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根據(jù)課標要求,小學低年級學生要注重“識字,積累和靈性”的培養(yǎng),而長春版教材就是本著大量識字的基本原則,盡量讓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和具體的活動中識字,《我們的小樂隊》一課就是讓學生在簡單了解民族樂器的基礎上認識樂器的名稱,也就是在“樂器中歸類識字”。歸類識字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用到,所以,本課主要教會學生這種識字的方法,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們的小樂隊》是情境識字。通過創(chuàng)設中西樂隊演奏的不同情景,學生可以認識樂器,了解樂器的相關知識;與此同時,認識一些表示樂器名稱的詞語,學習本課的生字,將語文學習和音樂結(jié)合。情景的創(chuàng)設將大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學生的實際生活與本課的學習相結(jié)合,可以使學生在欣賞優(yōu)美音樂的同時,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
二、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對民族樂器的喜愛。
2、在學習詞語,積累詞匯的同時,提高學生認識事的能力。
3、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
重點:認識生字簫、笙、鈸、琵琶幾個比較難記的字。
難點: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三、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多媒體
學具準備: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先聲奪人,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音樂嗎?老師今天給你們放一首好聽的曲子。你想聽嗎?(播放春節(jié)序曲)這首交響樂好聽嗎?今天讓我們一同跟隨著我們的小樂隊去認識一些民族樂器.
(二)、創(chuàng)設情境,在情境中識字。
1.實物展示,學習金字旁的鑼、鈸。
第一位朋友呀,嗓門最大了,你看,它來了!
(出示實物鑼)你們知道它的名字嗎?出示字卡讀鑼,這個字怎么記呢?(學生說出是形聲字,用形聲字的方法來記即可)組詞語。鑼鼓喧天,好熱鬧啊,把另外一個嗓門大的朋友也吸引來了,它說我比鑼的嗓門大呢!出示實物鈸,它叫什么名字呢?出示字卡讀鈸,反復讀,讀準字音。
這兩個字有個共同的特點,你發(fā)現(xiàn)了嗎?為什么都是金字旁呢?你還能說出一些金字旁的字嗎?
2.嗩吶聲聲,學習口字旁的樂器。
還有一種樂器,也是金屬制成的,不但嗓門大,而且聲音高亢,不信你們聽。它是誰?(播放音頻嗩吶的音樂)出示詞卡嗩吶,這兩個字怎么記呢?嗩字右邊我們沒寫過,大家注意觀察,把它寫出來好嗎?指導學生書寫嗩。吶字讀準音,然后組詞語。
3.竹字當頭,學習竹字頭的字。
樂器的材料不同,字形也不一樣。像這種樂器,同學們都很熟悉。出示笛子圖片,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讀詞卡笛子,這個字為什么是竹字頭呢?還有許多的樂器是竹子制成的,你們想見見它們嗎?出示笙簫古箏圖片,讀詞語笙、簫、古箏。反復讀,讀準簫的讀音。這些字的共同特點是什么?你還能說出這樣的帶竹字頭的字嗎?
4.弦聲悠揚,學習王字頭的字。
帶竹字頭的字,古箏和其它的幾種樂器特點不一樣,大家看。出示圖片,給學生在看古箏,你發(fā)現(xiàn)它的特點了嗎?(琴弦多)因為弦多,所以是用來彈奏的,彈出來的曲子如行云流水,非常優(yōu)美。像這樣的樂器也很多。(出示琵琶、揚琴的圖片)你認識他們嗎?出示詞卡琵琶、揚琴。這幾個字都是什么特點?(王字頭)為什么都是王字頭你知道嗎?王字頭表示琴弦的樣子,弦多的意思。古人形象的把樂器的樣子表現(xiàn)在字形上,真是聰明呀!你知道揚琴是怎么演奏的嗎?(揚起手臂做動作)揚琴在演奏的時候,使用小錘,揚起手臂,敲打著琴弦,所以揚是提手旁。給揚字組詞。
5.巧妙埋伏,認識二胡。
這些樂器都聚在了一起,突然聽到有人在哭,她哭著說:“同學們還不認識我呢!大家把我忘了呀!”她是誰?大家快聽聽,猜一猜是誰呀?(播放二胡的都獨奏音樂)
6.歸納總結(jié),形成認識。
這下朋友們都到齊了,你們記住它們的名字了嗎?
老師來考考你。
(1)你指我認的游戲,
在黑板上貼出詞語卡片,找倆個學生到黑板前,一個學生面向黑板,一個面向?qū)W生,面向黑板的學生任意指一個詞語,讓同學們記住,然后另一個學生一邊指一邊讀,直到讀到指的那個詞語為止,再叫下一組的同學進行。
(2)蹲字
(三)、多種練習,加強認識.
1、選擇正確的讀音。
鈸(bó bé)
琶(pá pa)
2、詞語搭配。
吹 二胡
彈 鑼
拉 鼓
敲 琵琶
打 嗩吶
(四)、結(jié)束語: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相信同學們都已經(jīng)認識了這10種樂器,了解這些樂器知識。老師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聽到同學們用這些樂器來演奏。
五、板書設計
金字旁:鑼 鈸
口字旁:嗩 吶
竹字頭:笛 笙 簫 箏
王字頭:琵 琶 琴
六、教學預案說明:
(一)、激發(fā)孩子識字興趣——使之樂意學
興趣是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nèi)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合適兒童年齡特征的話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他們樂意學。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群。根據(jù)這一特點,教學時,我將生字擬人化,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這樣親切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diào)動。
(二)、形式的變換——讓學生在“玩”中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根據(jù)這一特征,要想在整個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要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游戲是孩子樂意為之的活動。在課堂中,教師要找準游戲與教學內(nèi)容的結(jié)合開展游戲,使學生真正 “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chuàng)新。在教學本課”時,我穿插以下活動輔助教學:你指我認的游戲:二名學生到班前,一名學生指黑板上的字問同學們“記住了嗎”?另一名學生指著字問“是這個嗎”這樣不僅檢查了學生的認字情況,還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我還采用“蹲字”游戲來檢查學生生字掌握情況。
(三)、教給孩子識字方法——學會學
教學是以動態(tài)形式呈現(xiàn)出來,而結(jié)果則以靜態(tài)形式存在于學生的主觀世界之中,為了孩子們都想學,都會學。在教學中,應根據(jù)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與規(guī)律。漢字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字是形聲字,首部表意,聲旁表音,教學時根據(jù)這一特點能比較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字形,如“鑼”是敲鑼的 “鑼”,所以用金字旁,右邊讀音,整個字也讀“l(fā)uo”。從這個角度思考講解,學生基本做到過目不望。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分析形聲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鑼、鈸、鋼”,“嗩、吶、”,“笛、笙、簫、箏”,“琵、琶、琴”幾組形聲字的教學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學生區(qū)分金字旁、口字旁、竹字旁、王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訴孩子們金字旁表示與金屬有關的意義,口字旁表示與“嘴”有關的意義,竹字旁與竹子有關,王字旁與琴弦的樣子有關.學生正確區(qū)分了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帶有金字旁、口字旁、竹字旁、王字旁的漢字了。我們這些孩子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卻閃耀著智慧的光華。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如能以滿腔的熱情為學生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尋找出隱含在漢字中的童趣,那么識字將不再是他們的負擔,而會成為一種樂趣。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