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計思路:
《桂林山水》文質兼美,在遣詞措意上也富有特色,尤其適合學生朗讀、背誦,進行知識、方法的積累。本課我主要采用“讀、找、品、誦”的學習方法進行教學。本問是精讀課文,但通俗易懂,用兩個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以學習課文、進行知識積累為主。
第二課時:以理解課文和學習寫作方法為主。
二、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漓江、無暇、翡翠、峰巒、屏障、竹伐、博覽壯闊、水平如鏡、連綿不斷。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在學習列提綱背誦的方法和運用已學的方法進行積累。
三、教學重點:
1、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點。
2、學習表現(xiàn)桂林山水特點的方法。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 |||
教學環(huán)節(jié) | 教師與學生活動過程 | 設計意圖 | |
一、導入 | 師: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桂林,山水秀麗,是祖國錦繡山河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每年都有眾多的游人慕名而來,領略其旖旎風光。去過桂林的人都會用一句話贊嘆,那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板書:桂林山水甲天下。 揭題:桂林山水,進入情境。 理解“甲”字。 自由讀題。 記住你是怎樣讀的。 |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和學習欲望 ,為下面了解學習方法作好鋪墊。 | |
二、初讀 課文 | (一)讀準生字讀音,難寫的生字在本兒上寫1—2遍。 (二)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 (三)大聲地讀通課文。 讀不準的生字和自己不能獨立解決的詞語寫到黑板上 教師個別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適當引導、評價、小結。 | 便于在反饋中交流,也使教師能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 | |
三、再讀課文。 | 為學生提供學習目標 ,輔導有困難的學生介紹背誦新方法——列提綱背誦。 學習結果交流: (一)一起解決黑板上問題。 (二)說說你讀懂了那些詞語,掌握了哪些生字。 (三)指名背誦—愿意站起來背誦的站起來美美地背你最喜歡的小節(jié)。 (四)說說你用了什么好辦法背誦的? (五)選擇一個小節(jié)根據課后的提綱進行背誦。 (六)用一句話或幾句話說說讀了這篇文章后的感受。 (七)再自由地讀課題。 (八)說說你兩次讀題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提供學習資料 ,介紹文下注解的用途。 | 給予充分的學習時空,訓練學生自主讀書、自主積累 。 使語言文字的訓練扎實。 交流方法、促使積累、以情促領悟。介紹新方法、積累新方法。 | |
四、拓展延伸。 | 小結方法:結合生活實際,結合文下注解來閱讀理解。 學習課外選段《中沙落雁》。思考:讀了這段文章,你最想說什么? 討論交流:你還有什么收獲嗎? | 便于學生形成學習系統(tǒng),也便于知識、方法的積累。 | |
五、小結練習。 | 暢所欲言: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練習:(任選一題完成) (一)用所學的列提綱的方法再背誦一個小節(jié)文章。 (二)畫畫桂林山水,貼到學習園地,合作組成“桂林百里山水畫”。 | 鞏固方法 ,加深理解文章內容,增添學習興趣。 | |
第二課時 | |||
教學環(huán)節(jié) | 教師與學生活動過程 | 設計意圖 | |
一、復習導入。 | 師:為什么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呢?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呢?下面我們再次去桂林游覽一下,讓我們一起走近桂林的山,走近桂林的水,相信游完后,你會有一個滿意的答案。 | 創(chuàng)設情景,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增強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 | |
二、感知桂林的山水。 (圖片欣賞) | 師:先讓我們伴著優(yōu)美的音樂,來欣賞一組精彩的桂林山水圖片。 演示:“配樂欣賞”。 欣賞同時教師做以下文字說明: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綠水映山,這山,這水是那么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 這是螺螄山,它多像是一只倒扣著的大海螺! 象山的夜景多美麗! 這是蘋果山,它像不像一只又大又圓的蘋果。 煙雨朦朧的漓江,又是另一番景象。 這是雪獅嶺,一只多么偉武的大獅子啊,仔細看它的眉眼都依稀可辨呢! 綠山綠水,讓人覺得好像走進了仙境。 嗬!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駱駝! 美麗的象山,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喲! | 為了創(chuàng)設一個優(yōu)美的情景來刺激學生的感官,將學生極快地帶入美如畫的桂林山水中,激發(fā)了學生主動質疑、解疑的探索欲望。 | |
三、深入分析,加深對山水特點的理解。 | (一)讓我們從桂林的美景中回來,回到課文中,先來了解美麗的漓江。 1.介紹漓江:如詩如畫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發(fā)源于桂林市東北興安縣的貓兒山,它如同一條秀麗的玉帶般一路流經桂林、陽朔,一直到桂林東南部的平樂縣,全長有170多千米。 如詩如畫的漓江之所以這么美麗,是因為它有三個特點,你們能在課文中找出并和同學說說嗎? 結合學生回答[板書:(靜、清、綠)] 學生齊讀描寫三個特點的句子。 2.靜。 (1)請同學們來看插圖:看,漓江的水是那么靜,水面上幾乎沒有一絲波紋,簡直就像是……,你能不能用一個比喻句來形容一下漓江水的靜? 演示:“桂林的水”。(點擊略縮圖可放大)讓同學們體會漓江不的靜。(漓江的水多靜啊,像不像一面鏡子?山的影子是那么清晰地投在水中。) (2)朗讀指導:漓江的水多靜啊,你能把有關句子讀一讀嗎?朗讀指導。(注意“真靜啊”,作者發(fā)自內心的由衷的贊嘆) (3)在多次指名讀后齊背。 3.清。 (1)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呢?書上只有概括的文字介紹,同學們肯定覺得不夠形象!想知道漓江的水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嗎? (2)先請同學們來看一幅圖片,演示“水中倒影”(在課件中把鼠標放在兩幅圖片的中間,會出現(xiàn)詳細的說明文字。通過這幅圖片的欣賞,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漓江水的清。) (3)看了圖片,同學們對漓江水的“清”有了很直觀的感受,讓我們再來看一組具體的數(shù)字吧? 演示“對比圖”: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漓江的水整整比黃河的水清了1000倍,漓江真可謂是水清見底,游魚可數(shù),景色如畫。 (4)朗讀指導:漓江的水清不清?那么我們該怎樣朗讀來表現(xiàn)呢? (5)齊背。 4.綠。 (1)“無瑕的翡翠”是什么意思? (2)演示:“半邊渡”(在課件“桂林的水”部分中,還有其它的圖片,教師可根據需要展示,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桂林水的三個特點。) 桂林這里的氣候溫暖濕潤,有利于植物的生長,所以山上長滿了綠色植物,山是綠的,把水也映綠了,看,多綠的水,像不像無瑕的翡翠? 5.連讀描寫三特點句子。 這是幾個句子?一個還是三個? 簡要說明本自然節(jié)首尾兩句,齊讀全段。 6.本節(jié)小結、演示、連續(xù)欣賞。(在課件“桂林的水”部分點擊畫面中間的動畫。) (二)了解桂林的山。 1.過渡:漓江的水那么靜、那么清、那么綠,真是太美了,不過你可別只顧了低頭看水,而忘了抬頭看兩岸美不勝收的山呀!桂林山的特點是什么呢?能否試著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 2.學生匯報交流。[板書:(奇、秀、險)] 3.奇。 (1)齊讀“奇”一句。 演示“桂林的山”:“象山”、“駱駝山”、“蘋果山”、“雪獅嶺”。(欣賞這些圖片時,把鼠標放在圖片的中間部分,會有說明文字出現(xiàn),如不想讓學生看到, 請不要把鼠標放在中間。) 語言補充:朝板山、九馬畫山、八仙過海、月亮山、孫悟空吃仙桃等等。 其實又豈止是這些,桂林奇特的山看也看不完,說也說不盡。此時此刻在我們的心中只有七個字,那就是“桂林的山真奇!” (2)指導朗讀。 4.結合七幅圖片,讓學生理解山之“秀、險”。 5.連讀三個特點的句子 | 讓學生邊讀邊展開想象,想一想、說一說漓江水有何特點?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散思維和形象思維。 通過讀文,深入理解文章詞句,感受漓江水之美。用“讀、找、品、誦”的學習方法,學習第三自然段。重點放在理解詞語的意思上。 借助多媒體圖片展示老人山、駱駝山、巨象山,讓學生形象地感受桂林山的奇的特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學生對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熱愛。 | |
四、理解“連綿的畫卷”,總體了解桂林山水。 | 1.教師接讀:(這樣的山……連綿的畫卷) “這樣的山、這樣的水”指哪樣的山、水?(圍繞、倒映)再加上……,真是美上加美,秀中添秀,像走進這兒哪? 2.理解“連綿的畫卷”。 [板書:連綿的畫卷] 什么是“畫卷”,“連綿不斷”是什么意思? 演示:地圖。 由桂林到陽朔83千米的漓江,像一條青綢,如一條綠帶,盤繞在兩岸萬點峰巒之間。一路上風光奇麗,奇峰夾岸,青山浮水,碧水縈回,真猶如一幅百里的畫卷。說它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一點也不過份。 3.齊讀全段。 4..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5.再次 “配樂欣賞”:看看你有沒有在“畫中游”的感覺。 | 回首全文,整體感受桂林山水渾然一體的美。 | |
五、欣賞《桂林山水歌》 | 桂林的山水如詩如畫,下面老師要為你們介紹一首詩《桂林山水歌》,這是詩是著名詩人賀敬之寫的。我們一起來看看詩人眼中的桂林山水是怎么樣的。 | 欣賞“桂林山水歌”,結合學生特點運用靈活的手段,讓學生通過讀感受詩中桂林山水的美。 | |
六、總結升華 | 1.本文寫了什么?表現(xiàn)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你游過桂林嗎?你游過什么地方?(讓學生暢所欲言,贊美祖國美麗的山河) 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么宏偉的連綿的畫卷啊,可這83千米,在我們偉大的祖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上,它又是那么微不足道,我的祖國美麗的山河又豈止在于桂林山水,像剛才同學們說的……,都是我們美麗山河的組成部分,我們的祖國是多美麗,我們?yōu)槲覀兩钤谶@樣一個美麗的國家而感到自豪。 | 讓學生根據課件提出的問題充分討論,找學生代表來回答,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結合學生回答,總結結束全課。 | |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