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簡說
很多遠古時代的生物已經(jīng)滅絕了,像三葉蟲、恐龍等。我們要想了解它們的生存情況,只能通過對它們的化石進行科學的研究。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埋藏在地下變成的跟石頭一樣的東西。厚厚的地層好比一本碩大無比的書,夾藏在不同地層里的化石就像一種特殊的文字,記錄著古生物生存活動的歷史和地層的年齡,它是人類開啟地球?qū)m門的一把鑰匙。因此,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幫助人們確定地層的年代。
值得慶幸的是,一些古老的生物擺脫了重重磨難,頑強地生存到現(xiàn)在,如,本課所介紹的銀杏樹、大熊貓和中華鱘,成為人們研究古生物的活化石。扇形的小葉子,長得很慢卻有著營養(yǎng)豐富的果實,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這就是銀杏樹。肥胖的身體,粗壯的四肢,猶如戴著墨鏡的黑眼圈,這就是大熊貓。尖而長的大嘴,核桃大的眼睛,體長可達四五米,體重可達半噸的水中動物,這就是中華鱘。
學習本課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增強他們關注科學、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二、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
生字較多,會認生字,會寫生字,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惜動物的意識。
四、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查閱有關古生物的資料。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看圖引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將帶大家到北京古生物博物館去參觀參觀,怎么樣?(播放課件)
師:你們知道它們都是什么嗎?(板書:化石)
師:你們知道什么是化石嗎?(師生交流,教師總結(jié))
師:在遠古時代,地球上生活著許許多多古生物(包括動物和植物),它們死后,遺體被埋入地層,經(jīng)過億萬年的演變,它們的遺體逐漸變得像石頭一樣堅硬,我們就把它稱作化石。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也是跟化石有關的,(補充課題:活化石),請齊讀課題。咦?怎么多了一個“活”字?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2.學生質(zhì)疑。
3.師:剛才同學們提出了很多問題,都很有價值,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解決,好嗎?
二、課堂預習,訓練學習方法。
1.提出預習要求。
(1)借助拼音和字典把課文讀通順。
(2)把課文中的生字詞勾畫出來,讀幾遍。
(3一邊讀一邊想,讀后說說你知道了什么?并畫出不明白的地方。
2.學生預習,教師巡視指導。
3.檢查預習。
(1)課件出示生字,檢查生字讀音,師生集體糾錯。
(2)說說你讀了課文后知道了什么?
(3)學生質(zhì)疑,教師梳理。
(4)再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四、指導寫字。
1.左右結(jié)構(gòu)的四個(化、代、孫、植)要重點指導,(整體指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多示范)
2.結(jié)合上一課的“住”重點指導“化,代”,以加強對單立人寫法的認識和運用。
3.歷史中的“史”和滅絕的“滅”的豎撇也是指導重點,要先豎后撇。
4.師示范書寫。
5.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五、推薦作業(yè)
1.抄寫生字,每字兩遍。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生字詞,會寫生字詞。
2.流利有感情朗讀感悟課文。
3.培養(yǎng)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教學準備】
學生查閱古生物資料
【教學過程】
導語: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活化石》,學習了生字,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一、復習回顧。
1.同桌互讀檢查,小組給生字找朋友。
2.叫幾位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其余學生當老師評價、糾錯。
二、精讀感悟。
1.指導學習課文第二小節(jié),結(jié)合訓練:
(1)課文是怎樣介紹“活化石”的呢?首先請大家讀讀第二小節(jié),一邊讀課文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可以用筆畫出自己認為重要的句子。
(2)學生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3)匯報交流。
2.自主學習第三、四小節(jié),結(jié)合訓練:
(1)課文還寫了兩種“活化石”──大熊貓和中華鱘,小朋友們能自己讀懂嗎?試一試吧!也像剛才老師那樣,一邊讀一邊想一邊記,同桌合作,把讀懂的內(nèi)容向大家匯報,把不懂的地方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好嗎?開始吧!
(2)學生合作學習第三、四小節(jié)。
(3)匯報交流:
a、“大熊貓是我們熟悉的動物,非?蓯。”你知道“熟悉”的意思嗎?你對什么很“熟悉”?請說一句話。
b、“滅絕”是什么意思?誰知道其他動物為什么會“滅絕”呢?
c、“它身上披著大片的硬鱗,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張大嘴又尖又長,樣子怪怪的!薄跋∮小笔鞘裁匆馑?為什么中華鱘會“稀有”呢?
三、品讀升華
師:這些古生物已經(jīng)越來越少,許多人還不了解他們,大家想不想把這些古生物介紹給別人聽,并讓大家都來保護他們?現(xiàn)在,請大家認真讀課文,看誰把課文讀的正確,流利。
1.自由讀課文。
2.小組內(nèi)互讀。
3.全班賽讀。
四、演讀展示。
1.師:銀杏樹、大熊貓和中華鱘,科學家把它們叫做“活化石”,我們要好好地保護它們,假如你是博物館的講解員,要給前來參觀的游人解說有關“活化石”的內(nèi)容,你該怎么說呢?想試一試嗎?
2.(師示范):我是銀杏樹,就是大家常說的白果樹,我是幾億年前的樹種,十分珍貴,我的樣子很容易辨認,一片片葉子就像一把把小扇子。我長得很慢很慢,如果你小時侯種下了我,一直要等到你當上了爺爺奶奶,才能吃上我的果子,所以我又叫“公孫樹”。
3.(小組合作)選擇一種“活化石”介紹給游客。
4.各組派代表上臺演說。
五、資料交流。
1.師: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使我們對活化石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在我們這個地球上還有許多從遠古時代生存至今的生物,除了書上介紹的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等活化石外,你還知道哪些有關化石的知識,趕快把你找到的資料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2.交流資料(先同桌交流,然后選出有代表性的資料上講臺交流,鼓勵學生向別人介紹自己了解到的古生物知識。)
六、課外延伸:
1.請你寫一寫:仿寫一篇有關于小動物的作文;
2.請你讀一讀:《中國兒童百科全書》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