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2* 絲綢之路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能說出這條路被稱為“絲綢之路”的原因,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知識目標:認識“矗 凹”等七個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力目標:讓學生采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學會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從網上查閱關于絲綢之路的其他知識,能用簡潔的話介紹,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絲綢之路的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絲綢之路的價值
教具準備:掛圖
學具準備:搜集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序
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反思
一、談話引入
二、檢查預習情況
三、閱讀課文,交流體會
(一)體會絲綢之路東西方物質文化交流的價值。(二)體會絲綢之路在東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三)結合資料,深入理解
四、小結
導語:1、有一條路,東起我國的漢唐古都長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羅馬。這條路,承載了無數的駱駝與商旅;這條路,傳播了東方的古老文化;這條路,傳承了東西方的友誼與文明。它是東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讓我們一起隨著一座古樸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時空的阻隔,一起走近──絲綢之路。、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帶著同學們的問題,讀一讀課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1. 選擇一種你最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你特別喜歡的地方,或者讀得不太通順的地方多讀一讀。
2. 和同學交流一下你最喜歡的部分,讀給他聽一聽,如果能說說理由,就更好了。
1.出示句子:“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
2.讀讀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
3. 你是怎樣理解“聯(lián)系”這一詞語的。文中描寫“我們”是怎樣“聯(lián)系”的?
4.再讀文章,用筆勾一勾你認為有價值的地方。
5.集體交流
1.安息國與中國在進行交流的時候,兩國人民都是怎樣的心情呢?
2.小組匯報表演,再讀文章。
3、通過分角色朗讀,你體會到了兩國人民怎樣的心情?學生充分交流。
引讀:這一場景的實現(xiàn),多虧了一條道路呀!──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
其實,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幕,只是通過絲綢之路發(fā)生的一個小小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還有好多好多。你還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資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4、齊讀課文13自然段
5.你有什么體會?
6.再讀13自然段。
7.回答課前兩個問題
(1)為什么稱作絲綢之路?
因為在這條道路上,主要的貿易物品是絲綢。
(2)絲綢之路有什么價值或意義?
絲綢之路是東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同時板書。
古代的絲綢貿易,駱駝與商旅的情形,我們沒有機會再看到。而現(xiàn)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門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給我們講述著絲綢之路上那古老而美麗的故事。(出示掛圖)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一幕古老的風景,重溫那動人的一幕幕。齊讀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自然段。
板書
絲綢之路
{ 東西方友誼交流之路
東西方經濟交流之路
東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齊讀課題。
(學生自由提問,板書比較主要的問題。如:為什么稱作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有什么價值或意義?對于比較簡單的問題可由學生互相解答)
相互交流
找出中國使者和安息國互相交流的地方。找到中國使者為安息國帶去了“綾羅綢緞”,而安息國則將自已國家的”駝鳥蛋”,以及特色文化“魔術”、“雜技”等獻給了中國。
小組內進行分角色朗讀,體會一下兩國人民的心情。
交流小組內搜集到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