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讀:
本篇課文選自吳季松的《人類從這里走向海洋——西歐》,是一篇以大海為對象的寫景文章。
作者按時間順序描寫了清晨的大海是沉靜的,上午的大海是變化的,夜晚的大海是凄涼的,傍晚的大海是恐懼的,突出了作者對大海的喜愛之情。
在文中,作者借助多種手法,具體描寫了大海在不同時間的顏色、動態(tài)和人們的感受,最后以“浩瀚無際”、“變幻無窮”點睛,說明了愛海的原因,讓我們也充分感悟了大海的性格與魅力,也盡情享受著大海的賜予:它給我們以希望、活力和激勵。
教學
目標 a類
1.認識課后3個認讀字,正確書寫11個生字。正確理解“碩大無朋、粼粼發(fā)光、浩瀚無際、驚濤駭浪”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自選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
b類
1.讀懂課文內容,從課文中感受大海的浩瀚無際和變幻無窮,體會作者對大海的深厚感情。
2.在閱讀中揣摩課文的順序,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c類
1.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界的感受能力,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預習
作業(yè) (第一課時)
1.認識課后3個生字, 練習寫會課后11個生字。查閱工具書或資料解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2.搜集有關大海的資料。如:圖片、文章、錄像、影視片段等。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試著讀出自己體悟的情感。
4.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敘述的?試用“\\”給課文分段。再想想文章的結構方式是什么?
5.找到作者直接贊美大海的段落,說說它們之間的關系以及表達的情感。
(第二課時)
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你最喜歡哪一時段的大海,這時的大海有什么特點?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此時的大海的?畫出你喜歡的語句,寫出喜歡的原因。
2.“這種連岸上的人都感到恐懼的時刻,在大海之中一葉孤舟之上的人又是什么心情呢?”一葉孤舟之上的人是作者看到的么?如果用萬噸巨輪替代一葉孤舟可以么?為什么?這一句作者用了什么表達方法?
3.你怎么理解“只有這種時候才能考驗真正的遠航探險者,也只有經歷了這種考驗的遠航探險家才能到達目的地!
4.如果你是航海人,在這樣的大海中航行,會產生怎樣的感受呢?
5.通過學習,你領悟到了作者的哪些表達方法?
教 學 板 塊 個體學習清單
第一課時
第一板塊——歌曲導入【約4分鐘/c1】
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學生閉眼傾聽,在腦海中浮現(xiàn)大海畫面。
2.學生交流收集的有關大海的資料。教師補充。
3.大海以它博大的胸懷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咱們同學有見過大海的么?沒關系,今天我們就隨作者吳季松走近大海,感受它的魅力。
板書課題。
傾聽,想畫面,說對大海的感受。
交流收集的資料。
齊讀課題。
第二板塊——檢查預習【約16分鐘/a1.a2】
1.檢查讀課文情況,及時糾錯。
2.抽讀詞語,理解詞語。
3.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1)出示課件,齊讀內容。
(2)寫生字。要求:把拼音替換成漢字,重復出現(xiàn)的只寫一次。
(3)同桌互相交換,對照大屏幕檢查。指導錯字。 認真傾聽,為同學糾錯,為自己爭取機會。
讀詞語,交流對詞的理解。
讀課文梗概。
在練習本上寫生字,與同桌互批,糾錯。
第三板塊——再讀課文,整體感知【約10分鐘/ b1】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敘述的?
2.理清層次。說說結構方式。
3.說說主要內容。
讀課文,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補充,質疑。
第四板塊——體會作者的感情【約10分鐘/a2.b1】
1.快速瀏覽課文,找到作者直接贊美大海的段落,讀一讀。
2.交流相關句子:
說說它們之間的關系以及表達的情感。
3.感情朗讀。
邊讀邊找句子。
全班交流。
在讀中體會語言中的情感。
第二課時
第一板塊——小組合作探究【約5分鐘/ b1.b2】
1.指名讀預習作業(yè)中的題。
2.分組交流這五道題。
在組長的帶領下,完成對要求題目的交流,積極發(fā)表意見,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第二板塊——全班交流展示,感受大海的大海的浩瀚無際和變幻無窮,體會作者對大海的深厚感情。【約30分鐘/a2.b1.b2】
1.五個小組代表上臺各書寫一個題目的答案要點,組員可上來補充。其他組同學按照指定內容繼續(xù)討論交流。
2.小組代表上臺依次講解(組員可補充),其他組可補充、質疑、對抗。
(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你最喜歡哪一時段的大海,這時的大海有什么特點?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此時的大海的?畫出你喜歡的語句,寫出喜歡的原因。
指導感情朗讀。
(2)“這種連岸上的人都感到恐懼的時刻,在大海之中一葉孤舟之上的人又是什么心情呢?”一葉孤舟之上的人是作者看到的么?如果用萬噸巨輪替代一葉孤舟可以么?為什么?這一句作者用了什么表達方法?
(3)你怎么理解“只有這種時候才能考驗真正的遠航探險者,也只有經歷了這種考驗的遠航探險家才能到達目的地。”
教師結合實際適時補充,闡發(fā)生活中的哲理:只有經歷了險境的考驗,才能到達目的地。
(4)如果你是航海人,在這樣的大海中航行,會產生怎樣的感受呢?
(5)通過學習,你領悟到了作者的哪些表達方法?
指定小組代表做好文字展示,其余小組繼續(xù)深入交流。
積極參與全班交流,用不同顏色的筆在自己的預習清單上做補充性批注。
第三板塊——檢測,總結【約5分鐘/ b1.b2.c1】
1.檢測:在課文中,作者按照( )的順序,寫了大海的( )、大海的( )以及人們對于大海的( )。讀了課文,你覺得大海的容顏是( )的。
2.總結全文。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在學習作者寫法的同時,也同作者一同感受著大海的浩瀚無際、變幻無窮。其實,人生也如大海一樣,有潮起潮落,有風平浪靜,也有驚濤駭浪,只要我們經受住險境的考驗,就一定能到達勝利的彼岸,體會到“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境界。
3.作業(yè)布置: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和理解,選取課文中某個時段的大海景象,畫一幅畫。
(3)閱讀其他描寫海的文章。
思考,回答。
了解作業(yè)。
板書設計:
清晨 沉靜
我愛大海 上午 變幻 浩瀚無際
傍晚 凄涼 變幻無窮
夜晚 恐懼
課后反思: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