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七至十三自然段。
2.學會6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環(huán)境描寫對人物心理的襯托作用,明白經風雨、見世面,接受實際鍛煉,對自己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 從具體語言材料中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
教學難點 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海邊的孩子,不沾點海水就長不結實!钡染渥拥囊馑。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讀完課文后,想想:爺爺的蘆笛在文中出現了幾次?
2.積累關于大海和笛聲的詞語:
婉轉 清脆 悠揚 柔和 溫潤 溫馨 風平浪靜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情況,整體感知文本。
二.讀題導入,把握文章朗讀基調。
1.爺爺的蘆笛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婉轉 清脆 悠揚
2.能讀好這三個詞語嗎?
結合詞意,引導學生讀出“婉轉、悠揚”的抑揚頓挫。
3.喜歡這樣的蘆笛嗎?讀出自己的喜歡來;
在強強的想象里,這蘆笛給他什么感受,讀出強強的感受;
在五月里的白天,強強和爺爺一起做蘆笛,吹蘆笛,這蘆笛給他什么感受,讀出強強的感受……
三.朗讀感悟,走進人物內心。
1.請同學們仔細默讀課文,看看,在狂風怒吼的夜晚,大海是什么樣的?爺爺的笛聲是怎樣的?給強強怎樣不同的感受呢?用 標出描寫環(huán)境的句子,用波浪線標出表現強強心理的句子 ,想想讀文后的感受,寫寫自己的感受。
2.交流:
環(huán)境描寫(大海):
⑴大海不知什么時候變得狂怒起來,四濺的浪花和水珠噴灑到窗戶上?窈鸬暮oL搖撼著小屋。這小屋好似一只在波峰浪谷中顛簸的小船,隨時都有被海水吞沒的危險。
⑵又是一個大浪摔打在窗戶上,幾乎把玻璃打碎
⑶嘩——嘩——”海水一浪接著一浪,永不疲倦。
⑷“呼”的一聲,一陣強風把門吹開了,強風裹挾進來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濕漉漉的。
老師也來幫幫大家,給大家?guī)砹艘欢侮P于海潮的錄像,想看嗎?(在聲像材料的輔助下,學生在生活閱歷上的缺憾得到補充,對于入情入境的朗讀得有裨益)
a找一個與你選擇不同的伙伴合作一下,快練讀吧。
b匯報。請同學來讀,可以單獨讀,也可以合作。評一評,你認為他們讀得好在哪里?哪里可以更好?就請你來讀一讀好嗎? c聽了朗讀,你的腦海中一定浮現出許多畫面,哪一個鏡頭是你印象最深的?給大家說說。
人物描寫(強強):
⑴強強聽說要他一個人在屋里,他怕不怕?他是怎樣回答的?(語氣、動作)再讀,做上這些動作。(自信、胸有成竹、拍拍胸脯……)他沒有想到——
⑵強強的心理還是怎樣的?
3.這惡劣的環(huán)境,與強強的心理有什么關系?
(填空:環(huán)境非常惡劣, 強強 。)
可見,越是把環(huán)境寫得可怕,越能表現強強內心的恐懼,環(huán)境描寫,襯托出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我們在作文中,也要學習這種寫作方法。
四.對比朗讀,表現人物情感。
1.大家都對環(huán)境描寫和強強的動作、心理感興趣,有沒有注意強強的語言?“爺爺!爺爺!”與第13自然段的一樣,讀起來也一樣嗎?為什么?看誰讀得好。
2.再次朗讀,強強變得勇敢了,這組填空還可以怎么填?
(填空:環(huán)境非常惡劣, 強強 。)
五.拓展想象,感悟情感變化。
爺爺的蘆笛為什么能使強強變得勇敢?上課時,大家提出來要先知道爺爺這一夜干什么去了,現在在哪里,爺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等等問題。你現在能告訴大家嗎?
(出示課件)寫話訓練:
一個巨浪沖擊在海堤上,爺爺 ;
一道閃電劃破天空,只見爺爺 。
現在,你覺得爺爺是一個怎樣的人?多么勇敢的爺爺啊,多么偉大的爺爺!他在如此惡劣的環(huán)璋中仍堅守著自己的工作崗位,強強有這樣的爺爺一定感到無比驕傲,他也一定會以爺爺為榜樣。所以他會變得 。
想象說話:
風中傳來悠悠笛聲,那是爺爺在對強強說:“ ”
強強聽到爺爺的蘆笛聲,想到爺爺的勇敢與偉大,怎能不 ?
現在,結合大家的發(fā)言,你明白了“海邊的孩子,不沾點海水就長不結實”中,“海水”、“結實”分別包含著怎樣的意思什么嗎?到前面來寫吧。
(海水:困難、挫折、磨練、恐懼……;
結實:勇敢、成長為男子漢、堅強、健康成長、獨立……)
六.感悟表達,升華主題。
樸樸實實一句話,卻包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強強今天才算明白了爺爺這句話的意思。你喜歡強強嗎?你想對強強說什么?你想對自己說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
生活就如同這大海有水平如靜的美麗,也有狂風怒吼的危難,這就是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學會經歷磨難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才會真正地成長。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不斷思考,不斷磨練自己,做真正的強者!
七.自主作業(yè),課外延伸。
到作業(yè)超市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作業(yè)吧。
必做題:背誦課文8——13自然段。
選做題:搜集與課文中心有關的名言警句。
以《我長大了》為題,寫一篇作文,可以借鑒本課的寫法。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