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掌握多音字“圈”“鉆”的讀音
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nèi)容,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則寓言
2.過程與方法:自主閱讀,讀中感悟,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懂得應該聽從別人的勸告,做錯了事要即時糾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
教學方法:自讀感悟。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 學 過 程 | 設計意圖 | 備注 |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則寓言。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nèi)容,懂得做錯了事要即時糾正。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 1.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為什么? 2.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則寓言。看老師寫課題:亡羊補牢 3.指名讀,齊讀。 二、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么補羊圈?) 5.再讀課題,從“補牢”這個詞你能猜出丟羊的原因嗎?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你的猜想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引導評議。 3.養(yǎng)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 4.小結:可見讀書前我們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讀書就要這樣邊讀邊想,讀前要想,讀中也要想。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課文哪幾個小節(jié)講丟羊的? 2.自由讀1—4節(jié),思考:養(yǎng)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 3.同桌互議。 4.集體交流: (一)羊圈破了個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讀,注意“窿”讀輕聲。 (2)“窟窿”就是——(洞)。怎樣記住這兩個字?指導學生書寫“窟窿”。 (3)齊讀這句話。(第三句) (4)第三句講了丟羊的原因,那前兩句講了什么?引讀前兩句。 (5)理清這小節(jié)三句話之間的聯(lián)系,試背。 (6)指名背。(指導方法) (二)街坊勸告,他不聽。 (1)“街坊”就是——(鄰居),注意“坊”讀輕聲。 (2)街坊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3)引導評議,齊讀。 (4)可養(yǎng)羊人呢?指名讀,評議。(讀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 養(yǎng)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里會怎樣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yǎng)羊人卻漫不經(jīng)心,不聽勸告。同桌分角色朗讀。 (6)指名讀,評議。 7)老師說提示語,學生試背對話。 5.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 (1)指名讀第4節(jié),評議。 (2)為什么要讀好兩個“又”字?聯(lián)系第一節(jié),想一想。 (3)齊讀第4節(jié)。 (4)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這個片段,注意:可適當增加一些內(nèi)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動可通過語言、動作來表現(xiàn)。 7.二次丟羊后,養(yǎng)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jié),劃出有關句子。 8.討論交流: (1)養(yǎng)羊人是怎么做的?大屏出示,看圖說話。 (2)指名讀文中句子,評議。 為什么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3)養(yǎng)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 (4)指導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轉念一想,現(xiàn)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 (7)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8)“從此”是什么意思?指導學生用“從此”造句。 (9)理清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背誦第5節(jié)。 五、體會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這個人在修補羊圈時,原來勸告過他的街坊剛巧路過,想想街坊又會怎么說?養(yǎng)羊人又會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臺演,并指導評價。 3.如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xiàn)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yǎng)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 ),就( )。 5.在生活中,也常常發(fā)生類似的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huán)境污染……) 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六、總結全文 1.再讀課題,理解題意。(本義,引申義) 2.所以,“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未為遲也”。自己讀讀,理解它的意思。 3.總結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題意——理解內(nèi)容——聯(lián)系實際,體會寓意。 作業(yè)設計: 1.背誦這則寓言。 2.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談談你讀了這則寓言的感想。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掌握多音字“圈”“鉆”的音。 教學程序: 一、認讀本課的生字詞語。交待多音字。 二、識記字形。 三、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補 圈 堵 幾個字。 四、鞏固訓練: 比一比,組詞。 悔( )狼( )圈( ) 海( )浪( )卷( ) | 從理解課題入手,抓住寓言內(nèi)容。 培養(yǎng)學生讀書有感,讀書動腦的習慣。 引導學生層層深入的剖析,有標及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 通過入情的朗讀和表演,使學生再次的對文本的人士進行提升。 抓住細節(jié),挖掘本質(zhì)。 由課內(nèi)走向生活,使學習更具有實際意義。 |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