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學會14個生字(其中2個為多音字)及新詞,認讀5個字。能夠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句子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課文思路,按照順序說一說圍繞拐杖發(fā)上了哪些事情。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夠結合一段話談出自己的感受,并把感受寫下來。理解課文的含義,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之情,能試著舉一舉身邊的事例。
【教學重點】
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課文思路,按照順序說一說圍繞拐杖發(fā)上了哪些事情。
【教學難點】
能夠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句子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10個生字及新詞,認讀5個字。
能夠正確朗讀課文。
能夠利用工具書詞語的意思
初讀課文,引導學生找到描寫表示時間的語句,理清課文的思路。能按照順序說一說圍繞拐杖發(fā)上了哪些事情。
學習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找到描寫表示時間的語句,理清課文的思路。能按照順序說一說圍繞拐杖發(fā)上了哪些事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找到描寫表示時間的語句,理清課文的思路。能按照順序說一說圍繞拐杖發(fā)上了哪些事情。
學習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見過哪些人拄拐杖的人,你覺得他們需要哪些幫助?
今天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個拄拐杖的人,咱們一起走進課文,看一看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二、新授
1.學習生字
輕讀課文,讀準字音。
再讀書后田格里面的生字,讀準字音,記住字形(說一說使用什么方法記住的生字)
說一說每一個生字的部首(重點指導獨體字的部首確定方法)
畫出生字組成的詞,在小組里讀詞語。
說一說自己知道的詞語的意思(使學生掌握一些理解詞語的方法:連字義、聯(lián)系上下文等)
把不理解意思的詞語畫下來(運用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
讀認讀詞語
觀察生字的占格特點,認真練習書寫生字。
點評學生的書寫
2.初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
(1)默讀課文,標注自然段
一邊默讀一邊思考,文章寫了發(fā)生在哪里的事,事情的主人公是誰?在書上進行畫批。
請同學回答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地方:車上
快速瀏覽課文,看一看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寫了車上發(fā)生的事情。
利用 給文章分段,(1)(2——8)(9)教師巡視進行訂正
回顧分段的方法
(2)再讀課文2——8段,一邊讀一邊在書上畫一畫有些哪些表示時間順序的語句。
訂正并板書
作者就是按照這樣的先后順序把這件事情寫清楚的。
讀2、3自然段試著用幾個詞說一說“小姑娘、我”都做了什么?(可以在書上畫一畫有用的詞語)
引導學生進行總結
時間 我 小姑娘
剛上車
靠站再啟動
車到站
請同學把這些詞語進行串聯(lián),就是段意。
引導學生看板書,使學生感受到事情是圍繞拐杖發(fā)生的。
能夠引導學生結合表格內容說一說有哪些事情。
3.再讀過文章后你有哪些內容不理解,把他畫下來,旁邊畫上問號。
請同學說一說自己的問題,教師進行點評。
三、鞏固
朗讀課文
布置作業(yè)
1、寫生字
2、形近字組詞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句子的意思。能按順序說說圍繞拐杖都發(fā)生了什么事。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根據(jù)提示寫一段話。
4.體會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之情。
教學重點
按順序說說圍繞拐杖發(fā)生了哪些事情。
教學難點
能結合上下文體會“我”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讀課題:《拐杖》你想到什么?
2、這是一篇敘事的文章,圍繞拐杖發(fā)生了哪些事情呢?自己再讀讀課文。
二、新授
(一)、以拐杖為線索
1、文中執(zhí)拐杖的人是怎樣的人?——健康的人 板書 我
2、“我拿拐杖的變化:拿——拄——提
3、就是由于這一“拄”引出了乘車的過程中,“我”受到一位充滿愛心的小姑娘的無微不至的照顧。圍繞拐杖發(fā)生了哪些事情呢?自己讀文說一說?
內容上,講的是“我” 為丈夫買了一根拐杖,為了放松自己的手腳,無意間拄著拐杖行走,被一位小姑娘當做“腳不方便的人”,一路上受到關照的感人故事。
(二)、以小姑娘為線索
1、自讀課文畫出描寫小姑娘的句子?梢詫懸恍┖唵蔚呐ⅰ
第二段(讓座)
第四段(扶。
第五段(照顧)
第七段(攙扶)
2、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姑娘呢?從那感受到的?讀中體會小姑娘的善良,富有愛心。
(三)、我的心理變化
1.小姑娘第一次讓座,看到她尷尬的表情,我的感受?——從書中找到答案——疑惑
指導朗讀:我婉言謝絕了她的好意,她微笑的臉上露出淡淡的尷尬。
2.小姑娘第二次讓座,看到她驚恐的表情,我的感受?——恍然大悟
對比讀:
“小心!”她一臉驚恐地叫出聲來。(讀出擔心、關心)
“小心!”她叫出聲來。
3.小姑娘隨時照顧我,我的感受?——不安
我的感受不同:第一次疑惑不解。到底疑惑什么?
第二次恍然大悟。悟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三悟:悟到了小姑娘的用意——當做“腳不方便的人”,加以照顧。
悟到小姑娘的善良,有愛心。
悟到了我對小姑娘造成了誤解,自己內疚、不安。
4、當你悟到這些時,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1.)出示句子——汽車到站了,我拄著拐杖“一拐一拐”地走出車門。
為什么“一拐一拐”?
保護小姑娘的愛心。飽含著一種愛。
2.)出示句子——車子來了,我把拐杖提得高高的,快速上了車。
“我”這些表現(xiàn)想告訴大家什么?
填空:我“一拐一拐”走出,是因為( )
因為( )所以我“把拐杖提得高高的”。
三、拓展練筆:
這篇課文講的是( )的感人故事。反映了小姑娘( ),以及我( )。
板書設計:
拐杖
小姑娘 我
讓座 疑惑
扶住 恍然大悟
照顧 不安
攙扶 被愛感動
關愛之情
課后反思:學生對小姑娘的善良感動,對作者的心情理解。在寫話練習中,學生發(fā)出感慨:在社會中,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