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 在閱讀過程中認識生字10個“箏、衫、翱、徘、徊、瞬、逝、翼、移、純”。積累詞語9個“風箏、詩情畫意、水靈、翱翔、徘徊、瞬間、消逝、小心翼翼、純潔”。
2 按要求預習課文:讀通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用合適的方法理解4個詞語“視野、翱翔、徘徊、小心翼翼”。 體會“好像”、“似乎”兩個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
3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句子的含義。
4 體會男孩愛護公物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用合適的方法理解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句子的含義。
教學難點:
1、體會“好像”、“似乎”兩個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
2、體會男孩愛護公物的好品質。
教學準備:
1、預習作業(yè)
(1)讀通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查字典理解下列詞語。
視野 翱翔 徘徊 小心翼翼
(3)在自己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上做記號
2、教學媒體。
教學過程
一 媒體引入,激發(fā)情感
播放媒體:三月的一天,幾朵白云在空中悠悠地飄著。我無意地向天空望了一眼,忽然我的視野中多了一樣東西,飄來飄去,忽上忽下。我瞪大了眼睛,看清了——原來是一只粉紅色的風箏,拖著長長的尾巴……!這風箏給靜靜的天空帶來了幾絲生氣,使天空變得更加迷人,更有詩情畫意了。一個放風箏的小男孩出現了。
出示課題:放風箏
學習“箏”,注意讀準后鼻音。換部首,幫助學生復習形近字:睜、掙、凈。
說明:學生情感的激發(fā),重在教師的引導,如何在課的開始,就能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并能積極投入到以后的學習中呢?教學中就采用了視覺和聽覺的共同刺激,并且讓學生盡可能快地接觸文本,防止因過多提問消耗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 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昨天我們預習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交流,小結
一位七八歲的小男孩,在放風箏時,不小心踩倒了花壇里的花苗,他搬來了自家栽種的盆花,移植到了花壇里。
3、這是怎樣一個孩子?請你讀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
4、學生自讀,交流:
放風箏的男孩出現了,看樣子有七八歲。一張可愛的面孔,忽閃著一雙大眼睛,像兩顆水靈靈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襯衫,就像天空悠悠的白云。
小結:這是一個非?蓯鄣男∧泻。
5、聽寫上述句子。
校對出示朗讀,同時出現男孩畫面。
說明:課前布置了預習作業(yè),上課時要注意反饋預習情況。這一板塊旨在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結構,
讀課文,將課后“詞句活動室”的練習內容穿插于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進行聽寫,不僅讓學生加深對小男孩外貌的印象,而且也是一個基礎技能的訓練。
三 深入學習,讀文析句
讓我們跟隨著小男孩一起放風箏,他一邊奔跑一邊高喊著:“風箏飛起來了!風箏飛起來了!”風箏翱翔于藍藍的天空中,牽動著我的心。
1、“翱翔”是什么意思?
學生可能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就是飛翔的意思,結合課文內容,作者看見的是風箏在天空中翱翔,讓學生想像描述一下,風箏在空中忽上忽下,慢慢向上,進一步理解翱翔與飛翔的區(qū)別。
指導字形
2、自讀課文4——9節(jié),用直線劃出描寫男孩表現的句子,說說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男孩,聯系課文說說理由。
(1)“遠處,那孩子正慢慢地拉回風箏線,風箏終于落地了,孩子呆呆地站著,看著面前的一畦花苗”。
聯系上下文,可以從他“呆呆地站著”、“看著”的神態(tài)和動作中,想像到他當時的內心活動——在思考該怎么辦,他沒有選擇逃避,而是補種了損壞的花苗,說明男孩誠實的心靈。
指導朗讀句子
(2)師生配合讀第五節(jié)
說話訓練:我呆望著天空,站了很久……心想:( )
師:孩子撿風箏時,踩壞了花苗又跑了,作者以為他是破壞綠化的不負責任的孩子,
(3)“不知過了多少時候,那孩子又出現在我的視野里,就像一朵白云悄悄地飄過來。他一手抱著一個花盆,來到風箏墜落的地方,蹲下來,一雙小手扒開松土,小心翼翼地把花盆里的花苗拔出來栽進土里。噢,他剛才不小心踩倒了幾棵花苗,從自己家里移來幾棵補上了!
理解:“小心翼翼”(查字典)指導“翼”的字形
小男孩“小心翼翼”地補種花苗說明了什么?
男孩的動作以及“小心翼翼”的神情說明他補種花苗是那么的認真,而且花苗是從自己家移來的,更體現了他懂得愛護綠化,損壞東西就要賠償的道理。
學生交流,指導朗讀:孩子用自家的花苗補上了被踩壞的花苗,說明他是一個知錯能改的孩子,讀時應該帶有表揚稱贊的語氣,
3、“風箏又飛起來了,在天空中飄飄揚揚,天空變得越發(fā)美了!蹦闶窃鯓永斫膺@句話的?其中“越發(fā)“是什么意思?用聯系上下文 的方法來理解。(邊理解邊指導朗讀)
聯系上文“云兒多么純潔,就如同孩子的心”,體會天空變得越發(fā)美了,是為了突出孩子純潔的心靈。
4、理解同時,結合課后練習,比一比,用上“好像“似乎”使兩組句子有什么不同?
(邊理解邊品句,加強朗讀指導)
5、跟著這么一個心地善良純潔的孩子去放風箏,心里舒暢嗎?把我們的喜悅歡快讀出來,齊讀全文。
說明:咬文嚼字,體味語言是培養(yǎng)學生感悟能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必須引導學生抓住一些關鍵詞語推敲、揣摩、細細品味。這樣,學生對語言文字才會有正確豐富的理解力。因此,為了幫助學生體會男孩愛護綠化的好品質,以描寫男孩動作神情的語句為抓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引導學生品讀、感悟。
說的能力是重要的語文能力,語言表達有序,說明思維有序,語言表達完整說明思維就完整!墩Z文課程標準》中也指出“在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老師適時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說的機會,因此在教學中設計了我呆望著天空,站了很久……心里會想什么?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結合課文內容,展開了豐富想象,發(fā)展了思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四、全文總結,說話練習
1、學了課文,你覺得這是怎樣的一個男孩子?可以從外貌上來介紹,也在加上他的品質特點來介紹,可以用書中的句子,也可以自己說。
一般寫人時,我們都抓住人物特點來介紹的。這是寫人文章的一般規(guī)律。
2、說話訓練
學習課文的描寫,請仔細觀察一個同學,向大家作介紹。抓住他(她)外貌上的特點,然后有順序地進行介紹,注意不要說出他的名字,讓大家猜猜他是誰。
說明:《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說到底,語文實踐就是引導學生生動地感悟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通過品讀文本語言文字,學生了解一般寫人時,抓住人物特點來介紹的。這是寫人文章的一般規(guī)律。然后讓學生學習課文的描寫,請仔細觀察一個同學,向大家作介紹,并猜猜他是誰,既能引導學生運用語言,又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訓練材料
一、比一比,組詞
爭( )回( )多( )舜( )
箏( )徊( )移( )瞬( )
二、填量詞
一( )面孔 一( )眼睛 一( )白云
一( )風箏 一( )花苗 一( )花盆
三、寫出表示時間短的詞語
瞬間
四、語言直播廳
學習課文的描寫,請仔細觀察一個同學,向大家作介紹。抓住他(她)外貌上的特點,然后有順序地進行介紹,并寫下來。
案例
咬文嚼字,體味語言是培養(yǎng)學生感悟能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必須引導學生抓住一些關鍵詞語推敲、揣摩、細細品味。這樣,學生對語言文字才會有正確豐富的理解力。因此,在教學體會小男孩愛護公物的品質時,以描寫男孩動作神情的語句為抓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引導學生品讀、感悟。
〔教學片段1〕
師:你認為這是一個怎樣的男孩?請你讀讀課文,用直線劃出描寫男孩表現的句子,聯系上下文說說理由
生:我認為他很誠實,很可愛!斑h處,那孩子正慢慢地拉回風箏線,風箏終于落地了,孩子呆呆地站著,看著面前的一畦花苗”。
師:他“呆呆地站著”、“看著”,說明什么?
生1:他在想怎么辦,后來他種了損壞的花苗,說明男孩誠實的心靈。
生2:他沒有馬上逃,說明他要承擔責任。
指導朗讀句子
運用抓關鍵詞句理解課文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品詞品句,在反復的朗讀中體驗、感悟,養(yǎng)成學生學習語言、理解語言、品味語言的良好習慣,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和運用能力。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