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9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11個會書寫的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詩歌,引導學生從插敘中了解鄧稼先對祖國的貢獻,從細節(jié)描寫中體會他的愛國情懷,從場面描寫中品味他的人格魅力。
3、學習作者巧妙組材的方法。
教學重點:細讀場面描寫,感知人物形象;了解插敘的使用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文字資料和視頻資料,研制過程中的事例及發(fā)射成功的場景)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學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讀熟課文,就自己的感受寫簡單的批注。
教學設(shè)計 | 設(shè)計意圖 |
【預習要求】 ⒈讀通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⒉朗讀課文,通過初讀你覺得鄧稼先是一個怎樣的人。 一、談話導入,交流預習,整體感知。 1、談話揭示課題。 鄧稼先是中國第一枚原子彈的主攻手,把一生奉獻給祖國國防事業(yè),是科學家的典范,他挺起了堅強的民族脊梁。今天我們就走近他,深入了解他的豐功偉績。 2、交流預習,談論初讀感受。 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guān)資料,初步建立人物形象。 3、自由閱讀課文,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 二、深入研讀插敘部分,建立人物形象。 1、學習文章8—14自然段 自由閱讀8—14自然段,思考:從鄧稼先一生的工作經(jīng)歷中,你覺得他是怎樣的人? 理解“兩彈元勛”的意思,了解他對祖國做出的卓越貢獻。 2、交流預設(shè)點 從鄧稼先的典型事例: 留美取博,心系祖國(可相機補充曲折回國經(jīng)歷及攜帶兩件特殊禮物)。 離別親人,接受使命,全身心投入原子彈的研究工作。 自然條件惡劣,蘇聯(lián)撤走專家,毅然帶領(lǐng)大家堅持研制。 蘑菇云升起,原子彈研制成功,馬上投入氫彈的研制工作中。 3、全班交流, 師生相機補充鄧稼先研制工作中的課外事例,感受人物形象。 4、有感情地朗讀,體會鄧稼先的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奉獻國防。 教師領(lǐng)讀第12自然段:……他多次向同志們表示:……學生齊讀:研制核武器,是中國人民的利益所在…… 5、通讀學習插敘這部分,加深人物形象。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鄧稼先的形象已刻在同學們的腦海中,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覺得鄧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可以讀課文有關(guān)的內(nèi)容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生各抒己見,師小結(jié)。 二、自主學習課文(1——7)、(15——19)兩部分 1、學生細讀課文(1——7)、(15——19)兩部分,找出使你感動的句子和段落,有感情地反復讀一讀,一會交流自己的想法。 2、引導學生抓重點語句深入理解。 預設(shè)點: 第一部分:醫(yī)院場景 細讀場景,感受表現(xiàn),深入人物內(nèi)心 指導學生通過三個層次的朗讀來感悟: 朗讀第一、第二自然段,抓住“焦急”“顫抖”體會張愛萍將軍的心情。 朗讀第三、第四自然段,抓住“微笑”“平靜”體會鄧稼先面對死神的態(tài)度。 重點朗讀鄧稼先說的兩句話,揣摩他的心意。 抓住人物的的特點,把握各角色的語氣語調(diào),分角色朗讀. 第二部分:天安門廣場釋懷 默讀細節(jié),深入理解,體會赤子情懷。 學生默讀課文,深刻理解“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的含義,想想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最不舍的是什么。 再讀課文,體會他重病奔跑時,喜悅之情從何而來。 3、匯報交流 4、教師范讀:引導學生想象畫面。 5、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到朗讀之中。 三、回讀全文,暢談人物,總結(jié)升華 說說你心目中的鄧稼先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1、學生暢談。 2、教師小結(jié):是的,正如同學們所說,鄧稼先是中華民族核武器事業(yè)的奠基人和開拓者,1999年國慶50周年前夕,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鄧稼先追授了金質(zhì)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兩彈元勛”他當之無愧。 四、拓展延伸,深化感悟 1、課下閱讀相關(guān)文章。 2、小練筆:可以寫讀后感,可寫贊美鄧稼先的小詩。 | 本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旨在讓學生讀通課文,借助字詞典處理生字新詞,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并對人物形象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奠定學習基礎(chǔ),提高教學時效。 初讀課文階段,讓學生在讀通順的基礎(chǔ)上,設(shè)計讓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初步建立人物形象,理清文章脈絡。抓住主要人物,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旨在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為了突出人物形象,課文巧妙運用插敘,設(shè)計此環(huán)節(jié),為了讓學生建立更豐滿的人物形象,進而突出人物品質(zhì)。體現(xiàn)鄧稼先不記名利、甘于奉獻的拳拳報國之心。 文中的字里行間,尤其是人物的典型事例中隱含著主人公內(nèi)心世界和可貴品質(zhì),教學中引領(lǐng)學生關(guān)注這些重點詞句,通過理解含義、感情朗讀、換位思考等方式進入文本,學生在語言學習的同時,融入豐富的思想情感。本環(huán)節(jié)學生在閱讀文本的基礎(chǔ)上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感受,這是學生的個性化體驗,教師應尊重學生的理解,并進行恰當引導。 學生自主研讀,再現(xiàn)感人至深、扼腕痛惜的場面,從而更襯托出鄧稼先獻身祖國、獻身科學事業(yè)、義無反顧的奉獻精神。 鄧稼先在生命最后時刻去北京天安門的情景,抓住這一環(huán)節(jié),使一位愛國科學家的高風亮節(jié)躍然紙上。 |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