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毽子里的銅錢》教者南京一校伊君
課時二課時(第二課時)教具多媒體演示文稿
教學目標1、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寫作能力。
3、體會賣山薯的老人的善良、純樸和我對老人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情感,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寫作能力。
教學難點體會賣山薯的老人的善良、純樸和我對老人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教學過程一、回憶主要內(nèi)容,復習摘錄筆記。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毽子里的銅錢》這篇課文。讓我們一起回憶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上節(jié)課,我們不但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還學習了怎樣寫摘錄筆記。那么,請大家翻開筆記,我們來復習一下。(生自由匯報)
你在讀書的時候,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或者不懂的問題,希望在這節(jié)課上和同學一起解決?(生自由匯報)(師適時引導歸納)中心問題是: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那么,在今天的課堂上,我們將一邊讀書一邊解決你們的問題。
二、默讀課文,自學、解決問題。
1、引讀第一自然段,讓作者想起什么呢?
2、是呀,幾十年過去了,我仍然念念不忘這位老人,仍然清晰地記得當時的一幕一幕,那都是因為我對這位老人心存感激,我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懷念這位老人才寫下這篇文章的。其實,在我們學過的課文里也講述了許多關于感恩的故事。請同學們回憶一下。
《師恩難忘》講述了學生對老師的深深感激。
《蘇珊的帽子》表達了蘇珊對同學和老師的深深感激。
《平分生命》感受到了親人之間的感激之情。
在我們身邊,也能感受到感激之情。講述“叢飛”的故事。
3、回到課文,我為什么對這位老人心存感激呢?他是怎樣一位老人呢?請同學們一邊讀書一邊劃出關于這位老人的語句,把你的感受簡單的記錄下來。(開始自學)
4、匯報,引導
(1)描寫外貌的語句
通過這些外貌描寫,我們體會到了這是一位飽經(jīng)風霜,櫛風沐雨,生活艱辛的老人。請把你喜歡的外貌描寫的詞或句子記在摘錄筆記上。
(2)“一聲不響”“笑呵呵”
通過這些神態(tài)描寫,我們體會到了這是一位善良,和藹的老人。
還有那些疊詞也描寫笑的神態(tài):笑盈盈、笑瞇瞇、笑嘻嘻把這些詞也記在筆記本上。
(3)“放”“摸摸”“取”“給”
通過這些描寫動作的詞,我們體會到了老人的善良。
自由讀一讀2—7自然段,再次體會老人的人品。
5、質疑,設疑,解疑
學到這,你們的問題都解決了嗎?還有沒有新的問題?
老師在第一次讀書的時候,也有一個問題“望著他微微駝著的背脊,我的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丟失了什么東西!薄拔业男睦锏降讈G失了什么呢?”
(生思考)
被這個問題難住了嗎?不要灰心,老師剛讀書的時候也沒讀懂,但是,我沒有放棄,我又反復讀了幾遍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想了想,用心去體會,就讀懂了。你們也試一試老師的方法。
(生讀書,交流)
小結:是的,我丟失的是一次回報老人的關愛的機會。老人推著烘缸走了,但是留給我得太多。把你的感受有這樣的句式寫下來:烤山薯的老人!我想對你說:------
(寫在摘錄筆記上)
三、了解作者
本文的作者琦君,正是被老人的純樸、善良深深地感動著。她也正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一路走來。琦君,原名潘希真,當代著名女作家,1917年出生,從小喜愛看書。她曾經(jīng)說過這樣的話:“像樹木花草,誰又能沒有一個根呢?若要我忘記故鄉(xiāng),忘記老師,忘記童年,我寧愿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彼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無時無刻都懷念故鄉(xiāng)的親人,并用手中的筆創(chuàng)作出許多文學作品,來回報曾經(jīng)給予過她的人。小說《橘子紅了》已被搬上銀幕,深受大家喜愛!豆鸹ㄓ辍贰段业暮门笥研↑S狗》也值得大家讀一讀。
四、感情升華
其實,在生活中,有許多關愛我們的人們,我們要心存感激,學會感恩,并且在行動上努力回報他們的愛。正如一首歌中唱得一樣: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勇敢的面對未來的風雨。
板書設計:
老人:純樸善良
毽子里的銅錢
我:心存感激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