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課件。
二、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啟發(fā)談話:小朋友,你們知道塔嗎?見過什么塔?塔是佛教建筑物,有多種形式,通常5~13層,頂部是尖的。
2.課件出示“燈塔”。我們今天要學習一篇新課文,講的是“燈塔”。你們誰見過燈塔?誰知道燈塔是建筑在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用的?
板書課題,認識“燈塔”和“媽媽”。
(二)讀一讀
1.借助自己已學過的字試讀課文,并把不認識的字畫出。(用自己習慣的符號)同學互相幫助,解決不認識的字。
2.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聽不認識字的讀音。
3.教師領(lǐng)讀,學生跟讀。聽領(lǐng)讀時做到:看著教師領(lǐng)讀的字,聽準教師的讀音。跟讀時做到:看著讀的字,像教師一樣讀準字音。
4.分小組讀,展開互幫互學。
5.自由讀,齊讀。
6.請愿意讀的同學讀給大家聽。
(三)認一認
1.課件出示課文,從中跳出生字寶寶,大聲叫出它們的名字:燈 媽 天 了 大 只 有 不 回 家 寶
2.分小組,拿出卡片自由認一認,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請教同學。
3.請小老師帶讀,指名讀,并引導學生用“天、大、家”等生字組詞,隨機認識詞語:大海、回家,并用“回家”說一句話。
4.開火車讀,教師糾正發(fā)音。
5.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齊讀:燈塔、媽媽、大海、回家。
6.學生讀課文。
(四)小結(jié)
第二課時
(一)猜一猜
一盞燈,亮晶晶,不怕海浪和狂風,夜夜睜眼到天亮,茫茫大海指航程。
(二)讀一讀
1.聽錄音朗讀。
2.自由朗讀。要求:聲音響亮,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
3.指名讀,通過評價,落實要求。
4.同桌之間互讀互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指導看圖、讀文,說一說:天黑了,燈塔媽媽為什么睡不著?
6.你喜歡課文的哪幾句?為什么?請你大聲地有感情地讀出來。
(三)寫一寫
1.出示“天、了、只、不”,學生認讀。
2.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天:獨體字。筆順是:橫、橫、撇、捺。
了:獨體字。筆順是:橫撇、彎鉤。認識新筆畫橫撇。
只:上下結(jié)構(gòu)。寫的時候先在田字格中上半格寫“口”,再在下半格寫撇、點。
不:獨體字。筆順是:橫、撇、豎、點。
3.學生練習。學生先觀察田字格里的字,再描兩個,最后認真寫一個。注意隨時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四)鞏固拓展
1.比一比: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課文。
2.采蘑菇:復習生字、詞語。
3.看一看:課件展示各種塔、燈塔,讓學生欣賞。
4.說一說:媽媽多愛我,夸夸我媽媽。(可讓學生回家進行。)
四、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認識一個新筆畫:橫撇。
2.學習“我的詞語庫”中的詞語,自主積累詞語。
3.通過學習課文,感悟燈塔媽媽對船寶寶的無私忘我、感人至深的愛。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教學重點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六、教學難點
感悟燈塔媽媽對船寶寶的無私忘我、感人至深的愛。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