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語小學 張麗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正確認讀本課十四個生字,會寫十個。
2.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反復誦讀,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體驗情感。
(2)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及情感進行體驗、交流。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心,人們將生活得更加美好。
(二)課前準備:課件,生字詞卡片。
(三)課時建議:2-3課時
(四)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 設計意圖 |
1.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 |
(播放歌曲《山路十八彎》) 師:“無論是崎嶇的山路,還是顛簸的小路,都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保ǔ鍪:泥濘的路的圖片) “走在這樣的路上,感覺怎么樣?” (全班交流) “一年以后這里卻變成了‘鮮花公路’,到底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去文中看一看! 板書課題,引入新課。 | 歌曲、圖片、談話激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經(jīng)驗世界,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 |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采用問老師同學、拼拼音、猜一猜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決。 (2)小組內(nèi)讀課文,教師指名讀課文。 (3)教師檢查認字情況。 (4)學生簡述課文大意。 | 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可以提高識字的效率,培養(yǎng)自主識字能力。 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
3.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 |
(1)學生再次自由讀文,思考:“阿光爺爺為什么笑了?” (2)集體交流 (教師要引導學生結(jié)合文本來交流。) 重點引導理解、感悟阿光爺爺開心的原因:自己種花,大家修路,助人為樂;公路平坦,花香飄散,幸福洋溢;服務他人,快樂自己,愛在傳遞。 | 提出中心問題讓學生思考、感悟,既有利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又有利于學生自己在讀中品味和體驗,留給了學生讀書、感悟的余地。 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加深學生對文章語言的體驗、感悟。 |
4.拓展延伸、回顧課文 | |
(1)師:如果給文章重新?lián)Q個題目,叫什么更好? (2)教師總結(jié)全文。 |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培養(yǎng)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
5.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 |
(1)分析記憶字形。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如:編有趣的兒歌、歸類比較來記憶等),同時要從漢字的構(gòu)字特點方面予以指導(結(jié)構(gòu)、偏旁等)。 (2)書寫指導。指導學生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 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培養(yǎng)自主識字的能力,并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 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在寫中再去創(chuàng)造美。 |
6.課外積累 | |
推薦:現(xiàn)代詩《蒜苗》、繪本《愛心樹》。 | 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豐富語言積累,發(fā)展語感。 |
教學反思: 《一路鮮花》是二年級下冊第11篇課文,這篇課文的安排主旨是讓學生學會10個生字,能認讀14 個生字。懂得關(guān)愛他人。 教學前,我按照情景導入——自讀自悟——體會感悟——延伸拓展,這樣的思路進行教學。 (1)激情引入。小路泥濘的樣子和鮮花鋪地的新貌的對比,激發(fā)了學生讀文的興趣。 (2)學生通過自讀課文,把握文章脈絡。 (3)阿光爺爺為什么而開心?圍繞中心問題,提升感悟能力。 (4)給文章?lián)Q個題目,以及推薦閱讀,既是對課文的回顧,又是向生活的延伸。 學生聽到《山路十八彎》的歌聲時,興奮不已,看到圖片感覺落差很大,一下子被吸引到文章中來。 學生在自讀過程中初步了解了阿光爺爺?shù)男袨閹恿舜蠹遥餐瑒?chuàng)造了“鮮花公路”,談到爺爺笑的原因時,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我引導學生注意傾聽、總結(jié),避免重復,逐步提高課堂效率。 上完這節(jié)課后,我回味了這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更加深刻體會到備好課真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關(guān)鍵。 |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