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是根據(jù)《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改編的課文。這篇課文的教學引起了不少男同學的興趣,他們很想顯擺一下自己的知識,所以課堂上引發(fā)了不少小插曲,由于時間關系只好適當控制,不過答應他們在教練習3時開一人上“三國讀書研討會”,其實也是希望還沒看過書的借這幾天機會好好去讀一讀三國。
本課內容改編得較為簡單淺顯,感受劉備的誠心誠意是本次教學的重點之一。課堂上在講到“劉備恭恭敬敬地在草堂的臺階下等候”時,我采用了對比的方法:
師:“恭恭敬敬”一般指誰對誰?
生1:是臣對君;(受到本課影響,回古代去了,呵)
生2:是身份低的人對身份高的人。
生3:是學生對老師;(可能想到了程門立雪吧。
生4:是晚輩對長輩。
師:那劉備是晚輩嗎?
生:不是,劉備比諸葛亮大19歲呢。
師:那二人身份如何?
生:劉備是皇叔,諸葛亮是一個普通百姓。
師:是呀,一個年長19歲的貴為皇叔的人,卻對一個比自己小的一介布衣如此恭恭敬敬,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劉備真的很有誠心。
生:我感受到了劉備很尊重人才。
生:我覺得是敬重人才。
師:這也讓諸葛亮深受感動,在他后來寫的一篇文章《出師表》中這樣寫到……
這次教學利用人物身份年齡的對比讓同學們感受到了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之心。當然,也有不足之處,這里還有一處對比,那就是一個睡近三小時(半晌加一個時辰)一個站近半小時,也可以看出劉備心之誠。這是我忽略的地方,看來文本還是讀得不透。
另外要反思的是插圖沒有好好利用起來,猛張飛的表情也有得一說,讓學生想象一下對話,也是一個側面烘托。下次要好好讀透教材嘍!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