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牛和鵝》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反復(fù)朗讀課文,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教育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

    2、學生學會分層次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學會慎重地對待疑問。

    3、指導(dǎo)學生分析理解課文時,要抓住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示單元主題,導(dǎo)入課文。

    師:同學們,我們來想像一下:有一棵很高大的樹。有兩個人,一個人站在樹底下仰望它,另一個人在山頂上俯視它,他們看到的情形會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同一棵樹看上去會這么不同呢?因為兩個人看樹的角度不同。我再來問大家一個問題:天氣炎熱好不好?說不好的同學說得有道理,天氣熱,我們會覺得難受,當然不好?捎腥藭f好。誰?賣冷飲的人。因為天氣熱,他們的生意就好啊。同學們平時有沒有注意到看事物的角度的問題呢?從剛才的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同樣的事情,從不同的角度看,得出的結(jié)論就不一樣了。遇到事情能不能從正確的角度去看,很重要。不信我們來看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題目就叫《牛和鵝》。

    二、檢查預(yù)習。

    1、板書課題,牛字和鵝字有意識地寫得一小一大,問:同學們猜猜老師為什么這樣寫?

    2、指名猜,并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研讀第5-7自然段。

    1、師:這真是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龐大的牛把自己看得比人小,小小的鵝卻把人看得比人大。那么當人遇到這兩種動物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呢?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

    2、提出閱讀要求:朗讀全文后,劃出自己覺得最有趣的段落再多讀幾遍。

    3、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興趣點。

    (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可能是課文的3、5、6、8等自然段)

    4、根據(jù)巡視過程中了解到的情況,引導(dǎo)學生讀好5-7自然段。

    (先學生自由讀這一部分,邊讀邊模擬“鵝”和“我”的神態(tài)、動作,體會“鵝”的神氣十足和“我”的害怕狼狽,再讓學生分組合作閱讀,擅長讀的同學讀課文,擅長表演的同學邊聽邊表演。教師巡視學生朗讀的情況后,挑選合作得較好的小組用朗讀和表演競賽的方法給全班同學示范朗讀。)

    5、體會這一段小故事中蘊含的道理:小小的鵝把一個小孩嚇成這個樣子,僅僅是因為這個孩子還很小嗎?

    (回到課文開頭,讓學生明白,這是因為我相信了大家的觀點,也就是看問題的角度造成的,這個角度去看待牛和鵝顯然是不對的。)

    四、研讀課文8-13自然段。

    1師小結(jié)上文過渡:因為鵝看人比它小,所以它不怕人,而我反過來很怕它。后來我終于知道該如何看待鵝了,是什么原因使不再怕鵝了呢?

    2、指名回答。(金奎叔的話給了我啟發(fā)。)

    3、劃出課文中金奎叔對待鵝的情景描寫,用邊讀邊模擬動作神態(tài)的方法朗讀這一部分,體會金奎叔對待鵝的態(tài)度,以及鵝此時的狼狽。

    4、把金奎叔看鵝和我看鵝的態(tài)度比較一下,體會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帶來的不同的結(jié)果。

    5、課文中哪些句子很耐人尋味,你從中受到了什么樣的啟發(fā)?

    如: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這句話說明了,同一事物,看它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jié)論或結(jié)果就會有很大的差異。

    6、拓展思維:我們知道的故事中,有沒有像這樣因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導(dǎo)致處理問題的結(jié)果不同的例子?如,《小馬過河》這個故事中對河水深淺這個問題的看法。

    7、聯(lián)系實際,學習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觀察角度。

    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呢?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8、小結(jié):通過學習閱讀故事,我們第一次注意到了看待事物會有不同的角度,而且因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處理問題的結(jié)果也會產(chǎn)生很大的不同,希望同學們今后遇到一些復(fù)雜的問題的時候能從不同的角度去想一想,然后找到一個最正確的角度去觀察事物,處理問題,千萬不要片面地看問題,下結(jié)論。

    9、作業(yè):積累本課優(yōu)美的詞句。抄寫本課生字。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