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字經常見,
用它表示時間。
早晨、中午和傍晚,
昨天、今天和明天。
這是北京21世紀教材一年級第一冊中的一篇課文,兒歌體裁,篇幅雖然短小,但可開掘的內涵極為豐富。李雪老師執(zhí)教該課在全國第六屆字理識字研討會上,獲評優(yōu)課一等獎。 在教學設計上,教師從學生最熟悉的事物——太陽人手,通過引導孩子觀察太陽的東升西落,感受時間的變化,引導孩子懂得珍惜時間。教學中教師注意把課文作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載體,努力實踐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在識字方法上,教師抓住兒歌中帶有“日”字旁的字分類學習,力求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教師設計了多媒體課件,播放時鐘走動時的“滴答”聲,用富于感染力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你們聽,誰踏著急促的腳步向我們走來了?”
學生很快判斷出——“鐘表”——“時間”。
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打開書,朗讀課文。學生在聽、讀、想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到時間就是這樣在“滴答”聲中一分一秒地流逝著。
師:那么,古人在沒有鐘表時通過什么判斷時間?
生:在一個瓶子里,放上水,讓水一滴滴地往下漏,水漏出去多少,就知道過去了多少時間。
生:日晷。日晷就是一個大圓盤,上面寫著一些“早晨”、“中午”、“晚上”什么的,中間插一根鐵棍,看太陽的影子就能知道時間。
出乎教師的意料,學生不僅知道“日晷”,還能基本正確地說出“日晷”的原理,真是不能低估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
教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日晷”的圖片讓學生觀察,順勢調動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積累進行思考。
師:如果在野外,沒有日晷,古人靠什么判斷時間呢?
生:靠太陽判斷時間。
學生的回答非常自信。
師:對!通過太陽判斷時間是最古樸、最簡便的辦法。日晷就是根據太陽在不同的位置映出的不同方位、不同長短的影子來確定時間的。
這時教師及時演示課件,不失時機地引導:“古人根據太陽的形狀畫了一個字,‘ ’(甲骨文),這就是最早的“日”字,后來漸漸演變成現在的‘日’字!
孩子們瞪大眼睛,好奇地看著課件“日”字從甲骨文到楷書的演變過程,從他們興奮的光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已經有了了解漢字文化、學習漢字的興趣,于是進一步引導:
請你觀察屏幕上課文中變紅的字有什么特點?”(在本文中,變紅的字用下劃線標出):
日字經常見, 用它表示時間。
里屋、中午和傍晚,
昨天、今天和明天。
孩子們識字的興趣很濃,很快發(fā)現課文中變紅的字都帶“日”字旁。
師:這么多帶“日”字旁的字,課文中是怎么用語言描述的?
生:“日”字經常見,用它表示時間。
師:讀讀課文中變紅的字和它們所組的詞語,你知道了什么?
生:很多帶“日”字旁的字和太陽、時間有關系。
2.學習“明”、“間”、“時”三個會意字
(看圖猜字)
師:畫面上有一幅圖,誰能猜猜這是個什么字?
生:日月在一起,是光明的“明”。
師:是啊,日和月在一起,日月同輝非常明亮。
生:日月在一起,也是明天的“明”。
師:說得很對,太陽落下去,月亮升起來,我們將要送走今天,迎來明天。在漢字中有許多這樣的字,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象形字合起來,組成一個新的字,生成一個新的意思,這樣的字叫會意字。
師:誰能用光明的“明”組個詞?
生:明亮
生:明白
師:看看這幅圖,再來猜一猜是個什么字。
生:門里有個太陽是“間”。
生:時間的“間”。
師:打開房門,太陽正當頭,這是一天的什么時候呀?
生:中午。
師:我們如果把門關上,陽光從門縫透進來,就是“間”,間隙的“間”。
師:下面我們來學習時間的“時”,誰能說說“時”字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
生:時間的“時”是由一個“日”和一個“寸”組成的。
師:說得很好,同學們一定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古語!按纭笔俏覈艜r最小的長度單位。“日”和“寸”在一起,表示時間是一寸一寸移動的,可見時間是多么的寶貴,我們要從小珍惜時間。
通過這組會意字的學習,教師不但引導孩子們科學地識記漢字,而且引導孩子們發(fā)現每個小小的漢字中藏著的秘密和道理。
文字是語言的書寫符號,識字還應通過字與詞、詞與詞、詞與句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思維的邏輯性和深刻性,引導學生學好祖國的語言。于是在學習會意字的基礎上,教師又設計了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搶答游戲。
師:下面我們玩一個搶答游戲好不好?
生(齊聲):好!
師:第一個問題,課文中都告訴了我們哪些表示時間的詞?
生:早晨、中午和傍晚。
生:昨天、今天和明天。
師:真聰明!第二道搶答題是:昨天的前一天叫什么?
生:前天。
師:前天再前邊的一天呢?
生:大前天。
師:太陽剛升起來的時候是早
晨,太陽在頭頂的時候呢?
生:中午。
師:那么早晨和中午之間這段時間叫什么?
生:上午。
師:中午和傍晚之間這段時間呢?
生:下午。
師:你能說出大屏幕上三幅圖的時間嗎?怎么看出來的?小組議論一下。
學生熱烈討論,爭相發(fā)表看法。
教師總結:早晨、中午和傍晚是一天的三個時間段。從日升到日落,一天一天,時間像流水一樣,悄悄地從我們身邊淌過,昨天已經一去不回,今天也會匆匆而過,明天正闊步走來。
師:現在看第三道題,打開你們手中的紙口袋,口袋中有很多寫著時間的詞語,請你們小組合作討論,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給下面的時間排排序。
(紙口袋中的卡片是表示時間順序的詞:秒、分、時、天、星期、月、年、世紀。)
學生共分了六個組,五個組排序完全正確。
師:下面我們看看一分鐘能寫幾個字,注意要字跡工整。
學生抓緊時間寫字。
師:一分鐘還能做什么?
生:我一分鐘能做20道口算題。
生:我一分鐘能跳繩50下。
師:是啊,一分鐘我們可以做很多事,老師查了一些資料,讀給你們聽聽。
一分鐘核潛艇可以前進700米,地球繞太陽可以前進1000英里;一分鐘全世界有250萬人寄信,100萬人旅游,5000個嬰兒出生
師:通過這節(jié)課你明白了什么?
生:一分鐘很短很短,可是如果你抓得緊,就可以做很多的事。
生:時間非常寶貴,我們要珍惜時間。
生:時間就是生命。
師:同學們的感悟非常深刻。是啊,時間非常寶貴,珍惜時間就是珍愛生命。
點評:
此課進行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探索,其最大的特點在于不是就知識教知識,而是更多地通過加強過程性、體驗性策略,創(chuàng)設具有滲透力、親和力、影響力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發(fā)現交流,把知識的獲得與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的形成,蘊含于學習過程中;通過探尋知識形成發(fā)展的軌跡,在判斷、討論、品味、交流中享受學習過程,形成愉悅的情感體驗,實現科學道理與生活感悟的整合,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索、善于發(fā)現的科學精神。
1.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認識時間與太陽(日字)的關系。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時鐘走動時的“滴答”聲,用富于感染力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
①“你們聽,誰踏著急促的腳步向我們走來了?”
學生在聽、讀、想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到時間就是這樣在“滴答”聲中一分一秒地行進著的。
②“那么,在古人沒有鐘表時通過什么判斷時間?”
教師的第二個問題,直逼課文的主旨。新課程關注學生已有的經驗,提倡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學生已有的經驗是學習的有利條件,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資源。
③“如果在野外,沒有日晷,古人靠什么判斷時間呢?”
教師不失時機地將自然生活中的太陽引向漢字“日”。
2.開掘生活的外延與漢字的內涵。學習和“日“有關的會意字——“間”、“明”、“時”。
①“從課文變紅的字中你發(fā)現了什么?”“課文中怎么描述?”
第一個問題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問題,導向性鮮明。多媒體課件成功地發(fā)揮了提示輔助作用,學生迅速發(fā)現了變紅的漢字中都有“日”。
第二個問題既巧妙地引導學生將零散的發(fā)現集中概括起來,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第一句的理解,又暗示出我們的生活每天都離不開太陽和時間,在漢字中和日有關的字就必然很多。
②猜字游戲設計恰當,教法鮮活,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 “明”與“間”這兩個會意字,是通過猜字謎的方式學習的,調動了學生積極參與的主動性,點燃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觸發(fā)了學生的認知靈感。
③教師的點撥與提升有獨到之處。
“時”字的點撥有新意。
“時”的繁體字是“時”,從日寺聲,簡化后,聲符的示音作用消失,教師巧妙地用名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與字形對照,又調動前面學生談到的古人用日晷記時的知識,形象地描述時光是一寸一寸移動的,引導學生用會意的方法識記“時間”的“時”字。教師的這一創(chuàng)意,既不違背漢字的科學理據,又提供給學生形象直觀的記憶線索,受到了聽課專家的好評。
“明”字的提升有內涵。
在學生猜出了字謎“明”之后,教師有一段耐人尋味的小結:“太陽落下去,月亮升起來,我們將要踏踏實實地送走今天,滿懷希望地迎來明天!毙〗Y既講清了日月會意為“明”的道理,又昭示學生要珍惜時間,有價值地度過每一天。
3.寓教于樂,拓展知識,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教師在教學中依據文本,但并不拘泥于文本,設計了兩次搶答比賽和多次交流活動,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習新知,整合已有知識。
①引導學生感受時間的順序及表達方式。
梳理“大前天——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大后天”的順序,使學生更好地認識漢語的表達習慣與時間順序的表述。
②引導學生認識和正確表達一天中的不同時段。
梳理“早晨——上午——中午一下午——傍晚”的順序,使學生感受一天中的不同時段及其表達方式。
③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歸納并有序地排列時間單位。
梳 理“穢——分——時——日——月——年——世紀”的關系,感受時間的長短及其相互關系。
④通過討論交流,引導學生感悟時間的存在和寶貴。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交流能做的事來啟發(fā)學生關注時間,關注效率 。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