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2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戈壁灘上的古長城,感受到這里今昔的巨大變化,了解祖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熱愛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1.識字學詞。
2.采用多種方法激發(fā)讀書興趣,品味語言,感受課文的內涵。
課前準備:
識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簡單交流對長城的了解和認識。然后,出示課件,感受八達嶺長城的宏偉壯觀。
2.板書課題,理解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借助漢語拼音、請教學生和老師等辦法,讀準字音。
三、由扶到放,認讀生字。
1.出示帶漢語拼音的生字詞,學生認識哪個讀哪個,充分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讀生詞。
3.去掉拼音,學生認讀生詞。
4.認讀單個生字。
5.通過游戲鞏固識字。
四、感情朗讀,體會感悟。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自讀。
2.請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教師指導學生邊朗讀邊感悟。
五、配樂朗讀,深化體驗。
教師激情引讀,師生共同配樂朗讀全文。
六、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
教師展示“弓、戈、兵”三個字的演變過程。
七、布置作業(yè)。
1.搜集漢字“故事”。
2.搜集有關長城的其他資料。通過錄像,提供生動的視聽形象,形象感知長城的氣勢,激起學生對長城的向往之情,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同時激發(fā)學習興趣,為更好地學習課文作鋪墊。
看過錄像以后學生會不自覺地產生讀的愿望和興趣。教師及時提出讀準字音的要求,體現(xiàn)識字和閱讀的整合。
3.引導學生養(yǎng)成隨時隨地在生活中識字的意識和習慣,充分利用無處不有的識字資源。同時,防止“零起點”,充分利用學生資源,讓學生在合作中互補識字。由扶到放,反復強化認讀,鞏固識字。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點是讀好課文。引導學生入情入境,邊朗讀邊感悟課文內涵。讓學生在音樂中回顧全文,細細回味,感受古長城的滄桑巨變。)
4.漢字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充分利用漢字字形的演變進行識字教學,提高識字效率的同時,以此為窗口,使學生了解祖國的燦爛文化。由古長城的變遷過渡到古漢字的演變,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中華民族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第二課時
一、背誦課文。
1.誦讀全文。
2.怎樣背才能背得快呢?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練習背一背。
3.自由練習。
4.比賽背。
二、鞏固識字。
1.卡片認讀生字。
2.交流漢字“故事”。
3.指導書寫田字格里的10個字。
重點指導“戈、藍、容、兵”。
三、拓展延伸。
1.交流長城的其他資料。
2.再次感受本課語言的魅力,學習語言,積累語言。
3.了解漢字“故事”,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漢字的“生命”,使學生帶著情感書寫祖國的漢字。
4.指導書寫時,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應該注意的間架結構、筆順筆畫等,注重寫字習慣的培養(yǎng)。
5.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6.以課文為引子,增長知識,開闊眼界。
板書設計:
兩千多年前 高長
人喊叫,馬嘶鳴
戰(zhàn)爭激烈
戈壁灘上的古長城
現(xiàn) 在 變矮
樂滋滋 慢悠悠
和平幸福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