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講出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3.會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故事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嚴肅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教學重難點:
了解故事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嚴肅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教學準備:圖片、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推”學生做做推的動作;板書“敲”做做敲的動作。這兩個字都是表示動作的字。
2.合在一起成為一個詞以后表示什么意思呢?
3.今天我們學習(板書11)11推敲。
4.指名。
5.朗讀課題。齊讀課題。初讀課文。
6.自讀課文一遍。
7.各小組各請一名同。
8.學讀一遍課文。
9.其他同。
10.學注意聽他有沒有讀錯的地方。
11.有的話等他讀完后讓他糾正。
12.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講讀課文第一段。
13.讀第一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14.齊讀第一段。
二、講讀第二段。
1.講讀第二自然段。
a、讀第二自然段。
b、說說知道了什么。體會“摸”的意思。
c、看圖理解“皎潔”。
d、指名。
e、指導朗讀。
f、小結板書:深夜訪友。
留詩相贈。
2.講讀第三自然段。
a、理解“吟哦”、“妥帖”。
b、自讀第三自然段。
c、結合看資料圖。
d、自己做做賈島的樣子。
e、指名。
f、指導朗讀。
g、小結板書:反復吟哦。
推敲進城。
3.講讀第四~六自然段。
a、指讀第四自然段。
b、說說課文中為什么用了竟然?
c、思考賈島為什么不像其他的人一樣避讓?練習用“因為……所以……”說說。
d、分角色朗讀第五、六自然段。
e、小結板書:沖撞儀仗,請求寬恕。
4、講讀第七自然段。
a、你認為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為什么?
b、指讀第七自然段。聽聽韓愈的意見。
c、小結板書:韓愈決定 敲字更妙。
三、齊讀第三段。
四、小結板書。板書:發(fā)生、發(fā)展、結局、高潮。
五、作業(yè):復述課文,任選一題。
1.第七自然段中“賈島就把自己寫詩的事告訴了韓愈”現在請你代賈島說一說。
2.過了一段時間賈島遇到了他的朋友李凝,現在請你代賈島把這次的奇遇告訴李凝。
附板書:推敲
訪友未遇,留詩相贈(發(fā)生)
反復吟哦,推敲進城(發(fā)展)
沖撞儀仗,請求寬。ǜ叱保
韓愈決定,敲字更妙(結局)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推敲》!巴啤焙汀扒谩笔莾蓚動作,誰來做一下?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一天,賈島去長安城郊外拜訪一個叫李凝的朋友。讓我們跟隨著他來到那個夜晚。(音樂起)請大家慢慢地、輕輕地讀第二自然段,在腦海中想像那情景,你能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嗎?
2.交流
3.朗讀:(出示句子:“這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他的敲門聲驚醒了樹上沉睡的小鳥!保┠銈兡茏x好這句話嗎?
4.師:賈島月夜訪好友,可是沒有見著。美好的情境卻激發(fā)了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他即興寫了一首詩《題李凝幽居》,并把它留了下來。(板書:即興寫詩)
(范讀)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賈島把詩留了下來。第二天他騎著毛驢返回長安。半路上,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板書:)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二自然段,想想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什么?
2.討論:
(1)這一自然段主要講賈島在路上斟酌詩中的字眼兒。
(2)板書:(斟酌文字)那句話寫他在斟酌文字呢?
(學生回答,教師出示句子“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不覺進了長安城! )
3.表演:
賈島騎在毛驢上,怎么斟酌文字的呢?請大家讀讀這句話,做做賈島的行為。
(生自讀自演)(指名上臺表演)評議后再演
4.說話:
你們這些大街上的行人啊,都笑些什么呀?
四、學習四至七自然段
1.過渡:賈島騎在毛驢上比比劃劃,斟酌得很投入,已經到了如癡如醉的程度。竟然連——沖撞了韓愈的儀仗隊也不知道。接著,兩個差人把賈島帶到韓愈面前。韓愈怎么問,賈島怎么答?請同桌配合讀好對話,并且互相評議。
2.讀、評
3.根據課文中的轉述改成直述:賈島只對韓愈說了這些話嗎?
4.表演剛才的經過
(當“韓愈”說到“讓我來想想”時)同學們,韓大人正在思考呢,那我們來討論一下,到底用哪個字好?
5.聽了韓愈的解釋,大家有沒有想起前文哪句話?
(齊讀:“這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他的敲門聲驚醒了樹上沉睡的小鳥。”)
6.賈島聽了韓愈的話,心中的疑問解答了。(板書:韓愈解疑)
(出示詩文)后來,這首詩中的“推”就改成了“敲”。(師點擊“推”,改成“敲”。)五、學習第八自然段
1.剛才,大家和大街上的人一樣,都覺得賈島很好笑。現在,你有什么要說嗎?
2.是啊,賈島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極為嚴肅認真,他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正因為這樣,人們稱他為“苦吟詩人”。后來,人們就把在寫詩和作文時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板書)
六、延伸拓展
1.同學們,古人寫詩、作文時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你能講講嗎?
(以“春風又綠江南岸”為例)(出示句子)
2.討論“綠”字的妙處
3.有一位同學他正在推敲自己文中的字眼兒,讓我們給他提些意見好嗎?
(出示:一陣風吹來,湖面(蕩、漾)起了綠色的波紋)
4.今天,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想法嗎?
七、布置作業(yè)
希望大家課后把這個千古流傳的故事講給家長或者朋友聽,并在以后的作文中注意細細推敲詞句。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