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理解本課“盤踞、治理、歸宿、如臂如股、勁挺、蕩漾、領悟、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風雨同舟”等詞語的意思,并讀讀記記。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這位老人創(chuàng)造了什么奇跡,這一奇跡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的?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特別感悟“青山是不會老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點難點:
從重點句段中,領受老人以老弱之軀在這窮山惡溝里創(chuàng)造奇跡的不易,感受老人改造窮山溝信念之真、決心之大、意志之堅、品格之高。
教學準備:教學ppt
課前學生預習:
1、按課文前面的“連接語”預習課文,思考問題。
2、查找資料,搜集圖片:“晉西北”、“晉西北老人”、“晉西北風沙防治”。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檢查自學情況:
1、教師導語:同學們,我們剛剛學習了15課《這片土地是神圣的》,美國的印第安人對他們美麗的故土的眷戀與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16課《青山不老》,要去看一看我們中國晉西北的一位老人對自己的故土——家鄉(xiāng)的大山的熱愛。
2、分組讀詞語:
肆虐、盤踞、險惡、
綠洲、治理、勁挺、蕩漾、領悟、如臂如股、宏偉、
風雨同舟、三番五次、歸宿、與山川共存 、與日月同輝
3、說說老師為什么如此分類出示本課詞語?
4、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內(nèi)容。
二、合作探究
老人創(chuàng)造了什么樣的奇跡?(用“ ”在文中畫出奇跡的句子。)
1、小組合作交流后,指名小組展示成果。
2、你覺得這是一些怎樣的樹?它們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課文中的話來說嗎?
這一奇跡究竟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chuàng)造出來的?(用“ ”畫出
大環(huán)境、小環(huán)境的句子。)
1、小組合作交流后,指名小組展示成果。
2、交流晉西北(大環(huán)境)的資料,師相機出示一些圖片。
a、這是中國的晉西北,是西伯利亞大風常來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凍、沙塵暴等與生命作對的怪物盤踞之地。
b、“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墜!
3、學生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并在感受深的地方旁注自己的感受。
4、交流小環(huán)境(第三自然段),想象:說說老人在這樣小環(huán)境中植樹了一天疲憊不堪回到這個院子里時的事情。
三、感悟老人的精神
是什么力量驅(qū)使著、支撐著老人以自己的老弱之軀,放棄與女兒歡聚、頤養(yǎng)天年的幸福,日日耕耘在荒山野嶺中,選擇青山作為生命的歸宿呢?用“~”劃出重點句子,用“”打出重點詞語,旁注自己的感受。
1、“老人說:“這樹下的淤泥有兩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這黃土,我們才有這綠樹;有了這綠樹,我們才守住了這片土。
2、“作為一個山野老農(nóng),他就這樣來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他已經(jīng)將自己的生命轉(zhuǎn)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1)對這句話,你有什么問題要提出來?
預設:“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是什么意思?
“另一種東西”指什么?
“他就這樣來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老家是怎樣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的?
插入“晉西北風沙防治”、“晉西北綠色生態(tài)治理工程”情況的資料。
(2)從這位普通老人身上我領悟到什么? (青山是不會老的)
3、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四、板書設計
16、青山不老
與 與
日 山
月 川
同 共
輝 存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