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2)認真閱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3)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自主探究,以讀為主,理解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體會佩佳的心情以及“失去的一天”的含義,然后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已類似的情況;最后通過交流有關(guān)珍惜時間的諺語、名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時間的寶貴。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從小珍惜時間的意識,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失去的一天”的含義。
教學難點:聯(lián)系實際,教育學生珍惜時間。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學準備:錄音機、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入課,導向目標:
1.播放歌曲《童年》(小片斷),讓學生聽后說出關(guān)于時間的歌詞。
2.讓學生齊讀關(guān)于時間的歌詞后質(zhì)疑:你們知道這句諺語是什么意思嗎?
3.出示課題:今天 ,我們來學習一篇關(guān)于時間的故事,看看小主人公的媽媽是如何教育他珍惜時間的。
4.口述學習目標。
二、異步導學,理解課文:
(一)初讀課文,舊中探新:
1.默讀課文,圈出本課的生字,并掌握它們:(1).學生自學生字詞;(2).教師范讀生字詞;(3).全班齊讀生字詞。
2.讀通讀順課文后質(zhì)疑課題:誰失去了一天?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3
(二)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老師范讀課文第一部分。質(zhì)疑:(1)媽媽給佩佳布置的任務(wù)是什么?(2)對九歲的佩佳來說,這二項任務(wù)有難度嗎?(3)佩佳在媽媽走后,他是怎么樣想的,怎么做的?(4)讓學生用波浪線畫出關(guān)于佩佳心理活動的語句后進行品讀。(5)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說說自己有沒有遇到類似的情況,當時的想法和做法是不是和佩佳一樣。
2.指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的第二部分。(1).談一談:媽媽回來后,佩佳為什么會羞愧的不敢看媽媽的眼睛?(2).議一議:當佩佳的媽媽回來知道兒子什么事也沒干時,她批評兒子了嗎?她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3).想一想:人們在佩佳失去的一天里,做了這么多事,他們的時間沒有浪費,佩佳當時想了想,此時他會想些什么呢?(4).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說一說對“失去的一天”的理解。
三、反饋強化,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理解。
2.讓學生品讀名言、諺語:(1).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2).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3).志士惜年,賢人惜日,圣人惜時。(4).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5).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一樣,只要你愿擠,總還是有的。
四、總結(jié)全文,通心結(jié)課:1.讓學生簡述課文內(nèi)容;2.教師小結(jié);3.布置作業(yè)。
附板書設(shè)計:
20* 失去的一天
布置一天的任務(wù)
栽一棵樹 看一本書
什么事也沒有做
觀看別人的勞動成果
(感悟:時間是多么珍貴)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