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小標題,了解它的作用,了解課文生動而嚴密的寫法特點。
2.正確區(qū)分一般的反問句和設(shè)問句,了解它們的作用,學習初步運用。
(二)教學過程
1.回顧定向。
回顧《冬眠》、《意想不到的災害》的寫作特點。明確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
2.閱讀研究。
自由默讀,邊讀邊想邊劃批。
課文在結(jié)構(gòu)上、寫法上哪些特點?
燈片出示比較研究:
生產(chǎn)的幫手靈巧的建筑師神奇的“飛毯”
這些小標題有什么用?(分清段落,點明段落內(nèi)容。)
風鎬和鉚釘槍靠壓縮空氣生產(chǎn)的幫手
壓縮空氣可以造房靈巧的建筑師
沒有輪子的汽車神奇的“飛毯”
這兩組小標題有什么異同?
(內(nèi)容一樣,但右邊的采用擬人、比喻,顯得更生動形象,語言更簡潔明了。)
出示句子比較的燈片:
①當這個半圓形的橡皮管子挺起來后,不就變成一要弓形的支柱了呢?
②這種汽車是用什么東西來代替輪子的呢?也是用看不見摸不著的壓縮空氣。
這兩個問句各是什么問句?各有什么特點和作用?在課文中將其他設(shè)問句劃出讀讀。
把下列句子改成反問句:
打足氣的足球變得硬梆梆的,再也壓不癟了。
這種房子搬運起來方便,只要把氣放掉,把橡皮管子卷起來,往卡車上一放就可以了。
把下列句子改為自問自答的設(shè)問句:
①“生產(chǎn)的幫手”中的第4自然段。
②“靈巧的建筑師”中搬運房子的內(nèi)容。
獨立做--出示學生作業(yè)燈片--評價修改訂正。
比較句子,體會課文句子的嚴密合理。
①“靈巧的建筑師”的第2自然段。
②是刪去“把半圓內(nèi)胎的兩頭封住”、“如果把很多這樣的支柱排在一起”兩個分句后的課文。
思考、議論:刪去這兩個分句有什么問題?從中體會課文有什么特點?
3.小結(jié)歸納。
課文在寫法上有哪些特點?
(生動的小標題;設(shè)問的過渡和吸引作用;生動而嚴密的文句。)
4.遷移作業(yè)。
(1)用關(guān)聯(lián)詞寫句子。
不是……而是……即……又……只要……就……
(2)模仿課文給《意想不到的災害》擬小標題。
(3)介紹電子計算機的科普說明文,模仿課文擬課題和小標題。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