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a、b案)
教學目標
1.會認“壁、虎”等9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3.初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學重點
識字和寫字。
教具準備
圖片、生字卡。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案例(一)
新邱區(qū)中部小學 陳然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出示小壁虎圖片,通過談話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借助圖畫獨立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畫下來,想辦法認記。)
2.小組合作。(小組互助讀書,把課文讀通順,全班交流各小組認識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認識的,學生沒有說到的,教師幫助。)
3.指名讀課文。(分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反饋自學成果。邊讀邊想,說說知道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讀課文。(說一說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
2.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弄斷的?(讀一讀,讓學生利用圖片表演。)
3.沒有尾巴的小壁虎心情怎樣?(讀一讀,注意語氣。)
4.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①重點指導讀第三自然段,注意讀出小壁虎很有禮貌的樣子,分角色朗讀小壁虎和小魚之間的對話。②小組合作學習,按照上面的方法學習第4、5自然段。學生邊讀,老師邊出示小魚、老牛、燕子的圖片。)
5.小壁虎借尾巴的結果怎樣?為什么會這樣?(引導學生說出小魚、老牛和燕子,它們的尾巴各有各的用處,板書。)體會沒有借到尾巴的小壁虎的心情,(指導讀第6自然段,注意讀出“難過”的語氣。)
6.齊讀第7自然段,思考:(1)說說知道了什么。(2)了解小壁虎的尾巴的特點。
指導朗讀第7自然段。(注意壁虎媽媽說話的語氣和小壁虎高興的心情。)
四、課后延伸
你還知道其他動物尾巴的用途嗎?回去后收集資料,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五、作業(yè)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交流學生收集的資料。
2.出示生字卡片,讀準字音。
二、分析記憶字形
1.利用識字方法記憶字形。
(1)熟字帶生字。(準難祖姐桃逃)
(2)熟字加偏旁。(幾虎文蚊它蛇)
2.指名讀字擴詞。
三、指導書寫
1.教師在田字格里示范寫字。
2.學生仿寫。
3.展示交流。
四、課堂作業(yè)設計
1.寫出下列漢字的筆順。
在:___________________ 變:___________________
條:___________________ 有: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一比,口頭組詞。
蚊( )難( )桃( )蛇( )推( )逃( )
板書設計
17 小壁虎借尾巴(圖)
有 虎 蚊 蛇 壁 條
在 變
什 借 逃 難 姐 新 么
教學案例(二)
新邱區(qū)站前小學 張艷芬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示題質疑
1.借助課件,了解壁虎。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提問)
二、自讀課文,認識生字
1.借助圖畫獨立讀課文。
2.同桌合作,找出新認識的字,糾正讀音。
3.出示卡片,檢查讀音。
a.指名讀b.打亂順序分組讀c.去掉拼音讀d.齊讀
4.全班交流識記方法。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借到了嗎?
2.指名分段讀,要求讀正確、流利。
3.指名讀,檢查讀書情況。
4.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一起合作連起來讀一讀。
四、指導書寫“河”“姐”等6個生字
1.學生先觀察,說說如何記住這六個字。
2.學生口頭組詞,理解字義。
3.教師范寫、學生練寫。
4.學生說出結構及筆順。
5.展示學生寫字本,師生共同點評。
五、小結收獲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感悟理解
1.出示課件(小壁虎與小魚、老牛、燕子對話情景)
2.學生用“──”畫出小壁虎的話,用“~~”畫出其它小動物的對話。
3.學習小壁虎與小魚的對話情景。
a.指名讀,并評議。b.學生自由讀c.分角色讀d.表演讀。
4.學生讀小壁虎與老牛、燕子的對話。
a.師范讀生評議b.學生自由讀c.指名讀,再評議d.分角色讀
5.學生讀老牛、燕子與小壁虎對話,想想為什么他們都不借給小壁虎尾巴呢?
6.出示掛圖,學生討論尾巴的用途,體會小壁虎當時的心情。
7.學生齊讀“借尾巴”的結果。
二、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邊讀邊想象。
2.自由朗讀全文,選擇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3.分角色朗讀全文。
三、課后延伸
1.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2.觀察一種你喜愛的小動物,說一說它尾巴的作用。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