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墨梅圖題詩》是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第三首古詩,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閱讀篇目,詩中借梅的“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寫出詩人卓爾不群的氣節(jié)和人品。
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從學生的感觀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借助平時和課外資料的積累,以學生自學為主,了解詩意,感受詩畫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最后通過交流課外資料,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并學習運用詩句?傮w來說,希望能把搜集資料作為一個途徑,促進語文教學的學習。
教學目標:
1、以自學為主,理解詩句的意思。
2、指導學生學習欣賞詩畫,體會詩人的情感。
3、交流梅花的相關資料,活用詩句。
教學準備:
1、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
2、課前搜集梅花的相關資料等。
教學過程:
一、觀梅
(從學生的感觀入手,直觀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欣賞圖畫后,對梅有初步的認識,并引出詩人王冕,讓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詩人的資料。)
二、賞梅
(從賞梅的過程中了解一些欣賞水墨畫的知識,并對王冕的墨梅圖進行觀察,產(chǎn)生自己的獨特印象。)
三、品梅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學,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并提出困惑,從而解決問題,重點抓住詩歌的后兩句,理解梅花象征的精神,品味詩人想要表達的情感。)
1、朗讀。(個別讀——學生點評——師范讀)
2、回顧古詩學法。
3、用學過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古詩,并提出困惑。
(學生談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教師要肯定學生的學習方法。)
4、學生質(zhì)疑,全班交流。(啟發(fā)式教學)
5、回顧王冕的生活背景,加深對詩歌的理解。(“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在作畫之時,早已看破名利,永絕仕途,浪跡天涯,過起了隱居的生活。他就像超凡脫俗的梅花一樣,不向世俗獻媚,淡泊名利,堅守自己的情操,而他的梅花圖與詩也正體現(xiàn)于此。)6、指導朗讀。(自讀古詩——個別讀——齊讀)
四、贊梅:
(交流課前搜集的梅的資料,并發(fā)散學生思維,讓學生在生活當中學習運用詩句)
1、小組交流關于梅花的資料(建議學生如果有搜集到關于梅的名句,也可以推薦給大家積累。)
2、小組派1—2代表上臺匯報。(教師相機張貼關于梅的名句,讓學生積累)
3、古詩今用:(讓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選擇詩句填空,有時間的話可以繼續(xù)引導選擇其他詩句進行模仿,說幾句話。)
①他們雖然早已過了成為專業(yè)運動員的年紀,但是他們對羽毛球的這份熱愛,如嚴冬瑞雪中靜靜綻放獨自盛開飄香的臘梅。古有:“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蔽蚁嘈沤裉焖麄儗τ鹈虻膱猿植恍,來日必將會迎來明天我們的“為有暗香來”!
②“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闭嬲挠抡卟粫蛲禾,只會在苦難與摧殘里不斷追求,只會在艱苦的環(huán)境里慢慢積淀自己的力量。只有不斷磨礪自己,經(jīng)歷“嚴寒”后,方能散發(fā)出陣陣“香氣”。
五、總結:
中國古代文人喜愛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來表現(xiàn)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對精神境界的追求,至今仍有許多文人墨客爭效仿。我們除了學著欣賞這些詩畫外,在平時的習作中,也可以學著引用一些恰當?shù)脑娋洹?/p>
六、作業(yè):
(學生自已布置,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允許學生存在個別差異)
作業(yè)提示:你可以把關于梅的名句積累下來,也可以搜集更多關于“歲寒三友”的資料,還可以親自動手畫一畫“歲寒三友”,并配上一首小詩……
《墨梅圖題詩》教學反思
上完這堂公開課后,感覺自己好像被掏空了一般,有點茫茫然。然而冷靜一段時間后再回過頭來看,似乎才又認清了自己。細細回味,我這堂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賞讀結合。
對于梅花,身處南方的孩子是比較不了解的,因此,我原本想找一段“梅花開放”的動畫片斷,讓學生對梅花有一個直觀而清晰的了解。但由于時間及渠道有限,這一設想最終沒能實現(xiàn)。后來上課時我先讓學生欣賞幾幅梅花圖畫,再通過后面學詩時引導學生不斷地朗讀詩歌,希望能借助“賞”與“讀”的結合,讓學生對梅花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二、詩畫結合。
古詩云:“詩堪入畫方稱妙,畫可融詩乃為奇!蓖趺岬倪@幅墨梅圖真正做到了這一點,而這個單元的三首詩也都是題畫詩,因此,這一主題單元我主要借助“畫與詩的結合”來理解詩意。特別在帶領學生品讀理解“朵朵花開淡墨痕”這句詩時,我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回到畫中去,觀察畫中的梅花:長長的枝干舒展挺秀,穿插有致;枝干與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當,層次清晰;花用淡墨點染,花瓣和花蕊用濃墨勾點,顯得格外清新秀麗。最后回到詩中來,這就是詩人想表達的“朵朵花開淡墨痕”。
三、內(nèi)外結合。
課外的資料搜集與課內(nèi)學習相結合是我這堂課的一個主要特點。結合《內(nèi)外交錯,互相促進》這一課題的繼續(xù)實驗與探索,我在課前讓學生搜集各種與梅花有關的資料。而由于有了上學期的基礎,學生也基本掌握了搜集資料的要點,搜集到的資料形式各樣,內(nèi)容豐富。有詩歌、畫,有詩人的背景資料,有關于梅的名句積累,還有學生自己畫梅花,寫詩句……給進一步的課外延伸提供了很大的空間,而這也我學完這首詩以后最想達到的目的之一。但在課堂上學生交流匯報自己搜集的資料時,有些同學對于如何整理表達自己匯報的材料還有所欠缺,這說明在這方面,今后教師應繼續(xù)加以指導。
中國的詩歌文化有著千年的歷史,要把它上好,我自覺有點力不從心,但我愿意嘗試,因為我知道有努力就有回報,哪怕是失敗,這對我來說也是最好的收獲了。希望今后還有機會上這樣的公開課,讓我繼續(xù)摸索著前進。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