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理解課文,進行探究性地學習。
2、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悟智慧、靈巧、本領高強、深孚眾望的美猴王形象。培養(yǎng)學生不畏艱險,敢說敢干的品質。
二、教學重點:把握美猴王的藝術形象是教學的重點。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學生:
①反復閱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難詞,圈點畫出課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提出問題。
②預習課后練習。
教師:準備相關教具,以更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五、教學內容與過程:
1、放歌曲《猴哥》導入課文。簡介作者與作品。
2、討論分析課文結構。
3、學生復述《美猴王》的故事。(應包括下列兩個方面的內容)
①、石猴是怎樣來到這個世上?
②、石猴是怎樣成為美猴王?
4、找出課文中描寫美猴王動作、語言的詞語或句子。
5、由學生討論、分析美猴王的形象。(智慧、靈巧、本領高強等)
6、討論課文的主題。
7、課文詳寫什么?略寫什么?為什么這樣安排?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