的作用。 ③指導有感情朗讀第四、五自然段。 (通過師范讀、配樂讀,激發(fā)熱愛河水的情感) 3、小組合作用同樣方法學習“善待空氣、善待動物”。 (1)西雅圖認為應該怎樣善待呢?你是如何理解句子的? (2)讀中品味,讀中升華。 4、匯報交流。 (1)西雅圖認為怎樣善待空氣呢? 課件出示:你們要照管好它,使你們也能夠品嘗風經(jīng)過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①學生談自己的理解,從這個句子感悟到什么?如:空氣很重要等。②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談談空氣的作用。 ③指導有感情朗讀第六、七自然段。 帶著對空氣的無比熱愛之情有感情朗讀,懂得空氣對生命的重要。 (2)西雅圖認為怎樣善待動物呢? 課件出示:你們一定要照顧好這片土地上的動物。 ①學生談自己的理解,從這個句子感悟到什么?如:動物很重要等。②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談談動物的作用。 ③指導有感情朗讀第八自然段。 5、體會表達上的特點。 這部分內容中,作者反復三次說了一句話,大家把它找出來,好嗎? 課件出示句子: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悟體會:同學們平時也輕言放棄嗎?你能談談自己不得不放棄的事情嗎?并說說自己放棄一件事情時,是什么心情?(學生交流) 引讀句子,感悟情感: (1)這是深深的無奈呀,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圣的。(2)這是萬分的不舍呀,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圣的。(3)這是真誠的叮囑呀,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三、凝聚情感,深化“神圣”。 思考: 西雅圖還希望我們做什么?快速瀏覽課文最后一部分,再次用心靈和這些文字對話。 (1)為了子孫后代,你們要獻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大地。 (2)我們深知:大地不屬于人類,而人類是屬于大地的。 交流理解第二句話的意思。 四、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播放視頻,升華情感。 師:同學們,我們看一段視頻,(播放視頻)此時,你想說什么?讓我們共同說出我們的心聲:保護環(huán)境,愛護家園。ò鍟:保護環(huán)境 愛護家園) 2、拓展延伸。 師:不少的作家、詩人,也寫出了不少熱愛土地的詩歌,下面我們共同欣賞艾青詩歌《我愛這土地》。師配樂朗讀詩歌,學生體會艾青的拳拳愛國之心。 3、當堂檢測作業(yè)。 請寫出讀了這篇文章的感受。 五、作業(yè)布置。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語段背下來。 2、小練筆:聯(lián)系家鄉(xiāng)的土地、身邊的資源是否得到了保護,寫寫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 | 學生通過開火車、小組比賽讀、齊讀等方式識記字詞。 學生有感情朗讀第1——3自然段。 通過欣賞印第安人居住的土地,把學生帶入了美麗神圣的地方,激發(fā)了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之情。 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學生交流問題。 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談河水的作用,如:河水為我們解渴,養(yǎng)育我們的子子孫孫?梢宰屛覀兿匆路⒆鲲、洗澡……加深學生對河水的愛護。 有感情朗讀第四、五自然段。 小組合作用同樣方法學習“善待空氣、善待動物”。 (1)西雅圖認為應該怎樣善待呢?你是如何理解句子的? (2)讀中品味,讀中升華。 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談談空氣的作用。如:影響呼吸、生物的生長……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如:男女生賽讀、個別讀、配樂齊讀…… 學生交流句子的含義。 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談談動物的作用。 多種方式有感情朗讀。 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悟體會:同學們平時也輕言放棄嗎?你能談談自己不得不放棄的事情嗎?并說說自己放棄一件事情時,是什么心情?(學生交流) 引讀句子,感悟情感: (1)這是深深的無奈呀,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圣的。(2)這是萬分的不舍呀,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圣的。(3)這是真誠的叮囑呀,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學生理解重點句子。 學生談看了視頻后的感受。 學生體會艾青的拳拳愛國之心。 學生寫自己的收獲,讓學生從梳理中明確今天的所學所得。 布置作業(yè)。 | |||
9.反饋 | (1)當堂教學效果反饋(作業(yè)) ①學生寫讀后感:一個詩人讀后留下了“敬畏”,他敬畏西雅圖過人的勇氣和智慧;一個人權主義者讀后看到了“平等”,人類和自然界的平等;而一個環(huán)保學者則從中感到“擔憂”,害怕西雅圖所說的成為現(xiàn)實。孩子們,你們讀了這篇課文后又是什么感受呢,請寫下來。 ②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語段背下來。 ③小練筆:聯(lián)系家鄉(xiāng)的土地、身邊的資源是否得到了保護,寫寫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 (2)教學反思 我決定選擇《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課,并不是因為我對這篇課文有多了解。相反,這是一篇比較新的課文,講的人比較少,我是抱著嘗試的心態(tài)來準備這節(jié)課的。但是,我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也被深深地感動了。印第安人的酋長西雅圖對土地的留戀和眷顧、對土地的熱愛震撼了我的心。 這篇文章被譽為是有史以來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最動人心弦的演說,它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人類與大地上河水、空氣、動物等的血肉關系,用跳躍式的筆觸描述了充滿靈性的萬物,并對即將統(tǒng)治這片土地的白人提出了“如果把土地轉讓了,希望白人能善待河水、善待空氣、善待動物”的要求。一方面,課文大量地運用了擬人、比喻等表達手法,把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當成自己的兄弟朋友,字里行間處處充滿著對這片土地的珍惜和熱愛,表達出對它們無比眷戀的感情;另一方面,體現(xiàn)課文主旨的語句“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復出現(xiàn),產(chǎn)生一詠三嘆的表達效果,不僅使主題深化,而且強化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 我上的是第二課時,針對“面對這片神圣的土地,我們應該怎樣做”這個問題,引發(fā)了新一輪的討論,讓學生再次研讀文本,通過品讀、吟讀、想象等途徑,引導學生透過優(yōu)美的語言,去領略這片土地的可貴。 最后,抓住“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圣的”這個體現(xiàn)文章主旨的中心句,讓學生們通過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談感受,然后帶著自己的感受充分的朗讀來體會作者表達的強烈情感,由于學生自己的感受深刻,所以讀出了那份不舍、無奈等情感,和西雅圖產(chǎn)生了共鳴。 結合這一課的教學,我們將熱愛土地的情感進行了擴展,呼喚大家要保護環(huán)境、愛護家園。我和同學們一起欣賞艾青的詩歌《我愛這土地》(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在優(yōu)美的音樂欣賞中,我們意猶未盡地結束本課。 在具體的操作中,由于課下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比較好,能結合我們身邊的事例來說明,我們?yōu)槭裁匆Wo我們腳下這片神圣的土地。我也事先在網(wǎng)上查找了一些圖片,幫助學生了解了這片美麗土地的神圣,進一步讓學生感悟到環(huán)境保護的必要性。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始終貫徹了以讀代講,重在讓學生說感悟。在教學中真正落實了學生為主體,教師作引領的教學理念。 語文,吸引人的地方大概就在于此──因為印第安酋長的一顆熱愛土地的美麗靈魂,我們得以讀到這樣一篇語言優(yōu)美、內涵豐富、情感充沛的文章,而我又因為一個教育者的緣故,得以在孩子面前將這篇美文進行一場傾心而美麗的詮釋,在和學生共同的學習和誦讀美文的過程中,我們所有的人都得到了情感的共鳴,獲得了美的感受…… | |||
10.板書設計 | 15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河水 善待空氣 善待動物 保護環(huán)境 愛護家園 |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