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文是小學語文蘇教版第十冊第17課。本課記敘了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與一個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處的生活片斷,表現(xiàn)愛因斯坦?jié)撔目茖W研究、忽略生活小節(jié)的平凡而偉大的品格,以及他關愛孩子、樂于與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全文共8個自然段,可分為四段。寫了愛因斯坦與小女孩從偶然相撞到相遇、相邀、相處的過程。課文情節(jié)簡單,語言樸實,抓住典型的生活細節(jié),描寫生動,人物性格突出,充滿童趣,適合學生閱讀、感悟。細讀此文,既可以從平實的字里行間感受到大科學家的普通之處,又可以真切體味到愛因斯坦為了潛心研究科學事業(yè)而不拘小節(jié)的偉大一面
學情分析:
愛因斯坦其科學成就之巨,學生知之甚少,對理解偉人潛心科學研究而不拘小節(jié)的平凡而偉大的品格,存在一定的障礙。因此,文本中表現(xiàn)人物情感和品質的對話,一定要引導學生扣住提示語和對話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演示、體驗,從而感受并領悟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精神品質。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初步的品詞賞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學生樂于接受新鮮事物,求知欲較強,情感也易被激發(fā)。但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個性方面存在差異,一部分學生常是課堂的“守望者”,缺乏課堂學習的積極參與習慣和專注學習的能力。因此,在課堂上積極提倡和推行各種形式的合作型閱讀的教學理念,在發(fā)揚個性,分享思想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面向全體,關注更多學生知識的接受力和情感的感悟力,培養(yǎng)學習的主動性和責任感,最終促進學生良好學習方式的養(yǎng)成。
設計理念:
蘇教版語文教材強調(diào)“以讀為本、以講助練、以演促讀 ”,在教學中,我采用多種形式的分角色朗讀,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閱讀,創(chuàng)設情景表演,幫助學生進一步感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人物精神品格。形成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本課時的教學我主要抓住重點和難點,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的方式組織教學。學習的過程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與老師、同學交流的過程,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對課文重點描寫和對話進行“自讀體會,寫下感悟”,讓學生充分的自我解讀文本,擁有自己個性化的觀點與感受。理解人物內(nèi)心世界和精神風貌,進而感悟人物偉大而平凡的品格,和愛孩子、樂于與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突破文本難點。同時潛移默化的滲透學習方法和寫作知識,更適合高年級學生的學習需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用“一面……一面……”“只好”練習說話。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品詞品句,通過多種合作閱讀方式,讀讀劃劃寫寫,自主個性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抓住生活細節(jié)、人物對話,體會人物精神品質。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的作用。
情感與態(tài)度:
1、通過合作閱讀學習方式的探究,培養(yǎng)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興趣。
2、感悟愛因斯坦?jié)撔目茖W研究,不拘生活小節(jié)的品質和關愛孩子、樂于和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精神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愛因斯坦平凡而偉大的品格。
課時安排:
第二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前收集的愛因斯坦的故事
教學流程
設計思路:
設計步驟
學生活動
教學策略
一、
抓段首句,理清思路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與12歲的小女孩之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呢?請同學們讀一讀每一段的第一句,看看有沒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相機歸納小標題:相撞——相遇——相邀——相處
(板書:撞—遇—邀—處)
研讀段首句,思考概括小標題。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概括小標題,理清思路,整體感知。
二、
提示學法、自讀領會
一)提示學法:
愛因斯坦究竟是怎樣的人呢?抓住文中典型的生活細節(jié),關注人物的動作表現(xiàn)和對話具體內(nèi)容去感受并領悟吧。(板書:抓住細節(jié) 關注對話)
或一個字或一句話,會讀書的同學總能從一字一句的細節(jié)之處發(fā)現(xiàn)些什么,同學們,拿起筆,劃一劃,寫一寫,讀一讀,把你從字字句句中讀出的感悟寫在書上空白處。
出示學習方法:
1、劃一劃:用“——”劃出小女孩眼中的愛因斯坦,用“~~~~”劃出愛因斯坦自己眼中的愛因斯坦,用“……”劃出父親眼中的愛因斯坦。
2、寫一寫:寫出你從句中讀懂的愛因斯坦。
3、讀一讀:讀讀人物的對話,感受其中的情感。
二)個人自學——小組交流
自讀感悟,在細節(jié)處寫下自己的感受
提示學法,教師引領,學生充分自主學習感悟,滲透學法。
三、
交流反饋、細讀感悟
一)全班交流:
學生反饋劃出的句子,并自由述說從句子中獲得的感悟。
小女孩眼中的愛因斯坦
1、從我的童話故事書里走出來的。
2、連衣服也穿不整齊。
3、工作室亂的一塌糊涂。
(從外貌及動作及室內(nèi)凌亂中體會愛因斯坦專注于思考問題,不拘于生活小節(jié)。)
愛因斯坦自己眼中的愛因斯坦。
“是愛因斯坦,并不偉大”(謙遜誠懇)
父親眼中的愛因斯坦。
“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為人類做出很大的貢獻)
還讀懂了哪些?
被撞還道歉(平易、寬容、坦蕩的胸懷)
第二次對話(對孩子的愛心和自己的一顆童心、又友善又調(diào)皮又很乖的老頑童)
第三次對話(謙遜、平易、童心)
最后一句話(互教互學樂在其中,一對忘年交)
(相機請學生上黑板板書:平易、專注、謙遜、有愛心、有童心等)
適時予以朗讀指導。
二)抓住生活細節(jié)及人物的語言動作等的描寫能幫助我們準確地感悟人物的性格特點及精神品質。
充分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觀點說出來,有感情朗讀。
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表達自己的閱讀感悟,教師適時引導,形散而神聚。
四、
引導質疑、議論升華
1、“納悶”是什么意思?小女孩納悶什么?
2、質疑:你覺得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組內(nèi)討論并寫幾句話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
3、小結:本文通過典型的事例,抓住細節(jié)描寫,展現(xiàn)了人物豐富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讓我們深深感悟到愛因斯坦?jié)撔目茖W研究,忽略生活細節(jié)的平凡而偉大的品格,以及他關愛孩子,樂于與孩子相處的一顆童心。這種表現(xiàn)人物的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
討論并寫下自己的看法。
巧妙質疑,學生在思考討論中加深體會。
五、
朗讀表演、積累內(nèi)化
一)讓我們再次通過我們的朗讀和表演來表達我們對這位平凡而偉大的科學家的敬意。
小組合作,選擇一種方式: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情境表演課文(也可以是部分內(nèi)容)。
二)學習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分角色朗讀或情境表演。
通過朗讀表演幫助學生進一步感悟課文語言材料,體會人物思想感情,理解人物精神品格。
六、
拓展延伸、遷移鞏固
愛因斯坦故事交流,如《僅僅是一把糖果》體會愛因斯坦的平凡而偉大。
讀故事,體會平凡而偉大。
借助課外閱讀鞏固中心。
七、
板書設計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撞 平易、專注、謙遜 處
有愛心、有童心
遇 邀
平凡而偉大
教后反思:
備注:第一課時教學內(nèi)容簡介:
一、啟發(fā)談話,初識愛因斯坦。
二、初讀課文
1、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二讀課文,正音、隨文解詞。
3、三讀課文,給課文分段,了解主要內(nèi)容
第一段(1-3)寫一個12歲的小女孩在街上偶然撞上了大科學家愛因斯坦。
第二段(4-5)寫小女孩第二次遇上愛因斯坦,教愛因斯坦衣服鞋子的穿戴要領。
第三段(6)寫愛因斯坦請小女孩去作客,小女孩教愛因斯坦整理東西、布置房間。
第四段(7-8)寫愛因斯坦與小女孩親密相處,使小女孩的母親感到好奇。
4、指名四人輪流讀各段落,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三、作業(yè)
1、用鋼筆描紅、臨寫。
2、完成課后作業(yè)題3。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