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zhì),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緊扣課題,醞釀情感
1.板書“橋”, “橋是我們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事物,同學們見過哪些橋?”
2.橋有什么作用? (連接兩岸 讓行人通過)
3.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種橋,叫生命橋?你見過嗎?你覺得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橋?
4.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吧。(板書課題)
(二)感知大意,誘發(fā)情感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感人的故事?
2.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杭州(大陸)臺灣
李博士
小錢 青年
3.了這個故事,你心中有怎樣的感受? (感動)
(三)讀悟交流,抒發(fā)情感
感悟場景一:杭州某一醫(yī)院
1.學生細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勾畫出你感動的句子
2.學生交流。
3.師:是啊,小錢患的是嚴重的白血病,目前,唯一有效的醫(yī)治方法就是移植骨髓。很多人對捐獻骨髓懷有恐懼心理,害怕會影響自己的健康,其實這是所有的醫(yī)學研究和臨床經(jīng)驗表明,捐獻骨髓對于人體健康沒有影響;但是即使是這樣,也有很多人沒有捐獻骨髓的意愿。
4.出示:課文中的插圖。想象躺在病床上的小錢會想些什么? 此刻你想對小錢說些什么?
感悟場景二:臺灣花蓮慈濟醫(yī)院
教師導語:小錢是幸運的,他找到了適合自己骨髓移植的人,這個人就是遠在臺灣的一位不知名的青年。
讓我們一起走進臺灣花蓮慈濟醫(yī)院,走近那位青年,去看看那發(fā)生在大洋彼岸的一幕幕……
1.學生默讀3至6自然段,勾畫出讓你感動的地方并且批注自己的感受
2.交流:說說你的感動是因為誰?讀出自己感動的句子
3.播放地震錄像(旁白:這就是大地震發(fā)生時的場面!在人們毫無準備中,猝然間,大地轟鳴,山崩地裂,傾刻間高樓大廈摧枯拉朽,人們在驚慌中奔跑著、哭喊著,亂作一團;在恐懼中無助地哭泣、號叫……距統(tǒng)計,這次地震中,死亡人數(shù)2735人,傷10002人,房屋倒塌不計其數(shù),無家可歸的達20萬人以上。
4.假如你就在大地震的現(xiàn)場,你會做什么?(想象自己在現(xiàn)場的種種表現(xiàn)),可是那個臺灣青年呢?李博士呢?他們?yōu)槭裁茨苋绱顺林、安靜?
5.再次讀讀這些段落,我們該怎樣把我們的感受讀出來呢?(學生練讀)
6.交流讀法,(重音把握 感情把握)
指名讀自己最想讀的段落。
7.師:由于歷史和政治的原因,臺灣和大陸現(xiàn)在還沒有直接通航,臺灣當局不允許飛機直接飛到大陸,只有到香港中轉(zhuǎn),盡管臺灣和大陸之間隔著一灣海峽,還有很多人為的阻隔,但還是不能阻隔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骨髓移植手術(shù)成功進行,還少不了哪些人的共同努力?
(四)深入閱讀文本,深刻體會
1.這是一次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這是一次和死神爭奪生命的較量,最后,生命在人們無私的給予中復(fù)活了,生命之花在人們的愛和奉獻中重新綻放了。小錢得救了,他的身體會慢慢康復(fù),他蒼白的臉會慢慢紅潤起來,他的心中一定充滿感激。再來讀讀課文,然后設(shè)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你是小錢,你最想感謝的人是誰?(把你最想對他說的話寫下來)
2.在你心中這還是一座普通的橋嗎? 這是一座什么樣的橋?(理解:生命橋)
師:寶島臺灣與大陸雖然被海峽隔離,但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是無法割斷的,這種血脈親情就是“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座用愛心架起的生命橋一定會永遠兩岸同胞的心中;這種血脈親情是生命的火種,必將愈燃愈烈,經(jīng)久不息,世代相傳。
3.滿懷激情地齊讀最后一段
(五)作業(yè):一年后的某一天,小錢和那位臺灣青年相遇了,會是怎樣的情景?
板書: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杭州(大陸)臺灣
青年
小錢 李博士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